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女孩的六十四字上书,竟使汉文帝废除千年酷刑


十岁女孩的六十四字上书,竟使汉文帝废除千年酷刑

十岁女孩的六十四字上书 , 竟使汉文帝废除千年酷刑// //

在咱们古代中国 , 当权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 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刑法体系 。 出于震慑犯罪的考量 , 除了死刑以外 , 还有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 。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肉刑 。

所谓肉刑主要有三种:一是黥 。 意思是先用刀在脸上刻字 , 再用墨涂黑 , 以便留下永久的耻辱性疤痕 。 代表人物有秦惠文王的老师公孙贾 。 二是劓 , 说的是割鼻子 。 代表人物有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 。 三是刖 , 指挖去膝盖骨 , 代表人物有军事天才孙膑 。

这种非人道的酷刑在实施了千年之后 , 于西汉文帝时期被废除 。 而促使这次重大司法改革的直接原因则是一个十岁小女孩的简短上书 。


十岁女孩的六十四字上书,竟使汉文帝废除千年酷刑

十岁女孩的六十四字上书 , 竟使汉文帝废除千年酷刑// //

祸从天降 , 一家之主锒铛入狱

汉文帝时期 , 在山东地界上有一个名叫淳于意的太仓长(粮仓保管员) 。 这位淳于先生不但工作认真负责 , 还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 , 更兼性格耿直 , 乐善好施 。 故而当时有许多王公贵族都希望能聘用他做府上的家庭医生 , 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 。

对此 , 淳于意无一例外都采取一刀切拒绝的态度 。 在他看来 , 能在民间悬壶济世 , 拯救穷苦百姓 , 远比他一人飞黄腾达重要 。

如此高风亮节 , 自然难能可贵 。 可惜 , 那些被淳于意冷眼拒绝过的达官贵人却因此而对他怀恨在心 。 不久以后 , 有心人抓住了淳于意在工作中的一个小疏漏大肆渲染 。 淳于意最终被判了肉刑 , 押往京城长安受刑 。

囚车里的淳于意看着前来送行的五个女儿 , 想着自己即将面临的残酷刑罚 , 又想着以后这一大家子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 不由唉声叹气 。

于是 , 他说了一句气话:“可恨我这辈子没有一个儿子 , 到了危急关头 , 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 。 ”

年仅十岁的小女儿淳于缇萦一听这扎心的话 , 倔脾气就上来了 。 女儿也是家里的一份子 , 怎么就派不上用场了呢?于是 , 小女孩不由分说地跟着淳于意坐上了囚车 , 准备去京城替父申冤 。


十岁女孩的六十四字上书,竟使汉文帝废除千年酷刑

十岁女孩的六十四字上书 , 竟使汉文帝废除千年酷刑// //

微言大义 , 名垂青史的上诉状

到了京城之后 , 淳于缇萦便写下了一封言简意赅 , 却感情充沛的诉状 。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贵人相助 , 这封诉状最后真就被呈送到了汉文帝的手中 。

司马迁在《史记》中完整记载了这篇仅有六十四个字的上书:

妾父为吏 , 齐中称其廉平 。 今坐法当刑 。 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 , 虽欲改过自新 , 其道莫由 , 终不可得 。 妾愿入身为官婢 , 以赎父刑罪 , 使得改行自新也 。

仔细看一下 , 这不卑不亢 , 娓娓道来的六十四个字包含的内容相当得丰富 , 且层层递进 , 逻辑清晰 , 入情入理 , 很难想象这是出于一个小女孩的手笔 。

其一 , 陈述犯罪嫌疑人淳于意的一贯品行 。

妾父为吏 , 齐中称其廉平 。

我父亲做粮仓保管员的时候 , 山东百姓都夸他廉洁奉公 , 矜贫恤独 。 潜台词是能选出如此能吏 , 自然是朝廷和陛下您的功劳 。

其二 , 肯定了现行法律制度 。

今坐法当刑 。

我父亲犯了错理应受刑 。 依法治国 , 这个没问题 。

其三 , 法不外乎人情以及死刑与肉刑存在性的辨析 。

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 , 虽欲改过自新 , 其道莫由 , 终不可得 。

我一直很痛心受了死刑以后 , 生命不能重来 , 受了肉刑以后 , 肢体不能再续 。 那么即使犯人想要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 。 由此引发的思考是 , 作为宽仁之君的陛下您 , 是不是非要用这样的雷霆手腕 , 来惩治那些有悔过之心的人呢?

其四 , 恳请适用刑事责任替代的法条 。

妾愿入身为官婢 , 以赎父刑罪 , 使得改行自新也 。

我愿意没入官府做奴婢 , 来抵消我父亲犯的罪过 , 使他能够重新做人 , 继续在原有岗位上发光发热 。

汉文帝用了片刻的功夫读完了这篇诉状 , 却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思考现行法律制度中的短板和缺陷 , 用利弊分析法衡量了肉刑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最终发起了西汉法制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 。


十岁女孩的六十四字上书,竟使汉文帝废除千年酷刑

十岁女孩的六十四字上书 , 竟使汉文帝废除千年酷刑// //

一纸诏令 , 千年陋习终得废除

汉文帝深知 , 肉刑的存在固然可以使人对法律和皇权心生畏惧 , 可彼时的汉朝廷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 , 所信奉的是道家的“黄老之术” , 若再以这样的方式来治人 , 显然不合时宜 。 细想起来 , 肉刑的实施不但不利于犯罪者的自我改造 , 而剥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 可能会加重犯人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 后果不堪设想 。

于是 , 就在缇萦上书的十多天后 , 汉文帝特赦淳于意 , 并且颁布诏令 , 废除肉刑 。 同时 , 责成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中央政法委书记)冯敬重新修订刑法典 , 制定肉刑的替代刑 。

新法规定 , 黥刑改为剃去头发 , 另受四年有期徒刑 。 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的 , 可酌情减刑 。 劓刑改为三百笞刑(打板子) 。 刖刑改为五百笞刑 。 另外 , 加重了对于累犯的处置力度 , 如有过失杀人 , 贪污受贿 , 监守自盗的前科者 , 再犯笞刑罪的 , 一律处以死刑 。

经汉文帝御笔批复同意 , 并颁行全国的新法令官民们欢呼雀跃 。 史书上记载 , 从此以后 , 社会风气变得更加太平清明 。 全国一年适用刑法判决的案子仅有四百例 , “有刑错(置刑法而不用)之风” 。 为其后出现的“文景之治”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

这一切无疑都要归功于缇萦这个孝顺又勇敢的小女孩 。 所以 , 班固在《汉书》中不吝赞美:百男何愤愤 , 不如一缇萦 。

后来 , 又有好事者写了打油诗一首记录下了这一佳话:随父赴京历苦辛 , 上书意切动机定 。 诏书特赦成其孝 , 又废肉刑惠后人 。

孝女遇明君 , 人情胜严刑 , 终成了历史天空中的闪耀星辰 。

作者:郁馥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 , 并享有版权 。 未经授权 , 不得转载 , 欢迎转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