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青年娇子 , 心向光明

1948年夏 , 蒋介石为了挽救败局 , 专门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 , 承认过去两年的“剿共”战争“处处受制 , 着着失败” , 造成高级将领信心丧失 , 军队士气一落千丈 。 10月底 , 国防部参谋次长林蔚找到预备干部局代局长贾亦斌:“现在我们决定在江南建立30个新军 , 兵源问题可用征集办法解决 , 就是缺乏下级干部 , 你们预干局能够召集多少干部?”贾亦斌如实报告 , 复员青年军总共7万余人 , 其中1万余人分散在嘉兴、杭州、重庆、汉中四所青年中学 , 基本上都已取得少尉预备军官资格 , 召集万人不成问题 。


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70年前 , 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

1946年冬 , 贾亦斌在东北视察时留影

贾亦斌1912年生于湖北阳新 , 抗战时期从少校营长一步步升迁至少将参谋长 , 能够脱颖而出 , 完全是因为屡立战功 。 1943年10月 , 贾亦斌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 , 与同班同学段伯宇(中共失联地下工作者)最谈得来 。 1946年3月 , 贾亦斌调任军委会青年军复员管理处(后改为“国防部预备干部管训处”)第一组少将组长 , 深得副处长蒋经国好感 。 预干处后来改组为预备干部局 , 蒋经国任局长 , 贾亦斌任副局长 。

1948年春 , 蒋经国辞去局长职务 , 推荐贾亦斌代理局长 , 引起一些老资格强烈不满:“贾某与经国先生毫无渊源关系 , 凭什么短期内连获破格提升!”蒋经国力排众议:“贾亦斌为官多年 , 官居少将 , 却身无半点积蓄 , 极为少见 。 八年抗战几度负伤 , 置生死于度外 , 实为难以多得的文武兼备人才 。 ”


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70年前 , 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

预干局局长蒋经国

面对蒋经国的知遇之恩 , 贾亦斌内心五味杂陈 , “他比那些养尊处优的国民党官僚强得多” , “倘使国民党中做官的都能如他那样 , 也许不致于把国家弄到这般境地” 。 是年秋 , 蒋经国上海反腐失败 , 贾亦斌开始失望:“我对蒋经国所抱的幻想最终破灭 , 我决心同蒋家王朝决裂 , 去寻找新的道路 。 ”

回到南京 , 贾亦斌秘密约见知心好友 , 任职军务局少将高参的段伯宇:“时局如斯 ,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段伯宇极表赞同:“国民党是没有希望了 , 另谋出路乃势所必然 , 但光找杂牌部队不行 , 我们需要自己掌握武装 。 ”


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70年前 , 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

段伯宇简介

山雨欲来 , 断然抉择

林蔚提出编练新军计划 , 贾亦斌顿时心头一热 , “如果能解决编制和装备的问题 , 我愿意负责动员和组织训练 。 ” 11月初 , 国防部“预备干部训练团第一总队”(简称“预干总队”)正式成立 , 贾亦斌兼总队长 , 黎天铎、林勉新、潘振球为副总队长 。

1949年1月 , 淮海战场结束 , 蒋介石宣布下野 。 此时 , 段伯宇重新与组织恢复了联系 , 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书记张执一指定李正文负责对接指导 。 2月初 , 国民政府行政院各部会陆续南迁广州 , 预干总队奉命移驻浙江嘉兴 , 全队扩充至4000人 , 分驻东大营、西大营 。

在中共派驻的秘书张文藻协助下 , 贾亦斌秘密筹划起义事项 , 副总队长林勉新 , 辅导组长刘异 , 第一大队大队长李恺寅 , 第二大队大队长邓道三等人纷纷表示愿意一起采取行动 。 然而 , 副总队长黎天铎、潘振球及第十三中队中队长林荫不赞同起义 , 预干总队“不稳”的消息不胫而走 , 蒋经国一个电话追到了西大营 。


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70年前 , 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

嘉兴西大营旧址今貌

3月初 , 贾亦斌冒险前往溪口述职 , 蒋氏父子抓不到什么实质性把柄 , 但有令在先 , “预干总队开往福建建阳” 。 贾亦斌意识到自己已经受到怀疑 , 返回上海后立即转移家人 , 准备加快起义步伐 。 不久 , 国防部正式下达命令 , 免去贾亦斌本兼各职 , 调为国防部部员 , 派往南京卫戍总司令部服务 , 预干总队由黎天铎接手 。

关键时刻 , 贾亦斌决心毫不动摇:“只要我还活着 , 就一定能在党的领导下 , 率领这支部队起义 , 请组织放心!”回到嘉兴 , 西大营掌声雷动 , 贾亦斌极力抑制情绪 , 似有所指地发表告别演说:“国家的预备干部是新的革命军事干部 , 是人民的公仆 , 因此一定要以人民为后盾 , 为人民着想 , 为人民服务 。 ”


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70年前 , 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

抗战后期 , 贾亦斌(左一)与陆军大学同学合影

4月2日 , 李正文传达上级指示 , 预干总队可在嘉兴起义 , 经莫干山向天目山挺近 , 与苏浙皖边区游击队联系 , 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 , 预定起义日期为4月15日 , 起义后暂用“苏浙皖边区民主联军”番号 。 4日深夜 , 贾亦斌悄悄返回嘉兴 , 召集骨干人员秘密开会 , 有位学员突然提问:“我们何时行动?到何处去?与共产党有无联系?”事后证明乃第十三中队派来的潜伏者 。

第二天 , 李正文按原定计划来嘉兴视察 , 贾亦斌汇报了起义准备工作及机密泄露的严重情形 , 提出与其丧失时机 , 不如提前行事 。 6日下午 , 李恺寅直奔贾亦斌住处:“事情已经暴露 , 怎么办?”贾亦斌当机立断 , 7日凌晨提前行动 , 第一步 , 胁迫黎天铎签署到莫干山进行军事演练的命令 , 以取得“合法”名义 , 赢得安全时间越过京杭国道 。 第二步 , 在莫干山下正式宣布反蒋起义 。


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70年前 , 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

今日嘉兴西大营

乌镇举旗 , 冲破黑暗

“我是共产党派来的 , 现在你面前有两条路可走 , 一条是把我送到国防部去 , 你可以升官发财;另一条路是跟我们走 , 下令行军到莫干山演习 , 限你考虑5分钟 , 必须明确回答!”贾亦斌义正言辞 , 最后摊牌 。 黎天铎一看办公室周围布满赞同起义的武装学员 , 只得勉强赔笑说:“你是我的老上级 , 你给我带的路不会错 , 我听你的 。 ”

与此同时 , 预干总队的学员们已经荷枪实弹忙碌起来 , 唯独第四大队第十三、十四中队迟迟不见动静 , 原来林荫知道有变 , 拒不服从命令 , “谁也不准动 , 谁动就打死谁!”

眼看黎明将至 , 贾亦斌决心不再等待 , 预干总队3000余人有序撤离嘉兴 , 沿着运河浩浩荡荡挺近莫干山 。 7日下午 , 队伍陆续行进至桐乡乌镇境内 , 镇上联防队接到拦截命令 , 但自知力量单薄 , 以保境安民为由 , 要求起事部队绕道而行 。


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70年前 , 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

今日乌镇

贾亦斌感到事态紧急 , 索性扯掉国民党党徽和少将肩章 , 站在乌镇吴桥头的一处空地上宣布起义:“我们的主张是正义的!我们反对内战 , 要求和平;反对贪污腐败 , 要求人民有饭吃;他们派重兵来包围我们 , 我们不开第一枪 , 但如果他们要打 , 我们就应当奉陪到底!”

预干总队兵分三路突围 , 突然一发迫击炮弹落在吴桥附近的水面上 , 顿时枪炮如注 。 贾亦斌义愤填膺 , 率领周围三四百人发起冲锋 , 黎天铎、潘振球一伙乘机逃脱 , 最后突出乌镇的三路人马合约2000余人 。 其中刘异一路边战边撤 , 国民党武康县县长王正谊佯装同情 , 暗中通知驻军突然袭击 , 迫令山上学员1000余人放下武器 , 刘异后来壮烈牺牲 。


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70年前 , 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

1949年前后的蒋氏父子

10日 , 贾亦斌、李恺寅两路取得联系 , 清点人数 , 只剩下300余人 。 翌日 , 贾亦斌急中生智 , 冒充追击部队 , 骗过吴兴联防武装 , 越过京杭国道 , 到达妙西山良村 。 敌人再度合围上来 , 起义军在倾盆大雨中展开殊死搏斗 , 最后成功突围的仅有80余人 。 进入安吉县境 , 贾亦斌、李恺寅换上便衣 , 走在前面探路 , 出村口不到半里路 , 即被地方保安队拿住 , 贾亦斌身上没有手枪 , 谎称是被抓来带路的老百姓 。

“你们带路的队伍在哪里?带我们去找 , 只准去一个 , 留下一个 。 ”未走多远 , 枪声大作 , 起义军化整为零 , 贾亦斌乘乱脱出 , 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往上爬 , 不慎从山崖上滑下 , 摔得不省人事 。 4月14日以后 , 周围枪声沉寂 , 贾亦斌逐渐恢复体力 , 继续向西寻路 , 终于在浙皖交界天目山区巧遇中共游击队员 , 转辗到达安徽宁国县境内的苏浙皖边区所在地 。


70年前,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70年前 , 蒋经国“太子军”为什么选在嘉兴乌镇揭竿而起?// //

1989年4月 , 贾亦斌和部分嘉兴起义骨干人员重访浙江乌镇举旗地

再说李恺寅 , 为了帮助战友脱险 , 自称“贾亦斌” , 后被押送至江苏武进 , 由第一绥靖区少将参谋长喻啸牧审讯 , 喻和贾抗战前曾是第10军干部学校同学 , 迫于解放军渡江在即 , 私下放人了之 。

1989年4月 , 贾亦斌、李恺寅等起义骨干人员重聚嘉兴 , 回想起当年的刀光血影 , 贾亦斌不禁感慨万千:“起义嘉兴四十春 , 缅怀壮烈夜钟沉 。 莫干山上阴霾密 , 乌镇河边血水深 。 报国从来不惜命 , 索头何必费多金 。 恩仇一笑泯消尽 , 同补金瓯万象新 。 ”追溯历史 , 嘉兴起义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 , 但它一举打破了蒋家王朝建立新军的计划 , 政治上产生的巨大意义必将永载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光辉史册 。

参考文献

1、嘉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黎明前的抉择:国民党国防部陆军预备干部训练团第一总队嘉兴起义始末》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2009年8月版 。

2、贾毅、贾维记录整理:《半生风雨录:贾亦斌自述》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1996年10月版 。

3、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沪苏皖浙赣地区》 , 解放军出版社 , 1994年6月版 。

4、蔡惠霖、安枫、孙维吼等编:《崇高的使命——忆战斗在国民党营垒的岁月》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1990年10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