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岳静:亲手勾绘金银村美好蓝图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第一书记”岳静:亲手勾绘金银村美好蓝图
搜狐新闻讯:(左俊臣、杨永中)“努力改造贫困村 , 猛打脱贫攻坚战 , 第一书记重任担 , 下村访贫又问苦;走了这社到那社 , 串了这院到那院 , 不怕偏远和死角 , 都要亲自看一看;心中装有老百姓 , 谁家苦来谁家甜……”四川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金银村村民唐佰辰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 , 诗中的主人公就是驻村“第一书记”岳静 。
第一书记”岳静:亲手勾绘金银村美好蓝图// //
岳静与村民交流 。 (资料图)
2015年8月19日 , 是岳静进驻金银村的第一天 。 那一天 , 他站在金银村破旧的村委会前暗下决心 , 要亲手勾绘金银村美好蓝图 , 彻底改变贫困村面貌 , 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 。
沉下身子绘蓝图
“一山三道塬 , 常年遭天旱 , 出门一脚泥 , 十汉九个怨 。 ”这是金银村的真实写照 。 面对这样的困境 , 要想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 第一步该做什么呢?岳静花了一周时间 , 逐一走访了当地的老党员、退休老支书、村支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 , 倾听他们对精准扶贫的真实心声 , 并征询关于村社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 , 进一步摸清民情民意 。 随后与村"两委"制定出“一水二路三电四房五产业”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思路和三年帮扶总体规划 。 一年多时间过后 , 金银村回乡创业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越来越多 。
真情帮扶暖民心
面对部分群众思想固化 , 宁愿住在烂房里也不愿离开自己的“老屋基” , 岳静多次上门走访贫困户 , 反复宣讲易地搬迁政策 , 纵横比较 , 消除他们的顾虑 。
当得知二社贫困户陈香华家没有住房 , 一家4人还挤在邻居已废弃的破败木屋时 , 岳静多次到镇上向相关单位汇报 , 争取调剂易地搬迁名额 。 获得名额后 , 他又跑前跑后找村上协调土地、道路 , 在保证资金灵活周转的前提下 , 联系设计人员、施工队伍 , 时刻关注工程进度 , 天天蹲点严把质量关口 , 短短两个月时间 , 安置房全面竣工 。
通过不懈努力 , 金银村全村安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1户105人、土地增减挂钩6户17人、建起幸福家园12套;按照“三无一通”标准 , 改造危旧房114户393人 。
带头示范强堡垒
“在岳书记带领下 , 这届班子有正气、有闯劲、很务实、是个干实事的班子……”金银村三社退休教师、老党员赵光锐在党员大会上说 。 为增强班子凝聚力 , 岳静逐户走访全村党员干部群众 , 掌握症结所在、对症开方下药 。 通过实行“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积分制 , 召开村社干部和党员民主生活会 ,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与村“两委”班子交心谈心 , 提升村级班子战斗力 。
“脱贫摘帽拼力干 , 村庄彻底变了样 。 乡村振兴在眼前 , 同步建设四好村 。 ”这是岳静对乡亲们未来生活的承诺 。 他紧紧围绕“四好村”建设目标 , 组织老党员修订了《村规民约》 , 建起了乡亲们的 “道德银行” , 同步开展了“金银之星”评选活动 。 在他的带领下 , 全体村民互帮互助 , 决战脱贫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 。
大兴产业助民富
“没有好的产业支撑 , 村民增收奔康就缺乏动力 , 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 金银村发展的出路就在于要抓好一个增收的产业 。 ”岳静对村“两委”是这样说的 , 也是这样做的 。
金银村有种植九叶青花椒的传统 , 岳静积极与县林业局协调 , 为金银村争取退耕还林树苗补贴和各类补助资金110万元 , 发动群众新植、补植花椒1000余亩 。 同时 , 借助“农民夜校”“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 , 先后聘请农技专家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次 , 组织新型农民培训150人次 。
为支持村民发展“四小产业” , 岳静精心培育了“巧巧农家”“明成养殖场”“仕彪种植养殖场”“冬梅苗圃”“李平苗圃”“方袁农家”等新型经营主体 。 拿到了“巧巧农家”营业执照 , 金银村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陈光明感动地说:“我感知到这个执照的含金量 , 岳书记为我们脱贫找到了‘妙方’ , 我一定要把‘巧巧农家’经营好 。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