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帝即位前,深知此人比自己更有资格称帝,同意以后由其继帝位


隆武帝即位前,深知此人比自己更有资格称帝,同意以后由其继帝位

隆武帝即位前 , 深知此人比自己更有资格称帝 , 同意以后由其继帝位// //

事实上 , 在这个非常时刻 , 从血统上考虑 , 桂藩朱由榔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

前文提到过 , 崇祯皇帝已死 , 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生死不明 , 按照“兄终弟及”的宗法礼制 , 帝位就应该往崇祯帝的堂兄弟(崇祯帝只有一个亲兄弟 , 即哥哥天启帝)传了 。

崇祯帝最亲的堂兄弟 , 当然得是祖父明神宗的孙子了 。

而崇祯帝的堂叔父为福、瑞、惠、桂四藩王 。

老福王朱常洵死于大顺军之手 , 新福王弘光帝登位后已败亡 , 不提 。

瑞王朱常浩原封陕西汉中 , 在战乱中迁入四川重庆 , 全家被张献忠处斩 。

惠王朱常润原封荆州 , 战乱时和桂王一起逃入广西 , 弘光在位时迁往浙江嘉兴 。 监国潞王朱常淓投清时 , 惠王和周王、崇王等人均随同做出降清之举 , 不久被处死 。

这样 , 明神宗子孙就只剩下桂藩一支了 。

桂王朱常瀛是明神宗第七子 , 原封湖南衡州 , 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 , 张献忠部进军湖南 , 桂王朱常瀛逃往广西 。

乱世汹汹 , 兵匪当道 , 好不容易到了广西梧州 , 朱常瀛身边只剩下第三子安仁王朱由楥 , 第四子永明王朱由榔则在永州被大西军俘获 。

不过朱由榔福大命大 , 被囚道州时 , 被明征蛮将军杨国威的部将焦琏救出 , 历经磨难 , 终于辗转到广西梧州与父兄团聚 。

甲申年(公元1644 年)十一月初四日 , 朱常瀛在梧州病死 , 安仁王朱由楥掌府事 。

次年 , 隆武政权建立 , 隆武帝朱由楥袭封桂王 。

朱由楥极为敬重瞿式耜 , 其袭封后不久便病倒了 , 在病危时嘱咐弟弟朱由榔说:“国家事 , 一听瞿先生处分 。 ”回头又拉着瞿式耜的手哀请说:“先生好辅之!”(瞿其美:《粤游见闻》)

朱由楥病逝 , 永明王朱由榔即被册封为桂王 。

隆武帝也知自己是明室疏宗 , 名不正、言不顺 , 为争取民心 , 不止一次放话说:“永明 , 神宗之孙 , 正统所系 , 朕无子 , 后当属之” 。 (钱秉镫:《所知录》卷中)

{!-- PGC_COLUMN --}

所以 , 隆武帝既死 , 瞿式耜毫无顾忌 , 一句话咬实:“叙亲叙贤 , 应承大统 。 ”(蒙正发:《三湘从事录》)

“叙亲”不必多说了 , 朱由榔目前就是大家能找得到的万历皇帝的唯一亲孙子了;而要说“叙贤” , 朱由榔确实也可称得上一个“贤人” , 至少 , 他心地善良 , 时时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 瞿式耜对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 称赞他“质地甚好 , 真是可以为尧、舜 。 ”(《瞿式耜集》卷三 , 书牍《丁亥正月昭江道中寄》)

另外 , 朱由榔还有一个可以看得到的优势 , 即相貌堂堂 , “面如满月 , 须长过脐 , 日角龙颜 , 顾盼伟如”(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记吉坦然语)颇有人君之相 。

很多万历朝的老臣见了他 , 都觉得他的骨子里透着万历皇帝当年的神韵 。

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 。

跟弘光、隆武二帝一样 , 他同样是在风霜漂泊中蓦然得到大家的拥戴 , 毫无政治班底 , 更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 , 前景堪忧 。

而且 , 又诚如瞿式耜所说 , “所苦自幼失学 , 全未读书 。 ”(《瞿式耜集》卷三 , 书牍《丁亥正月昭江道中寄》)

想想人家弘光刚到南京那会儿 , 对迎立的大臣说话举止都颇为得体 , 而且 , 在人事任免、政事安排各方面 , 也都井井有条;隆武帝就更不必说了 , 博览群书、熟读儒学经典 , 即位之初 , 就有自己的施政方针和军事设想 。

可怜的朱由榔 , 因为读得书少 , 不要说没有治国思想 , 就连做皇帝最基本的言谈举止都一窍不通 。

所幸的是 , 崇祯朝一个名叫王坤(又名王弘祖)的小宦官适时出现 , 投入他的府中 , 在旁边不断指点纠正 , 才使他不至于现场出丑 。

王坤也因此得到了朱由榔的宠信 , 从而成为了朱由榔政府的幕后决策者 。

王坤虽说略懂宫中礼仪 , 做上了司礼监太监 , 但说到底 , 毕竟也是个不学无术的小人 。

小人得志 , 尾巴就容易翘 。

也甭说 , 这一翘 , 就有人来捧臭脚 。

最先来捧王坤臭脚的 , 竟然是朱由榔新政府中手掌最大实权的两广总督丁魁楚 。


隆武帝即位前,深知此人比自己更有资格称帝,同意以后由其继帝位

隆武帝即位前 , 深知此人比自己更有资格称帝 , 同意以后由其继帝位// //

疯了 , 绝对是疯了 。

之所以出现这种世界颠倒的现象 , 是因为丁魁楚在拥立活动犹犹豫豫、观望不决 , 错失了首立之功 。 而丁魁楚又不肯正视现实 , 觉得自己在两广的实权最大 , 应该做入阁大学士 , 而且是首席大学士 , 为了能实现这个目标 , 他便动了歪心思 , 与王坤深相结纳 。

这么一来 , 不但朝廷的用人决策大权被王坤执掌 , 大部分军政大权也同样为王坤所得 。

王坤的个人权力骤然坐大 , 就更加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了 。

这样 , 朱由榔的草头班子才刚搭好 , 就处于极不正常状态了 。

在王坤的运作下 , 丁魁楚如愿以偿地入阁 , 当上了首席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

首立功臣瞿式耜则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管尚书事 。

按明朝成例 , 入阁大学士应该由吏部尚书会同其他高级官员会议推举 , 再由皇帝钦点;而大学士的地位通常都是按入阁先后次序进行排列 。

朱由榔政府以丁魁楚为首辅 , 则是无视崇祯时期已入阁的何吾驺、隆武时入阁的陈子壮等人的存在了 。

何吾驺、陈子壮等人都在广州 , 一致认为朱由榔政府举措不公 , 有违成例 , 宁赋闲家中也不愿来肇庆做官 。

而就在这样的一片不和谐中 , 江西的万元吉等人迎来了决定赣州生死存亡的恶战 。

话说 , 万元吉一心等候罗明受的水师 , 八月二十三日 , 罗明受的水师终于到来 。

可是 , 罗明受还来不及喘口气 , 就遭到了清军在夜间的偷袭 , 八十余艘巨舟全被焚毁 , 船中所载火攻器械付之一炬 。

可怜这支水师“费饷巨万 , 一旦毁尽”(范康生:《做指南录》) 。

罗明受寸功未立 , 狼狈不堪地带领残兵逃回广东 。

败讯传入赣州城内 , 万元吉等人彻底傻眼 。

清军乘胜进击 , 于八月二十八日冲破广营 , 二十九日击败滇军 。

其他各路援军见势不妙 , “皆借端悄悄引去” , “自是东南城外 , 遂无一卒”(黄宗羲:《赣州失事纪》) 。

赣州城内只有大学士杨廷麟、督师万元吉、兵部尚书郭维经和一批地方官 , 守城兵卒不过六千名 。

清军在九月初九日占领南康县;十五日攻占上犹县 , 十九日起包围赣州城 。

双方相持十余日 。

十月初三日 , 清军大举攻城 , 攻势如潮 , 一直持续到初四日午时 , 明军终于抵挡不住 , 赣州失守 。

清军入城 , 尽情发泄兽性 , 血腥屠杀 , “纵火三日乃息 , 阖城煨烬”( 李天根:《爝火录》卷16)

杨廷麟不愿落在清军之手受辱 , 投清水塘自尽 。

万元吉在亲从的死护下虽夺门而出 , 但回望满城火光 , 满腔悽怆 , 愧叹道:“为我谢赣人 , 使阖城涂炭者我也 , 我何可独生!”(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13)投江而死 。


隆武帝即位前,深知此人比自己更有资格称帝,同意以后由其继帝位

隆武帝即位前 , 深知此人比自己更有资格称帝 , 同意以后由其继帝位// //

吏部尚书郭维经入嵯峨寺自焚死 , 同时遇难者有翰林院兼兵科给事中万发祥、太常寺卿兼守道彭期生(即彭孙贻之父)、御史杨文荐、吏部主事龚棻、兵部主事王其宖、黎遂球等官绅三十余人 。

广大参加守城义士和无辜百姓 , 不死于兵刀 , 即死于水火 , 全城“池井积尸几满 , 皆义士烈女”(范康生:《倣指南录》) 。

十月十六日 , 赣州失守的消息传到肇庆 , 王坤立刻建议逃难 , 毫无宰相之才的丁魁楚也连声附和 。

瞿式耜极力反对 , 他说:“朝廷新立 , 要为祖宗报仇雪耻 , 就应该奋勇迎敌以号召远近义师 。 现在对外放弃门户 , 对内滋生出不安 , 何以立国?!”(“今日之立 , 为祖宗雪仇耻 , 宜奋勇以号召远近 。 外弃门户 , 内衅萧墙 , 国何以立?”徐鼒:《小腆纪传》卷 28 , 《瞿式耜传》)

瞿式耜还刻意强调:“广东的民心尚未完全归附 , 广东的粮饷尚开始未征 , 就这么匆匆走了 , 将来百分百要后悔!”(且东人未附 , 东饷未来 , 骤焉一行 , 后必滋悔 。 《瞿式耜集》卷三 , 书牍 , 《丁亥正月昭江道中寄》)

可是 , 经过短暂几天的思想挣扎 , 小朝廷最终还是逃往了广西梧州 。

“就这么匆匆走了 , 将来百分百要后悔!”瞿式耜说得不错 , 由榔很快就为自己这一轻率的逃跑行为感到后悔莫及 。

知道 , 赣州虽说是粤北的门户 , 但全粤毕竟还在明朝管辖之下 , 你朱由榔听说清军来了 , 就领着朝臣往广西逃命 , 这不是丢下我们广东不管了吗?

广东士民对朱由榔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无比愤怒 , 极度鄙视 。

不过 , 广东士民也不用太过愤懑和失望 , 因为 , 很快 , 就有人来为他们作主了 。

这个人 , 就是原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