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灭亡的原因对比:辽金灭亡的相同之处

一、帝系更迭频繁 , 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从辽太祖开始 , 辽朝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便出现了较大的争议 。 太祖的嫡长子耶律倍在神册元年三月被立为皇太子 。 神册元年 , 次子耶律德光于被授予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称号 , 同年 , 太祖灭渤海国 , 改其国名为“东丹国” , “以倍为人皇王主之” , “以其次子德光守西楼自随 , 号‘元帅太子’” 。 耶律倍的身份由皇太子变成了人皇王 , “人皇王”称号看似霸气 , 位列诸皇子之首 , 但实质上只是个出镇藩国的诸侯王 , 并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 在与太祖告别之时 , “倍号泣而出” , 一方面是耶律倍对亲人依依不舍的表达;另一方面 , 耶律倍也心知肚明自己在父皇心中的位置了 。 身为“元帅太子”的耶律德光可以说是辽太祖的钦定继承人 , 至于《资治通鉴》里提到的太后述律平命二子“俱乘马立帐前” , 让众臣从二人中选择新皇帝一事 , 更像是述律后对大臣们的考验 , 对皇位的更替没有实质性影响 , 此时耶律德光继承大统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了 。 至于耶律屋质所说的“太后迁于偏爱 , 讬先帝遗命 , 妄授神器”应为屋质的误解 , 但也反映了耶律倍在契丹贵族中有很高的威望和人们对于淳钦后大权独揽的不满 。


辽金灭亡的原因对比:辽金灭亡的相同之处

辽金灭亡的原因对比:辽金灭亡的相同之处// //

然而在这场建国之初的风波后 , 契丹的皇位继承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终结 。 太宗一朝 , 辽国的实际统治者是述律后 , 述律后出于私心 , 欲立自己的少子李胡作为太宗的接班人 。 太宗也不敢忤逆母后 , 于天显五年(公元 930 年)三月 , 封李胡为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 。 不料太宗南征北归途中暴毙 , 随军的人皇王遗孤耶律阮 , 也就是后来的辽世宗自立为帝 , 述律平与李胡的野心也随着祖孙双方罢兵言和 , 世宗的皇位得到承认而破灭 , 辽朝的皇位到了人皇王一系手中 。 世宗未立储君便遭耶律察割所害 。 太宗之子寿安王耶律璟(穆宗)平叛有功被拥立为帝 , 帝位又回到了太宗一系 。 后来 , 世宗次子耶律贤几乎以同样的方式当了皇帝 , 辽朝的皇位在耶律倍一系传承才彻底确定下来 。

金代的帝系比辽代更加混乱 。 收国元年(公元 1115 年)七月 , 作为太祖阿骨打同母弟的吴乞买就任谙班勃极烈 。 天辅七年(公元 1123 年)八月金太祖驾崩 , 完颜吴乞买继位 , 太祖的另一位同母弟完颜杲出任谙班勃极烈 。 天会八年 , 完颜杲去世 , 皇位继承人虚位以待 。 太宗有意在自己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己子 , 但无奈宗翰、宗辅(宗尧)、希尹等元老重臣坚持应由太祖的后人继承皇位 。 由于太祖的嫡长子完颜宗峻已于天会二年去世 , 因此太祖嫡长孙完颜亶终于在天会十年四月被定为谙班勃极烈 。 太宗驾崩后 , 金熙宗完颜亶继位 , 帝系回到了太祖一系 。 太祖庶长子宗干之子完颜亮兵变杀死熙宗 , 帝系又到了宗干一系 。 后来完颜雍政变夺位 , 而世宗完颜雍的父亲是太祖三子宗尧 , 这样金朝的帝系在太祖三个儿子的后人中轮了一遍 。 此后 , 金朝的皇位继承仍然波折不断 , 但帝系最终也没有出世宗一脉 。 二、辽金皇位无法正常过渡的现象屡见不鲜 , 法定继承人无法继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契丹人和女真人在建国之初 , 深受自身传统所影响 , 但随着国家版图的不断扩大 , 中原汉地也越来越多地纳入其统治之下 , 汉族知识分子前赴后继地加入了统治集团中 , 辽金两国的统治者受中原文化的熏陶日益加深 , 新旧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愈发激烈 , 在皇位继承上到底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 , 到底是立长还是立幼两代都出现过问题 , 即使确定了法定继承人有时也无法顺利继位 。


辽金灭亡的原因对比:辽金灭亡的相同之处

辽金灭亡的原因对比:辽金灭亡的相同之处// //

辽太宗一朝时 , 耶律李胡的身份是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 , 是名副其实的皇位继承人 , 但是耶律阮在外自立为帝 , 李胡与皇位失之交臂不说 , 还未得善终 , 在圣宗统和年间才被追封为帝 。 世宗、穆宗皆死于政变 , 而且死前也没有确立皇位继承人 。 景宗子圣宗耶律隆绪是有辽一代第一位以嫡长子身份顺利继位的皇帝 。 辽兴宗耶律宗真时 , 由于钦哀后的干政 , 皇弟耶律重元成为了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 然而最后兴宗顶住了压力将皇位传给了长子耶律洪基 。 可见到了辽朝中后期 , 尽管“父死子继”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 但“兄终弟及”思潮依然涌动 。 在此之后 , 道宗洪基的太子耶律浚被耶律乙辛一党所害 , 未能继承皇位 。

金太宗继太祖之位是典型的兄终弟及 , 本来太宗朝起初的谙班勃极烈也是皇弟完颜杲 , 但完颜杲先于太宗去世 , 因此太宗想效法中原父死子继 , 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 但最终迫于位高权重的诸女真贵族的压力 , 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嫡长孙完颜亶 。 金朝的前三位皇帝之间的权利过渡还算正常 , 但从熙宗开始金朝皇位的传承就一波三折了 。 熙宗一朝 , 建国之初的勃极烈制被废除 , 熙宗正式将皇位继承由“谙班勃极烈”改为“太子” , 基本上确立了父死子继的制度 , 但天不假年 , 太子济安早夭 , 熙宗自己后来也死于完颜亮之手 。 海陵一朝的太子是完颜光英 , 完颜亮曾说:“俟太子年十八 , 以天下付之 。 ”然而 , 海陵王南征败绩 , 后方起火 , 最终死于兵变 , 光英也最终被害 。 章宗以皇太孙的身份从世宗的手里接过了皇权 , 但章宗诸子皆早夭 , “而诸叔兄弟多在 , 章宗皆不肯立 , 惟欲立卫王” , 皇帝直接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叔父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 但章宗留下遗诏 , 说“内人有娠者两人” , 要求卫绍王完颜永济“生男则立为储贰” 。 卫绍王的所作所为显然违背了章宗的遗诏 , 怀孕的范氏和贾氏皆不得善终 , 孩子也胎死腹中 。 大安二年八月 , 卫绍王立自己的儿子完颜从恪为太子 。 后来卫绍王被胡沙虎谋害 , 从恪的太子之位也被废 。 三、辽金两代宗室诸王很多都是手握重兵的实权派 , 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 , 武装叛乱时有发生


辽金灭亡的原因对比:辽金灭亡的相同之处

辽金灭亡的原因对比:辽金灭亡的相同之处// //

宗室贵族权大难治是许多少数民族王朝由部族制向君主专制过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 少数民族王朝在吸收中原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不可能一瞬间就将自己的民族传统彻底抛弃掉 , 因而辽金两代尽管也向汉族建立的王朝一样树立起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 但部族时代由贵族轮流担任首领的传统并未在人们的心中彻底消失 , 以至于有些姓“耶律”或者“完颜”的人总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资格 , 伺机发动叛乱 。 鉴于这种情况 , 皇帝往往对于宗室倍加提防 , 像金熙宗和海陵王甚至不惜将屠刀朝向宗室诸亲 。 辽金两代的皇帝总是试图加强皇权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 但毕竟专制主义的历程还太短 , 无法向汉族王朝那样有效地控制贵族的权力 , 尤其是兵权 , 统领部族军的契丹大小贵族中难免有人觊觎皇位 。 从太祖建国前的“诸弟之乱”到辽朝末期的“重元之乱” , 皇帝对于自己叔伯兄弟们的谋反始终处在疲于应付的不利位置 。 金代初期 , 元帅府的命令与皇帝的诏书并行 。 太宗时 , 身为左副元帅的完颜宗翰掌握整个西路战区的军政大权 , “当迁官资者 , 可以便宜除授” 。 有一次 , 还在做谙班勃极烈的完颜亶向完颜宗翰报告金太宗“私用过度” , 金太宗竟然因此被“群臣扶下殿 , 庭杖二十” 。 身为皇帝的金太宗连生活起居都要受到宗翰的节制 , 可见宗翰的权势熏天 。 熙宗时 , 伪帝刘豫有事则向完颜昌主导的元帅府报告 , 皇帝被束之高阁 , 宗磐、宗隽、宗干、宗弼各个跋扈难制 , 金熙宗也是无能为力 。 女真贵族长期不断地内耗以致到了金朝末期已“无死事者” , 长公主和苦口婆心地对金哀宗说:“近来立功效命多诸色人,无事时则自家人争强,有事则他人效力,焉得不怨 。 ”哀宗默然不语 。 四、辽金两代皆有纵欲无度的皇帝 , 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有明显的人格缺陷 , 这些皇帝显然要对亡国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

“睡王”辽穆宗整日饮酒打猎 , 不理朝政 , 喝醉之后便残忍嗜杀 , 杀的大多是对他的权利与地位没有威胁的奴仆 , 可见其心理的病态程度 。 道宗帝也是沉湎于游猎 , 将天下大事抛诸脑后 , 偏听偏信 , 致使乙辛一党祸乱朝纲 , 社会矛盾丛生 。 天祚帝更是在社稷将倾之际也放不下打猎的爱好 , 面对女真人的追击 , 不思组织有效的抵抗 , 而是变逃跑边打猎 , 然而“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 最终为完颜娄室所擒 。


辽金灭亡的原因对比:辽金灭亡的相同之处

辽金灭亡的原因对比:辽金灭亡的相同之处// //

金熙宗本来是想成为一个有为明君 , “天眷新政”对于推动女真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 然而 , 也许与元老重臣的权力斗争使熙宗心力憔悴 , 导致熙宗借酒消愁 。 从皇统元年开始 , 熙宗便“荒于酒 , 与近臣饮 , 或继以夜” 。 一日因贪杯辍朝 , 宰相入宫进谏 , 熙宗则以“明日当戒”为由推脱 , 然而明日复明日 , 熙宗酗酒日甚 , 醉酒后便大开杀戒 , 胙王完颜元、安武军节度使完颜查剌、皇后裴满氏及数妃嫔皆不能幸免 。 太子济安本就早夭 , 熙宗又莫名其妙地杀掉了独子魏王道济 。 弑君篡位的海陵王完颜亮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 , 毫无疑问他的许多历史贡献被传统修史者掩盖掉了 , 但他极度残酷和好色的一面应该是事实 。 曾经英杰辈出的完颜一族被他屠戮大半 , 即使幸存的宗室也是人人自危 。 完颜亮对于美色的追求到了违背人伦的地步 , 竟将众多宗室近亲的妻子据为己有 , 犹如不从 , 便趁机打击报复 。 完颜氏的凋零为金末朝廷无人可用埋下了祸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