他被“正统”史学家认为是沽名钓誉的篡位者,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在古代的许多正史或野史中 , 古代的史学家“正统”的观念根深蒂固 , 都会把王莽记录成一个篡位者 , 然而一个幼年失去父亲 , 家境贫苦的王莽 , 能一步步走上至高的至尊之位 , 真的会如史书所写的不堪吗?


他被“正统”史学家认为是沽名钓誉的篡位者,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他被“正统”史学家认为是沽名钓誉的篡位者 , 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

励志的少年 , 年少命运多舛

王莽他的家族是显赫的 , 然而他的家庭是例外 。 他的父亲在他年少时去世了 , 他的父亲因为去世早 , 并没有被封侯 。 然而他的叔伯兄弟都成功被封侯了 , 因此王莽的叔伯兄弟们的儿子用现代的话来说都是正经儿的官二代富二代 , 家族里只有他是一个穷亲戚 。 家庭的贫穷 , 让他与同辈的富二代亲戚格格不入 , 他孤独一人 , 在同辈的富二代穿梭与歌妓婀娜多姿的舞态时 , 他唯有广泛而努力的学习 , 并勤奋不懈 。 在别人相互比拼奢靡的生活时 , 家庭的贫穷、生活俭朴无比、行为举止检点的他 , 从不会像同辈的富二代那样流连风花之地 , 并孝顺的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子 。 良好的生活作风 , 不卑不亢的态度 , 践行孝的行为 , 为他取得了极大的名声 , 助推他结识了许多才智杰出的朋友 。 努力上进而又忠于孝的人不可能永远会一事无成 , 他在伯父大将军王凤生病时如待父亲一样的侍候 , 为伯父亲尝药 , 守候在旁而无暇梳洗 , 蓬头垢面亦无怨言 。 伯父在弥留之际 , 把他托付给了太后和成帝 , 终于为王莽打开了仕途的道路 。

步入仕途 , 兢兢业业

王莽初入仕途 , 在皇宫内值宿警卫 , 由于他为人谨慎周到 , 态度谦恭 , 很让人放心 , 他的官职越来越高 。 在这期间 , 虽然摆脱了贫寒 , 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当初也是由贫穷奋斗出身的 , 因此他经常分出车马和取暖的衣物 , 接济给宾客 , 导致自己家中没有多余的衣物 。 他毫无保留的接济宾客的行为为他取得了极大的名声 , 加上贫穷的出身 , 俨然是那时平民学习的榜样 , 因而越来越多的社会知名人士都推崇他 , 他名声在朝野中越传越广 。

仕途顺利他连续做了三代三公 , 官至安漠公 , 自他步入仕途后 , 践行“吃饭不求过饱 , 居住不求安逸” , 依旧能抱持贫穷时的俭朴 , 心怀节约 , 这在当时的社会朝代 , 能做到这步是多么的不容易 , 凭借一己之力去矫正千百年来的社会风气;可能也是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 , 年少的贫穷 , 因读书而改变家境 , 让他对教育更为重视了 , 在官时 , 他更是努力的去振兴国家的教化 , 这他都为群臣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

不仅如此 , 用现代的话来说 , 他那时还做了慈善 , 捐献田地赈济穷人 , 试想 , 在封建的年代 , 田地意味着什么?把田地捐献 , 那得有多大的魄力和决心?而且对于衣不果腹的穷人 , 他更是以一己之力收养了他们 , 对于有学识的人他更是敞开大门接待 , 突破了阶级固化的意识 , 这在当时又是多超前的意识呐!

建立新朝、推行新政


他被“正统”史学家认为是沽名钓誉的篡位者,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他被“正统”史学家认为是沽名钓誉的篡位者 , 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


他被“正统”史学家认为是沽名钓誉的篡位者,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他被“正统”史学家认为是沽名钓誉的篡位者 , 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

从一代臣子到开国皇帝 , 这期间发生的事情我们姑且不谈 。 但是无论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 王莽在位期间 , 推行的新政的贡献还是不能被否认的 。 当时社会由于土地兼并而产生了大量的私奴婢 , 而他比较超前的思维 , 意识到了这严重束缚了生产力 , 因而下令禁止买卖奴婢 , 虽然他的政策并没有成功 ,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的本意 。

在上位后 , 他对历代前朝更迭进行了分析 , 深刻的意识到了社会不安的根源: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悬殊 。 虽然他更意识到了西汉以来限田的政策因为固有的阶级利益阻挠而不能实行的情况 , 因而想要去改变 , 但是他还是小看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 。 他想用“王田制”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 从而希望根除土地兼并的问题 。 但是当时的时代完全不具有这解决这情况的前提条件 , 因而新政在各个的阻挠下 , 脱离了本来的方向 , 更是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混乱 。

在他新朝的新政中 , 最成功的可能就是对度量衡的改进了 。 当时制造出来的“新莽嘉量” , 广泛推动了我国古代度量衡领域的高速发展 。 在他时期发明的游标卡尺 , 更是将游标卡尺发明的历史推前了一千多年 。

在古代 , 史书是由胜利者来书写 , 历史人物的评价 , 并不能一味的按照古代史学家“正统”思想来评判 , 然而在当今 , 我们不应如同古代史学家一样 , 我们要全面的去看到每一位历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