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苏州解放,《苏州报》复刊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历史上的今天 , 苏州解放 , 《苏州报》复刊

今天

苏州解放70周年

也是《苏州日报》的前身

《苏州报》复刊40周年纪念日

1949年4月27日 , 古城苏州宣告解放 , 苏州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 当天 , “苏州报社”小分队也随解放军进入苏州城 , 并开始党报的出版筹备工作 。

1949年7月1日 , 《新苏州报》诞生 。 此后 , 《新苏州报》曾更名为《苏州工农报》 , “文革”期间停刊 。

1979年4月27日 , 在苏州解放30周年这个重要的日子 , 报纸复刊 , 以《苏州报》为名重新与读者见面 。 作为《苏州日报》的前身 , 《苏州报》的复刊 , 对于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极具意义 。


历史上的今天,苏州解放,《苏州报》复刊

历史上的今天 , 苏州解放 , 《苏州报》复刊// //

40年了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我们一起来听

老报人、老通讯员、老读者

追忆40年前的那段难忘时光

……

老报人薛良材:

复刊定在4月27日 , 因为这个日子对苏州最重要

苏州日报社原党组书记、《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原总编辑薛良材 , 是《苏州报》复刊筹备组成员之一 。 他说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的报纸获得了重生 。 那时群众对恢复报纸的呼声很高 , 周边城市报纸陆续复刊 , 让市委加快出报的步伐更坚定了 。

1979年1月 , 复刊筹备组成立 。

重新出报的喜讯一发出 , 原报社采编人员主动请缨 , 归队办报;众多通讯员、读者也纷纷写信或直接上门 , 积极提建议、出主意 。

筹备组在起草复刊方案时 , 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报纸的名称 。 一开始 , 大家建议用1949年7月1日创刊时的报名《新苏州报》 , 但时任市委领导们认为 , 苏州解放已30年 , 再用“新苏州”不太贴切 , 索性就叫《苏州报》 。 至于复刊的时间 , 想要选一个苏州人印象最深的日子——那毫无疑问应该是4月27日 , 苏州解放日 。 这一天苏州古城迎来新生 , 把复刊选在这一天 , 意味着报纸也获得新生 。

3月1日 , 市委发出《关于出版〈苏州报〉的通知》 , 明确《苏州报》系市委机关报 。 3月26日 , “样报”出炉 , 送市委、市委宣传部审阅 。 当年4月 , 报社领导班子也建立起来了 , 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 。 报社内设总编办公室、经济组、政文组、副刊组、美术摄影资料组、群工来信组、经理室、印刷厂 。 社址设在民治路24号 。

4月19日 , 1期“试刊”制成 , 印刷3000份赠送给读者 , 听取大家的批评和建议 。

1979年4月27日 , 《苏州报》终于在苏州解放30周年当天正式出版 , 受到了各界热烈欢迎 。


历史上的今天,苏州解放,《苏州报》复刊

历史上的今天 , 苏州解放 , 《苏州报》复刊// //

老报人俞弘毅:

大家都有一股劲 , 就想把报纸办好

40年前的今天 , 《苏州日报》的前身《苏州报》复刊 。 作为复刊时的首批编辑 , 《苏州日报》原总编辑俞弘毅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 。

早在1959年 , 俞弘毅就进入了当时的《新苏州报》工作 。 1971年 , 报纸停刊 , 他调到广播电台编辑部 。 1979年 , 报纸复刊时 , 俞弘毅与其他7名原先就在《新苏州报》工作的同事被调回报社 。 当时报社没有办公室 , 借用了民治路24号广播电台一幢二层楼内的一间半办公室 , 十几个人挤在一起 。

条件艰苦、任务繁重 , 但大家都有一股劲 , 就想把报纸办好 。 “当时我做的是编辑工作 , 负责时事内容 。 那时候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 , 下午两三点又要上班了 。 ”俞弘毅说 。

回忆起那段过往 , 俞弘毅言语间透露出的满是珍惜和怀念 。 “大家讨论的都是工作 , 比如明天登什么、选什么稿件、有哪些线索 。 ”也正是因为这份经历和感情 , 俞弘毅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在新闻战线上直到退休 。


历史上的今天,苏州解放,《苏州报》复刊

历史上的今天 , 苏州解放 , 《苏州报》复刊// //

老报人周永华:

怀着当采访人员的坚定信念 , 重回《苏州报》

《姑苏晚报》原副总编辑周永华 , 是1960年6月30日到《新苏州报》工作的 。 报纸停刊后 , 周永华来到苏州第一丝厂 , 成了厂里的“笔杆子”“多面手” 。 他不仅为单位撰写总结报告 , 还挑起了厂内宣传重任 。 此外 , 他还坚持对外投稿 , 其中 , 介绍企业的相关稿件曾被《新华日报》刊登 , 并被《人民日报》转载 。

在苏州第一丝厂工作的七年两个月时间里 , 周永华心里始终有个采访人员梦 。

1979年1月 , 苏州市委成立报纸复刊筹备组 。 作为筹备组负责人之一的孙谐找到周永华 , 希望他回来参与复刊工作 。 埋藏在心中多年的采访人员梦可以继续了 , 周永华喜出望外 。

但回报社并没那么顺利 。 当企业得知此事后 , 认为人才难得 , 坚决不放他走 。 相关部门到企业“调人”时 , 企业还借口周永华已经借调到省里工作 , 想把他留下来 。 最终 , 在相关部门和报社的再三努力下 , 周永华才重返《苏州报》 。

回报社后 , 周永华担任采访人员 , 负责纺织工业局、基本建设委员会等条线的宣传报道 。 白天 , 他和同事们骑着自行车深入基层 , 密切联系条线单位 , 建立通讯员队伍;傍晚 , 他在单位整理采访笔记 , “爬格子”写新闻 。 他说:“大家干劲十足 , 加班到晚上那是家常便饭 。 ”


历史上的今天,苏州解放,《苏州报》复刊

历史上的今天 , 苏州解放 , 《苏州报》复刊// //

老报人金蔚然:

创造“连续发稿五万五千字无差错”纪录

“我进报社的时候 , 5个人共用一张桌子 。 ”金蔚然在《苏州报》复刊时调入报社工作 , 成为经济组的采访人员 。 他回忆 , 刚复刊时办公条件十分艰苦 , 不少办公设备都是从别的单位借来的 , 但每个采访人员工作起来都干劲十足 。 由于当时人手少 , 采访人员都是“多面手” 。 除了采访写稿之外 , 金蔚然还要写评论、社论、短评等形式的言论文章 。

复刊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 , 作为经济组采访人员 , 金蔚然紧盯商业、市场趋势 , 经过充分调查写出了报道《水灶业亏本说明了什么问题?》(水灶俗称“老虎灶”) , 讨论水灶业的经营体制弊端 。 苏州市第一家个体水灶开业时 , 金蔚然又跟踪采访 , 对水灶业相关情况做了系列报道 , 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 。

复刊时 , 报纸编排、印刷等工作非常耗时 , 远不如电脑写稿、激光照排方便 。 为了不影响后道工序 , 金蔚然采编稿件时 , 力求文字清晰、语法标点准确 。 曾有领导评价金蔚然写的稿子“字迹端正、字体规范、全文清楚” 。 金蔚然曾多次获得报社“万字无差错奖” , 并创造了连续发稿五万五千字无差错的纪录 。

老报人张昌颐:

在灵岩山请赵朴初为《苏州报》题字

1979年 , 张昌颐还没有成家 。 在《苏州报》百废待兴之时 , 年轻的他以社为家 。 “副刊的内容包罗万象 , 需要有较为广泛的知识面 。 能担任副刊编辑 , 一定程度上也是领导对我的认可 。 ”怀着这份热爱、为了这份肯定 , 张昌颐潜心钻研业务 。 当年的《我和苏州》专栏前后刊发了100多篇文章 , 都倾注着张昌颐的心血 。 选题、策划 , 向专家、学者、知名作家、艺术家、教育家约稿……但凡是与苏州有渊源的大咖 , 张昌颐都要想方设法请他们聊聊这座千年古城 。

在复刊之初 , 最让张昌颐难忘的是为《苏州报》求字的经历 。

“苏州报”三个字 , 作为这份报纸最显眼的名片 , 该请谁来题写呢?巧合的是 , 1980年春 , 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正在苏州 , 计划前往灵岩山寺 。 得知这一消息后 , 时任总编辑孙谐安排张昌颐和一名同事前往 , 希望在采访赵朴初的同时 , 请他为《苏州报》题写报头 。

“我们当时就在现场看着赵先生题写‘灵岩山寺’四个字 。 在他行程尾声 , 我们小心翼翼向先生提出了请求 , 他爽快地答应了 。 ”张昌颐还顺势请赵朴初为副刊《沧浪》题了字 。

“赵先生的字 , 现在依然印在报纸上 。 ”如今虽然已经退休 , 但每每看到报纸 , 张昌颐还会想起那段青春岁月 。

老报人胡月珍:

用采访人员的视角感受时代巨变

胡月珍记得很清楚 , 她是在1979年3月19日拿到了“调令” , 要求她3月20日前往民治路24号苏州报社报到 。 第二天 , 她在民治路上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 连问了两名路人 , 都说不知道这条路上有报社 。 第三名路人恰好在广播电台工作 , 在他的指点下 , 胡月珍才知道 , 在一幢旧楼的二楼 , 一片从广播电台工作场所隔出来的二十余平方米的空间 , 就是苏州报社的办公地点 。

胡月珍此前没有在新闻媒体工作的经验 , 但4月27日就要复刊 , 时间紧迫 , 她必须马上投入工作 。 好在社里的“老法师”个个不遗余力传授经验 , 边干边学 , 胡月珍很快进入了角色 。

“当时在群众心里 , 报纸是非常有权威的 。 我也为能从事采访人员这份职业感到自豪 。 ”白天采访 , 晚上回到报社“爬格子” , 胡月珍不知疲倦 , 反而很兴奋 。

这群老报人 , 凭着满腔的热情 , 用赤忱之心互相鼓劲 。

复刊当年 , 改革开放刚起步 。 当时群众日常服饰都是素色 , 观前街一家布店开始出售花布的消息传出后 , 群众蜂拥而至 。 前往采访的胡月珍 ,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柜台边 。 到花布开始裁剪出售的时候 , 后方的人拼命往前涌 , 胡月珍胸口抵在柜台沿上 , 被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 回到报社后 , 她撰写了题为《市场在呼喊》的报道 。

“我至今难忘那场景 , 那次采访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呼声 。 ”胡月珍觉得很荣幸 , 自己的职业让自己更能近距离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变 。


历史上的今天,苏州解放,《苏州报》复刊

历史上的今天 , 苏州解放 , 《苏州报》复刊// //

老通讯员薛菊林:

笔耕数十载 , 读报、投稿已成为生活一部分

薛菊林是《苏州日报》的老读者 , 也是一名老通讯员 , 现年77岁的他仍笔耕不辍坚持投稿 。 他是《苏州报》复刊以后的“第一代”通讯员 , 工厂里有什么创新、生活中有哪些变化 , 他都一一写下来 , 发给报社 。 习惯成自然 , 数十年下来 , 读报、投稿 , 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

薛菊林以前是苏州染织三厂宣传科的科长 。 1965年起 , 他经常写一些工厂见闻、小小说 , 投给报社 。 后来报纸停刊 , 他很遗憾:“看不到苏州本地的新闻 , 也了解不到新的政策和行业变化了 。 ”他日日盼着报纸尽快复刊 。

1979年 , 薛菊林得知报纸复刊后 , 第一时间开始投稿 。 《刻苦学习的有心人》《一件小事解除了百人之忧》等 , 他的稿件源源不断 。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篇通讯 , 那是他和采访人员合作完成的 , 还配发了一篇评论 。 薛菊林关注的 , 不仅仅有工作上的事 , 还有生活上的事 。 比如有人说商店里出售的凉鞋 , 中高跟的多 , 平根的不好找 , 薛菊林就会写下来投给报社 。

1998年 , 薛菊林下岗了 , 有几个社区正好需要人 , 他却舍近求远选择了公园街道南林社区居委会 , 就为了离报社近一点 。 那时投稿要靠邮寄 , 他到社区工作后 , 就直接去报社投稿 。

退休后 , 薛菊林仍坚持投稿 , 已退休的老新闻人还邀请他参加“新闻茶座” , 大家定期小聚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老通讯员祝孝坚:

报社采访人员求真务实的作风 , 一生受用

《苏州报》复刊40年来 , 离不开老读者、老通讯员的支持 。 祝孝坚今年70岁 ,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苏州市公交公司从事宣传工作 。 从那时候起 , 他作为忠实的读者和勤快的通讯员 , 与报社结下了30多年的不解之缘 。

谈起第一次投稿的经历 , 他至今记忆犹新 。 祝孝坚回忆说 , 当时公交公司参加了一个军民联谊活动 , 在自己的修理厂车间为解放军制作了一批小物件 。 祝孝坚将这件事写成了一篇稿件 , 投给了当时与他对接的采访人员程国明 。 采访人员收到稿件后 , 对内容的真实性有一些疑虑 , 便约了祝孝坚到修理厂、干休所进行采访核实 。 在确定无误后 , 祝孝坚的第一篇新闻稿见报了 。

祝孝坚记得 , 那是一篇很小的报道 , 也就一两百字 。 稿件虽小 , 但采访人员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他深受触动 , 让他深刻认识到新闻的第一要素就是真实 。 祝孝坚说:“求真务实 , 不但对我的工作有指导意义 , 更影响了我的人生 , 成了我做人做事的准则 。 ”

从第一篇稿件见报起 , 祝孝坚得了不少奖项 , 还连续多年被评为报社“最佳通讯员” , 和多名采访人员成了好友 , 有的至今还保持联系 。 如今 , 祝孝坚早已退休 , 但读报仍是他每天必做的事 。 祝孝坚说 , 《苏州日报》在他的生命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对他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

老通讯员程秋生:

在这里找到良师益友 , 报社就是第二个家

说到和《苏州日报》的情缘 , 今年85岁的程秋生告诉采访人员 , 那还得从上个世纪50年代说起 。 1950年他在沧浪亭对面的苏州市立中学读书 , 那时正值抗美援朝 。 1951年7月18日 , 他怀揣着一份当天的《新苏州报》 , 告别家乡和父母 , 跨过鸭绿江 , 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 。

在军旅生涯中 , 程秋生偶尔能从亲人寄来的《新苏州报》中 , 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 。 上个世纪70年代 , 程秋生从部队转业回苏 , 几年后 , 他从友人处得知《苏州报》准备复刊 , 在部队就从事宣传写作工作的程秋生喜出望外:“我可以为《苏州报》投稿啦!”

《苏州报》复刊后 , 程秋生成了一名通讯员 , 从消息到通讯 , 从小言论到杂文、散文 ,

这些他都写过 。 “尽管那时的稿费不多 , 但我感觉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 ”此后 , 程秋生的作品多次获奖 , 他也被评为报社“优秀通讯员” 。 在程秋生的影响下 , 他的儿女都非常喜爱写作 , 在有一年苏报举办的“吴中絮语”征文活动中 , 他和女儿同时获奖 。

如今 , 程秋生依然对《苏州日报》情有独钟 , 定期投稿 。 这几年 , 家里有了网络 , 能更快更及时地看到新闻 , 但新鲜劲一过 , 他又拿起了《苏州日报》 。 “报纸有其他媒体比不了的公正和严谨 。 每天阅读《苏州日报》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我在这里找到了良师益友 , 报社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 ”

老读者郑阿姨:

年年订报、每天看报 , 报纸已经成了老朋友

从政法系统退休后 , 今年已89岁的郑阿姨仍坚持年年订报、每天看报 。

“我一定要读当天的报纸 , 时间不够也至少要看完标题才睡 。 ”郑阿姨告诉采访人员 , 她每天要用近两个小时看报 , 报纸是她了解苏州本地新闻、相关部门动态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窗口 。 虽然现在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海量的信息 , 但是她还是习惯看报 。

郑阿姨认为 , 地方报纸不仅是展示地方特色的平台 , 更是读者与相关部门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 虽然已经想不起来《苏州报》复刊时的模样 , 但读了几十年 , 郑阿姨说:“这份报纸已经成了我的一个老朋友!”

在报纸复刊40周年之际 , 郑阿姨希望《苏州日报》越办越好 , 本地新闻能越做越深入 , 涉及的面能越来越广 。 “我每天看报 , 每天都充满了期待!”


历史上的今天,苏州解放,《苏州报》复刊

历史上的今天 , 苏州解放 , 《苏州报》复刊// //

发展历史

1949年4月27日 , 解放了的苏州获得新生 , 随后的7月1日 , 《苏州日报》的前身《新苏州报》创刊 。 这张4开4版、周三刊的报纸 , 1961年2月19日更名为《苏州工农报》 。 “文革”期间几经易名 , 至1971年9月停刊 。 1979年4月27日 , 《苏州报》复刊 , 每逢星期二、四、六出版 。 1987年1月1日更名为《苏州日报》 。

今天

为苏州和《苏州日报》点赞!

苏报融媒采访人员叶永春 赵晨民 璩介力 程黎莉 吴涛 邹强

请点击在看 , 大家一起来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