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时,东吴集团选择攻打徐州是不是会更好?

感谢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 , 喜欢的话加个关注哦!小编会持续更新大家喜欢的内容 , 希望大家支持小编哦!谢谢大家~~

襄樊之战 , 关羽威震华夏 , 曹操几欲迁都以避其锋芒 。 这可以说是孙刘两家最好的机会了 , 毕竟让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 , 那么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 但如果曹操真的被赶到黄河以北 , 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更平衡了 , 可是东吴集团没有选择在东线攻击曹魏 , 反而偷袭荆州 , 让多少人扼腕叹息 。 那么 , 襄樊之战发生时 , 东吴攻取徐州是不是更好的选择呢?

答案是肯定的 。 其实东吴集团在这件事上的选择 , 是非常短视的 。 东吴一直以来的目标都是全据长江 , 所以天然的对上游的荆州放心不下 , 孙吴三代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 , 都孜孜不倦的谋求夺取荆州 , 故而导致整个东吴集团陷入一种思维定式 , 就是一定要夺取荆州 , 甚至“竟长江之极” 。 但是 , 在孙刘弱而曹魏强的情况下 , 不分青红皂白的偷袭盟友 , 却解了强者的燃眉之急 , 结果导致孙刘两家都只能在挣扎中陷入慢性自杀 。


襄樊之战时,东吴集团选择攻打徐州是不是会更好?

襄樊之战时 , 东吴集团选择攻打徐州是不是会更好?// //

孙权(影视剧照)

长江确实是天险 , 但是孙吴忽略了一点 , 南方的山川形势在哪里?西边在秦岭 , 东边在淮河 , 中间的连接点就是襄阳 。 结合后来南北朝、南宋、南明甚至共和国渡江战役等史实 , 我们可以轻易得出结论:在秦岭、襄阳、淮河这三者间 , 淮河的重要性对于定都建康的南方政权来说是第一位的 。 南北朝时宋齐梁陈四代都没被强势的北方政权灭掉 , 孱弱的南宋面对蒙古铁骑都坚持了几十年 , 正是因为守住了淮河 。 国民党政权和南明 , 纸面上的实力都比南朝、南宋还要强大得多 , 但是淮河防线快速失守之后马上崩盘 , 连割据一时都做不到 。


襄樊之战时,东吴集团选择攻打徐州是不是会更好?

襄樊之战时 , 东吴集团选择攻打徐州是不是会更好?// //

孙权攻合肥

?守江必守淮 , 淮河沿线是南方政权的统治核心、补给增援都十分方便 , 加上江淮水网利于南方水战 , 因而直攻淮河对于北方政权来说也是一步险棋 。 后世的东晋在失去巴蜀、襄阳这样危如累卵的情况下居然能硬生生仅凭淮河防线耗死了前秦 , 可见淮河防线的重要性 。 西晋能靠巴蜀水军灭吴 , 那是因为东吴就像后来的南陈一样 , 既没有襄阳又没有淮河 , 长江天险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 导致快速崩盘 。 所以对于东吴政权来说 , 战略上最优解首先是夺取合肥 , 全据淮河 , 再才是夺取荆州北进襄阳 , 达到了这两点 , 东吴政权的山川形势才算完整 , 然后养精蓄锐 , 北伐中原或者西取巴蜀都可 。


襄樊之战时,东吴集团选择攻打徐州是不是会更好?

襄樊之战时 , 东吴集团选择攻打徐州是不是会更好?// //

张辽雕像(逍遥津公园)

孙权不是不知道合肥的重要性 , 否则也不至于动不动拿着“十万大军”来这儿死磕 。 但是实际上 , 孙吴最有机会攻取徐州的恰恰就是关羽北伐时 。 依据史实 , 曹操慑于关羽的压力 , 尽调张辽诸军驰援襄樊 , “除合肥之守” , 也即合肥已成空城 , 孙权唾手可得 。 但是目光短浅的孙大帝却在这时候选择了偷袭盟友 , 为曹魏解围 。 真真是利令智昏、鼠目寸光 。 一个完整的地区远远胜过两个不完整的地区 , 孙吴夺去了荆州却没有襄阳 , 在地缘上依然是劣势 , 反而要分兵防守 , 远远不如趁机夺取淮河之后全据下游安全 。 更何况天下十三州 , 曹魏九州 , 两弱相拼 , 本来就是自取灭亡 。 假如刘备东下伐吴时 , 曹丕听了刘烨的建议 , 就派一员偏将直渡长江 , 那东吴马上就要土崩瓦解 , 而失去了盟友的刘备政权也会随之完蛋 , 三国在那时早就结束了 , 只不过机缘巧合 , 两国才能苟延残喘 。 孙权、刘备争霸天下的希望本来就渺茫 , 唯一有机会的那一刻就是关羽靠着三个郡打出来威震华夏的局面 , 那是天上掉下了宝贝 , 可惜被孙权毁了 。 一个赤壁之战 , 让北方统一天下的脚步停止 , 而吕蒙偷袭荆州 , 则让南方彻底失去了希望 。

孙权夺取合肥最好的机会 , 恰恰就是因为自己的目光短浅被他亲手葬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