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凿壁偷光的那个人,老了却贪污腐败为世人唾弃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小时候凿壁偷光的那个人 , 老了却贪污腐败为世人唾弃

小时候 , 我们常常会听大人们讲那些古代的故事 , 其中就肯定包括了“凿壁偷光” , 这个激励我们好好学习的名人事迹 。

“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叫作?匡衡? , 此人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 , 而古代是没有灯的 , 匡衡的家里自然也买不起蜡烛 , 聪明的匡衡便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 , 来借邻居家的光读书 。

此外 , 匡衡还到县里一位家里有很多书籍的大户人家 , 去做不要报酬的工人 , 主人家听后十分感动 , 就用书资助匡衡 , 并且不要报酬 。

最终凭借着多年的苦读 , 匡衡考上了功名 , 并且凭借学问官至宰相 。

这是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 长辈们通常以此来教育小朋友学习匡衡的读书精神 。

但这个故事的另一半却很少人知晓 , 匡衡凭借自己的苦读 , 学到很多知识后便去考取功名 , 最终考了九次才中了丙科 , 且获得的官职很小 。

但匡衡对《诗经》理解十分透彻 , 并为当时人们称颂 , 也得到了当时身为元帝的青睐 。

匡衡任职期间 , 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 , 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 , 按照经典予以答对 , 言合法义 , 博得元帝信任 。

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 , 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 , 认为"六经者 , 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 , 著善恶之归 , 明吉凶之分 , 通人道之意 , 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 。 "

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 , 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 , 推重经学 , 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 , 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

往后几年 , 凭借汉元帝对《诗经》的喜爱 , 匡衡官位直至宰相 。 此后 , 匡衡经常上书表述自己的意见 , 并为国家发展做出许多贡献 。

但是 , 转折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 谁也没有想到 , 因为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 而被封为安乐侯的匡衡竟然是个贪心之人 。

元帝后期时 , 宦官石显为中书令 , 他结党营私 , 把持朝政 , 怂恿元帝加重赋役 , 剥削人民 , 但因有皇帝的宠幸 , 没人敢触犯他 。

成帝即位后 , 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 , 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 , 并纠举他的党羽 , 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 , 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 。

不久 , 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 , 被人弹劾 , 贬为庶民 , 返回故里 , 不几年 , 病死于家乡 。

一代汉朝励志人物 , 就这样在其年老之时因为贪污腐败而为家乡之人唾弃 , 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名声 , 也对不起自己为了当官所付出的所有的努力 。

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 , 想要为国效力 , 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 , 提升自身的能力 , 同时也要加强对自身的精神修养的培养 , 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