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子事件:张作霖争雄东三省的险招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二百四十二):兵行险着 , 人生如棋 。

在北洋史上 , 张作霖能够崛起成为叱咤关外的“东北王” , 除了熟谂智深需能忍 , 也贵在兵行险招 , 关键时刻拿得起 , 放得下 , 敢出手 , 其中“宽城子事件”成为张作霖争雄东三省 , 所行之策中比较具有戏剧性的一记险招 。 不仅为张作霖夺取吉林创造了有利条件 , 也是张作霖称雄东北的最后关键一步 。 它不是一次简单的日军与吉军之间的冲突 , 它折射的是张作霖与日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 其中关于张作霖的庙堂谋略和对日交往的妥协、利用、反抗以及抵制的两面性 , 而这恰恰也是张作霖与日交往中的一种常态 。 至于在吉林一省耕耘多年的“拾簪将军”孟恩远 , 这位吉林督军则成了张作霖这位后起之秀的陪衬 。


宽城子事件:张作霖争雄东三省的险招

宽城子事件:张作霖争雄东三省的险招// //

但是称雄东三省 , 一直是张作霖在崛起的过程中 , 确立的一个重要庙堂追求 。 早在民国六年七月 , 张作霖将黑龙江省纳入奉系军阀势力范围后 , 就开始谋划兼并吉林省 。 然而 , 吉林督军孟恩远在吉林经营十余年 , 资格比张作霖老 , 当然不会束手就范 。 张作霖趁孟恩远支持张勋失败之机 , 利用吉、黑两省弹劾孟恩远 , 并要求将其罢免 。 段祺瑞也下令免除孟恩远吉林督军的职务 , 并任命自己的心腹田中玉为吉林督军 。 孟恩远予以拒绝 , 还以地方各界的名义通电 , 吁请收回成命 , 同时调集兵力进行部署以示威胁 , 并于十月二十二日宣告吉省脱离北洋 。 田中玉并非张作霖嫡系 , 吉林军阀也拒绝田中玉赴任 。


宽城子事件:张作霖争雄东三省的险招

宽城子事件:张作霖争雄东三省的险招// //

在此情况下 , 张作霖暂时放弃了驱逐孟恩远的念头 , 站在孟恩远与北洋中枢之间 , 居中采取幹旋态度 。 段祺瑞只好允许孟恩远“督任延期” , 张作霖兼并吉林的计划不得不推后 , 遂开始谋划借助日军之手 。 随着民国七年 , 张作霖登上“东三省巡阅使”之位 , 奉天、黑龙江两省已在张作霖的心腹掌握之中 。 唯独吉林省督军孟恩远 , 表面上服从节制 , 实际有所保留 , 因而成为张作霖称雄东三省的一大障碍 , 张作霖再次开始兼并吉林的活动 。 而孟恩远明显感到张作霖的威胁 , 于是开始筹备应对 。 张作霖见孟恩远拒不卸任 , 于是着手准备武力讨伐奉吉两军对峙 , 如箭在弦 , 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 为对抗张作霖吉军各部开始向长春一带集结 , 在北郊二道沟站界内扎 , 不料与日军发生摩擦 。


宽城子事件:张作霖争雄东三省的险招

宽城子事件:张作霖争雄东三省的险招// //

“争论间日官即解手枪皮套纽扣 , 其他日兵见之 , 随即将枪平抬 , 致彼此开枪” 。 日军陆续增兵近百名 , 战约一小时之后 , 日军退回驻地 。 吉军东退20里 。 此战双方互有伤亡 , 日军死伤36人 , 吉军死伤26人 , 史称“宽城子事件” 。 随后 , 日军调兵五营到吉林 , 给吉军造成大军压境 , 身为“东三省巡阅使”的张作霖 , 严令奉军不准外出 , 不准介人 , 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 而这次交火 , 是日军闯入吉军防线而引起 , 责任在日军 , 张作霖并非不知 , 但他想借日军之手驱逐孟恩远 , 夺取吉林 , 故在宽城子事件发生后 , 开始向吉军施压 , 同时向日军示好 , 以博得北洋中枢的支持 , 最终不战而得吉林 。 对于帮了忙的日军 , 张作霖的的回报是曾经的许诺“不愿当交涉之任” , 谁是是的棋子 , 不得而知 。

参开资料:《菜根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