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与慎独,修身养性的两个关键

行己有耻 , 有所不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耻感文化 , 《中庸》曰“知耻近乎勇”、《礼记·哀公问》曰“物耻足以振之 , 国耻足以兴之”……

知耻 , 是人培养德行的基础 。 《说文解字》上对“耻”的解释为:耻 , 辱也 。 从心、耳声(“耻”字原写为“恥”) 。 “恥”是一个会意字 , 有闻过心生惭愧之意 , 羞愧乃心有所惭而生 , 故从心 , 又因耳为听闻的器官 , 人每因闻过而耳赤面热 , 故“恥”从耳声 。 当人心生惭愧的时候 , 不觉会面红耳赤 。

《孟子》中说“耻之于人大矣!”意思是说 , “耻”这个字对人而言太重要了 , 为什么重要呢?人如果一有恶念 , 便生羞耻之心;一行恶事 , 就有愧恐的感觉 , 又耻又恐 , 一定会因此而停止自己的恶念恶行 。 因此知耻是保全人的思想、行为不离道德的护栏 。 故古人云“耻可以全人之德” 。

明代袁坤仪先生在教导儿子的四篇家训中说“以其得之则圣贤 , 失之则禽兽耳”( 《了凡四训》) 。 得到了“耻”的人 , 也就是有羞耻心的人能够成为圣人贤人 , 而失去“耻”没有羞耻心的人则会堕落为禽兽了 。 他接着说:“思古之圣贤 , 与我同为丈夫 , 彼何以百世可师 , 我何以一身瓦裂 , 耽染尘情 , 私行不义 , 谓人不知 , 傲然无愧 , 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 。 ”

这句话的含义深邃 , 极具教育意义:想想古代的圣贤 , 他们与我们同样都是人 , 为什么他们成为百世师表 , 可是我们为什么一身瓦裂呢?瓦裂 , 是指陶制的器皿 , 但是这个陶制的器皿却破碎了 , 结果一文不值;耽染尘情 , 是指过分地贪图欲望的满足或感官的享受;此外 , 偷偷地做一些不仁不义的事情 , 还以为别人不知道 , 就这样一天一天地堕落为禽兽 , 自己却不知不觉 , 还自以为是、妄自尊大 , 不以为耻 , 反以为荣 。 那么 ,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凡人与圣人之间如此大的差别呢?差别就是圣人知耻 , 有羞耻心 , 而有的人却把“耻”这个字给忘掉了 。 人如果没有羞耻心 , 干什么都无所谓 , 久而久之 , 与禽兽无异 。


知耻与慎独,修身养性的两个关键

知耻与慎独 , 修身养性的两个关键// //

行己有耻 , 才能有所不为 。 孔子说“行己有耻 , 使于四方 , 不辱君命 , 可谓士矣 。 ”“道之以德 , 齐之以礼 , 有耻且格” 。 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 , 是道德自律的基础 , 有耻才能有所不为 。 人而无耻 , 就会无所不为 , 人不可以无耻 。

知耻 , 是一个内化的活动 , 不需要外在表现的张扬外露 , 更多是良知的进退取舍 。 从这个角度说 , 知耻是个人化的活动 , 是不假外力、置身人后时的自我砥砺 。 荀子说“人不知羞耻 , 乃不能成人 。 ”保持耻辱之心 , 用耻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 明了什么是荣 , 什么是辱 , 什么事可为 , 什么事不可为 , 恪守耻感这道心理防线 。 唯其如此 , 才能“成人” 。

知耻 , 也是中国人道德的基础 , 现在人们深感忧虑的道德沦丧 , 世风浇薄的状况 , 重要的根源就在知耻的缺失 。 弘扬知耻精神 , 就是重建中国人的道德自觉 , 也是提高中国人文化自觉的根本 。


知耻与慎独,修身养性的两个关键

知耻与慎独 , 修身养性的两个关键// //

心由慎独安

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个“慎独”的理念 。 《大学》有言:诚于中 , 形于外 ,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中庸》也有表述:莫见乎隐 , 莫显乎微 。 故君子慎其独也 , 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提及了一个君子品行——慎独 。

何谓“慎独”?宋代学人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 , 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 。 “正其心”是慎独 , “诚其意”是慎独 , 表里如一 , 毋自欺也 , 是慎独 。 慎独 , 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 , 能慎重行事 , 不自我麻痹欺瞒;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 , 能保持清醒 , 不随口妄言 。 不要认为事情有所隐藏 , 就可以去做 , 不要让杂念侵扰内心 , 以为别人不知道就让言语随口而出 , 当独自一人时 , 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 防微杜渐 , 自重自爱 , 把握自己 。

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 , 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 , 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 , 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 , 而要做到“慎独” , 最重要的就是说的做的一个样 , 人前人后一个样 , 言行如一 , 心口如一 , 始终如一 。 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 , 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 。

东汉安帝时 , 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 , 夜里怀金十斤馈赠 , 被杨震拒绝 。 王密说:“暮夜无知者 。 ”杨震答道:“天知 , 神知 , 我知 , 子知 。 何谓无知!”王密听后“愧而出” 。

清代有个叫叶存仁的官员 , 从政30余年 , 甘于淡泊 , 从不苟取 。 一次离任时 , 僚属们临别馈赠礼品 , 为避人耳目 , 特地夜里送来 。 叶存仁见状将馈赠品原封退回 , 并赋诗一首相赠:“月白风清夜半时 , 扁舟相送故迟迟 。 感君情重还君赠 , 不畏人知畏己知 。 ”


知耻与慎独,修身养性的两个关键

知耻与慎独 , 修身养性的两个关键// //

内不欺己 , 外不欺人 , 上不欺天 , 君子慎独 。 然小人反是 , “小人闲居为不善 , 无所不至 , 见君子而后厌然 ,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 人之视己 , 如见其肺肝然 , 则何益矣!”品行低下的人 , 独自一人时常做坏事 , 见到品行好的人便竭力掩饰 , 那又有什么用?素养、品行的高低是一种由内及外体现出来的东西 , 无法表里如一的小人们 , 平日里散漫惯了 , 又怎能伪装成功?倒是更让人觉虚伪与造作 , 而毫无益处 。

自古以来 , 慎独就是圣人先哲们追求的修身境界 , “自修之道 , 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 , 又在慎独” 。 慎独 , 之于他人是坦荡 , 无愧于心 , 之于自己 , 则是心安 。 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 做事光明坦荡 , 事无不可对人言 , 少有愧疚、猜疑、顾忌等种种阴暗 , 心中自然绿意盎然 , 步步花开 。

◎本文综合自《知耻与慎独》(文章原载于《光明日报》 , 作者徐建委》)与《耻之于人大矣》(文章原载于《学习时报》)及《谈慎独》(文章原载于《人民日报》) , 图源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