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虎女”曹太后

曹太后像(中)

宋英宗像

郑学富

热播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 , 韩相公上奏追封皇帝的父亲为皇考 , 另一位相公附议 , 太后怒斥两位相公是和皇帝商量好来欺负她 。 顾廷烨自幼丧母 , 无依无靠 , 自然觉得什么都不如亲娘好 。 太后大怒 , 令人将顾廷烨拉出去杖责二十 。 这讲的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议”之争 , 太后在其中起到了一言九鼎的作用 。 太后就是北宋著名的“曹太后” 。

镇定自若指挥平叛

曹太后是北宋开国功臣、名将曹彬的孙女 。 宋仁宗时 , 18岁的曹氏奉诏入宫 , 1043年立为皇后 。 她性情仁慈 , 熟读经史 , 善飞白书 , 生活不求奢华 , 崇尚节俭 , 处事谨慎又不失敢作敢为 。 她还重视稼穑 , 常常在宫苑内种植谷物 , 采桑养蚕 。

1048年的正月十八日 , 曹皇后当时正在侍奉仁宗皇帝 , 突然被一阵嘈杂声惊醒 , 只听见外边一片呼喊声 , 房顶上传来瓦片被踩碎的声音 , 原来是宫中的卫士作乱 , 乘着夜间穿房越舍 , 直趋皇帝的宫殿 。 宋仁宗惊慌失措 , 冒冒失失地披衣起床 , 想出去看看情况 。 这时 , 曹皇后一把拉住皇上 , 关闭殿门 , 说道:“现在外面情况不明 , 千万不能出去 , 看来是有人谋反 , 立即派人通知都知王守忠 , 让他前来护驾 。 ”这时 , 外面的喧闹声越来越近 , 乱兵在殿前杀伤宫中的嫔妃侍女 , 哭喊声响彻皇帝的住所 。 仁宗更加心神不定 , 手足无措 。

曹皇后不愧是将门之后 , 处变不惊 , 她对仁宗说:“目前王守忠兵马未到 , 叛军已经逼近宫殿 , 我们应该有所准备 , 以防万一 。 ”此时的仁宗浑身发抖 , 六神无主 , 哆哆嗦嗦地说:“一切听从皇后安排 。 ”曹皇后把宫中的内侍太监召集起来 , 分组编队 , 分守宫门 。 一个太监不知深浅地说:“可能是奶妈打年纪小的宫女 , 才会有女人的哭声 。 ”曹皇后斥责道:“乱兵就在附近杀人 , 你还敢胡说八道!”宫殿大门厚实 , 她估计乱兵一时难以攻破 , 料定会用火攻 。 于是命令内侍取水备用 。 果然乱兵放火烧着帘幕 , 欲烧毁宫门 。 曹皇后沉着冷静 , 指挥宫人用水将火泼灭 。 为鼓励内侍们英勇作战 , 她亲手将派出去的太监侍从的头发剪掉一缕 , 对他们说:“明天论功行赏 , 就以头发为证 。 ”因此 , 内侍们个个奋勇争先 。 正在相持之际 , 王守忠率兵赶到 , 三下五除二就将叛军剿灭 。 曹皇后特别安排 , 将为首分子交刑部正法 , 不要株连家人 。

一锤定音平息“濮议”之争

宋仁宗的三个儿子早夭 , 1035年 , 将其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接入皇宫 , 赐名为赵宗实 , 由曹皇后抚养 , 立为皇子后改名赵曙 。 1063年3月 , 仁宗驾崩 , 赵曙即位 , 即宋英宗 , 尊曹皇后为皇太后 。 英宗患病 , 请曹太后垂帘听政 。 垂帘一年 , 朝政井然 , 两朝交接平稳渡过 。 英宗康复 , 曹太后即撤帘还政 。

英宗亲政后 , 宰相韩琦、欧阳修等向英宗奏请追封其生父濮王赵允让为皇考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由此展开:满朝文武分成两派 , 唇枪舌剑 , 争得不可开交 , 有的甚至痛哭流涕 , 以辞职相要挟 。 以王珪、司马光为首的两制官员认为 , 濮王于仁宗为兄 , 英宗已过继给仁宗 , 应称濮王为皇伯;以韩琦、欧阳修为首的宰执们认为 , 濮王是陛下生父 , 血脉承嗣 , 如今陛下一得尊位便改称他向 , 天下人会议论陛下寡情不孝 , 所以英宗应称其为皇考 。 宋英宗倾向于韩琦的意见 , 他认为只有争取曹太后的支持 , 才能赢得这场论战的胜利 。 1066年正月 , 英宗与中书大臣议事于垂拱殿 , 特意把正在家中祭祀的韩琦召来商议 , 议定封濮王为“皇考” , 并由欧阳修起草两份诏书 , 分别报给皇上、太后各一份 。 到中午时分 , 太后派宦官将封好的文书送至中书省 , 韩琦、欧阳修打开一看 , 曹太后已经在诏书上签押恩准 。 曹太后为何转变了态度呢?应该是韩琦等人做了思想工作 。 太后为了平息这场旷日持久没有必要的争执 , 让皇帝和大臣们集中精力治理国政 , 于是一锤定音 。

在弥留之际为苏轼求情

英宗在位四年就病逝了 , 其长子赵顼即位 , 即宋神宗 。 神宗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 , 将其居住的宫殿命名为庆寿宫 。 神宗对曹太后很孝顺 , 所以一直做事哄祖母高兴 。 出去登山游玩 , 每每都走在前面 , 扶着祖母 , 下朝后必至庆寿宫问候 。

1079年3月 , 苏轼因诗中有不满改革的诗句而获罪入狱 , 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 。 苏轼感觉在劫难逃 , 写下了绝命诗 。 此时 , 曹太后身患重病 , 她在弥留之际把宋神宗叫到病榻前 , 叮嘱道:“尚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 , 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 。 "今闻轼以作诗系狱 , 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 , 其过微矣 。 吾疾势已笃 , 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 宜熟察之 。 ”神宗痛哭流涕 , 免苏轼一死 , 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 。

苏轼尚在狱中时 , 曹太后病逝 , 年64岁 , 与宋仁宗合葬永昭陵 , 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 。 苏轼惊闻噩耗 , 心情悲痛 , 然而 , “以轼罪人 , 不许成服 , 欲哭则不敢 , 欲泣则不可 , 故作挽词二章 。 ”其一曰:“巍然开济两朝勋 , 信矣才难十乱臣 。 原庙固应祠百世 , 先王何止活千人 。 和熹未圣犹贪位 , 明德虽贤不及民 。 月落风悲天雨泣 , 谁将椽笔写光尘 。 ”

作者:郑学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