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1946年 , 苏联出版了一部给儿童阅读的故事性文学作品 , 名叫《猴子奇遇记》 。 逗小孩玩的故事能有啥破坏性?《猴子奇遇记》在当时的苏联就引发了一场“海啸” , 原因是作者之前在自己的作品《列宁与哨兵》中塑造了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角色 , 该角色品行低劣 , 粗暴蛮横 , 喜欢强人所难 。 列宁在小说中以“伟光正”的形象训斥这个山羊胡 , 结果一下子就不得了了 。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 , 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

原来 , 当时列宁想要将契卡收入囊中作为自己能够控制的政治工具 , 而契卡领袖捷尔任斯基主张让契卡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 , 两人因此之间存在一些嫌隙 。 有趣的是 , 当作品发表后 , 立马有人造谣说这个小胡子的形象正是影射捷尔任斯基 。 要知道 , 作为苏维埃政权最初的“三巨头”之一 , 捷尔任斯基在国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 当这种无端猜测开始流传后 , 左琴科慌忙将“山羊胡”改成了“小胡子” 。 这下更糟 , 有人直接说这是在讽刺斯大林 。

有这样一段十分有意思的过往 , 这位作家与最高领袖之间的关系难免有些微妙 。 因此 , 当1946年8月9日上午 , 斯大林在列宁格勒大理石厅会见文艺工作者时 , 斯大林一下子就揪住了左琴科开涮 , 直批《猴子奇遇记》是“拙劣作品” , 还批评刊登该小说的著名杂志《星》没有品味 , 让这样一部“不能令人信服”的作品得到刊发 。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 , 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

表面上看 , 斯大林痛批《猴子奇遇记》似乎只是两个人之间的恩怨 , 这里面的水实际上很深 , 潜藏着一个危险的政治信号 。 果然 , 仅仅5天后 , 时任列宁格勒州一把手的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日丹诺夫就宣布将左琴科和另外一位经历类似的女作家同时开除州作协——这是两大集团直接斗争的结果 , 同时也是一场“大地震”即将降临的征兆 。

原来 , 虽然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将首都定在莫斯科 , 但自从伟大的彼得大帝缔造了这个“通往欧洲的窗口”并将俄国首都迁到此处后 ,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 , 这儿才是俄国精神的根源 。 而在二战期间 , 列宁格勒战役获得胜利后 , 有相当部分的苏联军民认为支撑他们扭转战局的并非所谓的“苏维埃精神”或是“共产主义精神” , 而是“俄罗斯精神” 。 因此 , 一直有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盘踞在列宁格勒 , 莫斯科对这座政治象征意义极强的城市的干部安排问题十分谨慎 。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 , 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

1934年12月1日 , 斯大林亲密的革命战友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遇刺身亡 , 这也成为那场著名的“大灾难”的直接导火索 。 随后 , 日丹诺夫便逐渐成为列宁格勒州的一把手 , 重要的是 , 从某种意义上看 , 日丹诺夫也是斯大林的亲信 。

1922年 , 日丹诺夫受命担任特维尔省执行委员会主席 , 带领民众恢复当地经济和生产秩序 , 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不俗的政绩 。 列宁格勒战役期间 , 日丹诺夫还展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华 , 为拱卫这座城市立下了不可忽视的功勋 。 更可贵的是 , 他拥有与斯大林一样的高明而强硬的政治手腕以及知人善任的品质 , 总而言之 , 日丹诺夫很快就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地烙印在了这块土地上 。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 , 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

二战结束后 , 当全国都在铺天盖地地宣传苏联领导阶层伟大的历史功绩时 , 不少苏联人心中的俄罗斯民族自豪感也在复苏 。 他们认为 , 是传统的俄罗斯精神引导他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德军 , 这股想法愈发膨胀 , 以至于该市领导脑袋一热下了个“作死”的决定: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 , 列宁格勒市政府擅自将市区中一些地标性建筑重新恢复了旧俄国时期的名称 , 如将革命牺牲纪念广场改回马尔索沃教场等 , 共有20多初街道和广场改回原名 。 要知道 , 斯大林一生中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苏联的团结统一 , 这样的“大动作”自然躲不过他的眼睛 。

其实 , 斯大林在当时拥有绝对的权威 , 一个小小的市领导 , 就算借他几个胆子恐怕也不敢跟莫斯科作对 。 显然 , 这件事背后有更强大的推手 , 这个“幕后主使”正是日丹诺夫 。 其实 , 日丹诺夫表面上与领导亲密无间 , 察言观色 , 唯唯诺诺 , 他心里的小算盘敲得比谁都要响 。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 , 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

日丹诺夫长期掌控苏联形态意识 , 手中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 。 他总感觉自己的影响力已经足够大了 , 因此试图塑造自己的权威 , 打造一个以列宁格勒为中心的政治集团 。 他曾提出让俄罗斯部长会议从莫斯科转移到列宁格勒 , 甚至还想建立以他为领导的俄罗斯共产党 , 甚至还选好了自己的“接班人” 。 而此时民众要恢复这座城市历史荣光与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 日丹诺夫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

斯大林本身最害怕有“第二个中心”出现 , 但蹊跷的是 , 日丹诺夫的动作越来越大 , 斯大林却并不着急下手 ,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拥有一伙儿共同的敌人——以贝利亚和马林科夫为代表的“机关派” 。 众所周知 , 贝利亚长期掌握着国家机器 , 权势熏天;马林科夫则是手段阴狠 , 他又被视为斯大林的“接班人” , 政治声望极高 。 相比之下 , 虽然日丹诺夫的野心也不小 , 但他跟随斯大林多年 , 深知这位领袖的性格与作风 , 一切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 更受斯大林青睐 。 二战结束那会儿 , 虽然比起贝利亚等人 , 日丹诺夫的名气小得多 , 但他可算得上是苏联高层实打实的“二号人物” 。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 , 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

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曾回忆道 , 日丹诺夫特别喜欢他的小说《祖国炊烟》 , 还曾让报刊杂志写赞扬这篇小说的文章 。 然而 , 斯大林恰好相反 , 西蒙诺夫赶快找到日丹诺夫 , 希望他能点拨一下 , 教自己如何改正 , 让领袖不讨厌 。 谁知日丹诺夫二话不说 , 当场把《祖国炊烟》批了个狗血喷头 , 在场之人都十分尴尬 。

最先发起攻势的是日丹诺夫 , 他先是将自己的心腹库兹涅佐夫拉进核心权力圈 , 让他监管国家安全机构 , 制约贝利亚和内务部;同时 , 他还飞速提拔沃兹涅先斯基 。 要知道 , 此人是个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家 , 对经济建设问题相当有造诣;斯大林恰恰喜欢有本事的能人 , 日丹诺夫这一手可谓是“对症下药” 。 日丹诺夫在扩大自身权势的同时还不忘打击对手 , 他抓住马林科夫工作失误大搞特搞 。 巧合的是 , 斯大林正对马林科夫、贝利亚等人权势的膨胀而头疼 , 在首轮攻势之下 , 马林科夫竟然一度被挤出权力中心 , 贝利亚也受到重挫 , 日丹诺夫与他的“列宁格勒派”可谓是大获全胜 。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 , 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

首轮交锋 , 日丹诺夫便展现出了极为出色的政治素养 , 他沉稳老练 , 审时度势 , 能攻善守 , 可谓是没有破绽 。 然而 , 眼看着就要奔着一家独大的方向发展 , 事情偏偏在此时出现转机 。 就在斯大林痛批左琴科一周后 , 日丹诺夫在列宁格勒召开了专门的批评大会 , 对左琴科和另一位有着类似情况的女作家大批特批 。 然而这番操作只能算是“雷声大雨点小” , 虽然在会场上骂得很难听 , 但两人不过是被开除出作协 , 非但没有遭受任何牢狱之灾 , 甚至连饭票都照领不误 。 几天之后 , 日丹诺夫的儿子尤里·日丹诺夫又与颇受斯大林器重的科学家特罗菲姆·李森科出现矛盾 , 前者痛骂对方是“伪学者” , 引起斯大林不满 。 这一系列破绽被对手牢牢抓住 , 不久后 , 马林科夫就得以重回核心权力圈 。

日丹诺夫自知坏了大事 , 连忙让儿子公开向李森科道歉 , 然而这根本就没起啥作用;相反 , 斯大林本人还没发话 , 日丹诺夫便杯弓蛇影 , 心理压力骤然加重 , 身体本身就不怎么好的他很快便病倒了 。 有趣的是 , 贝利亚还整天安排一批人向他“汇报工作” , 故意报忧不报喜 , 日丹诺夫的病情日益加重 , 不得不住进疗养院 。 1948年8月31日 , 日丹诺夫积劳成疾 , 于莫斯科病逝 。 值得一提的是 , 他的死充满了阴谋论 , 心电图室主任利季娅·季马舒克确认心肌梗死 , 但最终死因被写为“肝硬化和高血压所引起的功能性紊乱” , 暗示他生活不检 , 酗酒过度身亡 。 然而有不少人提出 , 这正是贝利亚最擅长的小把戏 。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苏联“二号人物”死后遭残酷清算 , 连斯大林都觉得太过分了// //

日丹诺夫逝世后 , “列宁格勒派”遭到残酷清算:库兹涅佐夫立刻被捕 , 沃兹涅先斯基被撤销一切职务 。 这样迫不及待的报复让斯大林都感到难堪 , 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中提到:“在这个时期 , 斯大林曾不止一次询问贝利亚 , ‘在我们决定如何处置沃兹涅先斯基之前 , 不让他工作是不是一种浪费?沃兹涅先斯基是一位真正的金融方面的奇才 , 我们是否应当让他负责领导国家银行?’”虽然没有人反对 , 但马林科夫等人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 。

1948年11月11日 , 列宁格勒举办了一次商品批发交易会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场交易会分明是马林科夫批准的 , 但该活动却在次年2月15日被定性为“反党活动” 。 随后 , 贝利亚大展身手 , 该州市中层以上的干部大多受到牵连 , 如日中天的日丹诺夫集团轰然崩塌 ,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 至此 , 马林科夫与贝利亚眼前再无账面上看足够强悍的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