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家族宝藏”传家风

《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 。 大家在津津乐道于那一件件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时 , 更为每一件国宝背后所承载的家国复兴、民族文化故事所深深震撼和感动 。

在我家 , 也有三件颇有历史的“家族宝藏” , 它们虽然称不上名贵 , 也谈不上价值连城 , 却成为祖祖辈辈都恪守传承的精神财富 。

第一件:书法《吃亏是福》

每一个初进我家的人 , 都会被客厅悬挂的一幅字画所吸引 , 上面写着“吃亏是福”四个大字 , 每一个都写得遒劲有力 , 直欲破壁而出 。

这四个字 , 是高祖父的杰作 。 高祖父生前是方圆十里出了名的老中医 , 不仅医术高超 , 妙手回春 , 而且医德高尚 , 仁心仁术 , 从来不收穷人的看病钱 , 为此 , 乡亲们都非常尊敬他 。 当年 , 红军长征时路过家乡 , 高祖父不仅主动去给伤员看病 , 更连夜进山采摘草药 , 送给战士们路上使用 。

高祖父生前没有其他爱好 , 除了钻研医术救死扶伤之外 , 闲暇时光就喜欢舞文弄墨 。 临终前 , 他特意写了这幅字 , 并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 告诫子孙后代们:人生在世 , 要少一些贪念 , 多一些慈悲 , 吃亏是一种美德 。

第二件:紫檀木戒尺

爷爷是一名乡村教师 。 虽身为“文化人” , 却笃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 , 对子女的管教非常严厉 。 为此 , 爷爷特意找人做了一把紫檀木戒尺 , 并在上面刻下家规 。

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大饥荒 , 全家人经常吃不饱饭 。 一天 , 爷爷和奶奶出去工作了 , 忙到中午都没回家 , 弟弟妹妹们饿得大哭 , 大伯没办法 , 就跑到镇上的公社偷了一些粮食 。 回家后得知此事 , 爷爷当即拿出戒尺责罚了大伯二十大板 , 双手都是血 , 然后亲自押着他去公社认错 。 爷爷挥舞着戒尺说:“穷 , 并不可怕 , 做人必须要有骨气!以后谁再做偷鸡摸狗的勾当 , 我手中的戒尺可六亲不认!”

正是在这把戒尺的“鞭策”下 , 父亲兄妹几个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 , 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 而且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出类拔萃 。

第三件:无偿献血证

在我家的书房里 , 有一个做工精致、古色古香的小木箱 , 里面不是装着贵重的物品 , 而是几沓“无偿献血证”——这是多年来 , 全家人义务献血的爱心见证 。

父亲年轻时 , 因为一次意外受伤 , 失血过多 , 但医院的血库不足 , 母亲急得快哭了 。 正在这时 , 一名病人家属得知后 , 主动献血 , 才挽救了父亲的性命 。 从那天起 , 父亲便决定 , 每年定期去义务献血 , 把“爱”传递下去 。

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 , 我从小就对义务献血充满了憧憬 。 大一下学期的“五四”青年节 , 我光荣地入了党 , 在庄严的党旗下宣完誓 , 便意气风发地去献血 。 献完血 , 我收获了生命中的第一张无偿献血证 , 激动不已 。

现在 , 全家人依旧坚守着“爱”的约定:每年的生日、国庆节 , 或工作取得了成绩、晋升等 , 都要去献血来激励自己 。 我也会以身作则 , 把小木箱的“秘密”传承下去!

文/王世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