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

1916年11月10日《申报》刊登的蔡锷遗像

12月5日 , 蔡锷灵柩运抵上海 , 举国关注 。 北京《晨钟报》采访人员详细地报道了上海人民迎接蔡锷灵柩和孙中山、唐绍仪等人步行执绋等盛况:

上午九时半 , 新铭商轮到埠 , 满船遍悬中日官商投赠挽联、唁辞 , 黄白青绿各色具备 , 飞扬空中 , 望之烂然 。 阅十五分钟 , 船傍法租界黄浦滩招商局江天码头下碇既定 , 承办丧事之蜀商公所各同人即登轮致祭蔡公 , 灵柩安置在该船上层最大之官舱中 , 前后两端拦以条橙 , 恐海行动摇 , 左右两傍复以木支撑 , 四周遍悬花圈、花篮及唁辞、挽联 , 柩前设供案一 , 上陈蔡公遗容及烛台香炉等具 , 为途中早晚上香之需 。 公所同人即在供案陈列祭品 , 公同行礼致祭毕 , 遂由扛夫十六名 , 一律白衣 , 将柩舁出舱面 , 始用辘轳吊索将柩自上徐徐下至码头 , 然后仍由该扛夫等舁入炮车安放稳妥 , 维时法捕房军乐队首先奏乐 , 中西各团体军乐队齐起和之 , 中西各军警一律举枪致敬 , 乃由招待员按照预定次序将各该迎柩团体逐一排定 , 徐徐出发 , 惟内有多数团体因报名稍迟 , 日前未及排定者 , 于临时排入亦复不少 。

举柩时汽车一辆首先徐行开道 , 次英法捕房之马队 , 计英捕二名 , 印捕八名 , 法捕四名 , 惠儿院音乐院全班学生 , 省立第一商业学校 , 南洋商业学校 , 南洋植商学校 , 并有素帐 , 上书“恢复共和第一伟人”八字;复旦公学童子军 , 青年会童子军 , 工业专门学校童子军 , 上海贫儿院 , 智仁学校内有学生六人 , 背负花圈;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市立震华小学校 , 普益习艺所 , 音乐浦东中学校 , 寰球中国学生会童子军 , 私立泉漳小学校 , 中华女子同义义务学校 , 救火联合会军乐队及全体会员 , 商团公会筹备处 , 并素额上书“丰功伟烈”四字;中国妇孺救济会音乐队 , 各帮商界各团体 , 执香列队迎送约有千余人 。 清音一班像亭、遗电亭、大总统命令亭、勋章亭、服用亭 , 计共五亭 , 周围均扎鲜花、花圈 , 并日本带回日人所送纸花篮、纸花圈、挽联 , 五光十色 , 飘扬夺目 。 次海军军乐队 , 海圻舰水兵一排 , 由舰长自行督带 , 法捕房荷枪法捕一队 , 护军使署军乐队 , 步兵一营由使署副官长范悯黔为总指挥 , 马兵十二名 , 警察厅军乐队 , 警卫队一队 , 驻沪美国海军舰长四人乘坐马车两辆 , 孝帏铭旌执绋者均执帛在柩车前步行 。 孙文、唐绍仪均在其内 。 柩车扎有花罩 , 驾以六马御行 , 车前车后有马兵护卫 , 近柩之马车、汽车约有一百余辆 。 灵柩所过处男女老幼万头攒动 , 自英租界棋盘街以迄公共租界铁大桥止 , 沿途一带大小商店一律下半旗 , 并有摆设路祭者 , 丧仪之隆 , 参观之众 , 实为从来所未有云 。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

蔡锷灵柩登陆

中午时分 , 蔡锷灵柩到达暂厝地蜀商公所 , 对此 , 时人也有如下详细报道:

该公所大门前扎成素彩牌楼 , 中以黄花缀成“灵归衡岳”四字 , 为冯副总统所题 。 挽牌楼上高建长方素旗一 , 上书“蔡公殡馆”四字 , 其停灵之大厅 , 亦均扎素彩 , 四壁遍悬各界挽联 , 灵幕上悬有大总统挽额一方 , 文曰“功在国家” , 两旁则为梁任公之挽联 , 其文系集四书成语 , 上曰:知所恶有甚于死者;下曰: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 幕外 , 供案一 , 奉蔡氏遗容 。 厅台戏台设有清音 , 全堂台上悬有段总理挽额 , 文为“河岳精英”四字 。 时至午后一时 , 有半柩车莅止 , 其迎柩之中西海陆军、军警学商各团体在公所门前左右后列两行 , 肃然立宁待 , 迨灵车至 , 即由中门直达厅前 , 仍由十六名扛夫将柩舁入大厅正中幕内 , 由军队鸣枪三响致敬 。 奉安既定 , 时已二句三十分钟 , 乃由中西来宾分班致祭 , 所定次序为先西后中 , 由西首进 , 东首出 , 以免纷乱 。 其应需祭席 , 系上海县公署所承办预祭 , 各来宾先由招待员在来宾室分别招待 , 款以茶点 , 稍事休息 , 然后由招待员导致灵前 , 行三鞠躬礼 。 首为美国海军舰长四员及舰兵;次法捕房荷枪法捕 , 由捕头带至灵前举枪致礼;次官界致祭 , 如冯副总统代表军署参谋长王通、齐省长代表沪海道尹徐光诰、淞沪杨护军使代表使署参谋长赵联黄、卢副使代表三十八团团长马鸿烈、外交部特派员杨小川、代理上海县知事景毓华、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木梁代表总务科长赵殿英及第四、第十两师各旅团长并海圻军舰长官 , 分别行礼;次为公私立男女各学校学生 , 而以绅商各界男女来宾殿其后 。 行礼时均有淞沪护军使署、淞沪警察厅署军乐队在厅前天井内轮流奏乐 。 礼毕 , 即由蔡氏介弟松垣带同孝子端生、永宁向来宾叩谢 , 后乃分途而散 , 时已钟鸣三句许矣 。

蔡锷灵柩抵达上海后 , 前往蜀商公所悼念者络绎不绝 , 路为之塞 。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

护送蔡锷灵柩至蜀商公所

7日上午 , 黎元洪命淞沪护军使杨善德为代表前往蜀商公所祭奠蔡锷 , 上海防守司令王宾、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木梁、军署参谋长赵禅等陪祭 , 石陶钧宣读黎元洪祭文 。

14日 , 上海二十一团体联合在九亩地新舞台戏场隆重举行蔡锷追悼大会 , 上海文武各官厅及各界人士三千余人参加 , 主办方特邀请蔡锷恩师梁启超及刚从日本护送蔡锷遗体到沪的蒋百里、石陶钧出席 。 各团体宣读诔文后 , 蒋百里、石陶钧、梁启超先后发表演说 。 蒋百里着重介绍蔡锷的伟大人格 , 石陶钧重点介绍蔡锷在川南前线英勇善战的事迹 , 梁启超则号召大家学习蔡锷“学学问”“心地好”、“行事坚强不挠”、“作事谨慎”、“立志甚坚”等美德 。 这次追悼大会把上海悼念蔡锷的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

遗像亭、遗电亭及总统命令亭

值得一提的是 , 17日下午2时 , 蔡锷灵柩由“利川”轮运载由沪启程归湘 , 途经南通时 , 张謇又率南通人民为蔡锷举行了一场意义特殊的“路祭” 。

如前所述 , 蔡锷在京期间与张謇结下深厚的友谊 , 离京南下前 , 蔡锷曾致函张謇 , 请求支持反袁事业 。 护国战争爆发后 , 张謇积极声援蔡锷讨袁 , 强烈要求袁世凯“激流勇退” 。 蔡锷去日本养病后 , 张謇十分关心 , 时常致电问疾 。 得知蔡锷病逝噩耗后 , 张謇感到十分悲痛和惋惜 , 即为蔡锷题挽联云:

国民赖公有人格 , 英雄无命亦天心 。

当他得知蔡锷灵柩由沪归湘的消息后 , 特电上海蔡锷治丧事务所请求运载蔡锷灵柩的“利川”轮在南通天生港略作停留 , 以表达南通人民对蔡锷的深沉悼念 。 12月18日 , 蔡锷灵柩经过南通之日 , 张謇特作《迎蔡松坡丧过南通》一联:

非尔曹可嗤 , 沧江万古流不废;

慰我民以笑 , 侯船两旗风泊之 。

上午九时许 , 张謇亲率南通、如皋、泰兴、海门、东台等八县官绅军商学各界二千余人 , 统一左臂戴黑纱 , 怀着对蔡锷崇敬的心情 , 整队衔哀步行前往天生港为蔡锷举行路祭 。 队伍前面是六尺长的白布挽联 , 五尺长的白布横幅 , 横幅上大书“痛失干城” , 挽联是“国家失干城 , 英魂长往;生民忧涂炭 , 黎庶齐悲” , 均由学生高举行进 。 军乐队沿途奏着哀乐 。 上午十时 , 各界代表们均到天生港码头 , 肃立牌楼两侧 。 张謇首先对各校学生训词曰:

今日诸生来此路祭蔡松坡 , 课休一日 , 非休课也 , 上课也 , 上修身课也 。 良心者 , 修身课上所最注重 。 蔡松坡 , 一能保存良心之人 , 修身课上模范人物耳 。 今日之敬松坡者 , 非敬松坡 , 敬自己良心而已 。

松坡有良心 , 诸生阅报当知之矣 。 当其将就学日本也 , 自家至沪 , 囊中仅有川资六百钱 , 在上海向友人借洋六元 , 遂至日本 。 其求学之艰苦若何 , 即由其有良心也 。 辛亥光复云南 , 以贫瘠之区 , 非以他省不能独立 , 否则必掠括民财 , 强行逆施 , 松坡不肯 , 然卒能独立 。 光复后 , 各省解兵 , 均向中央索巨款 , 惟云南不索一钱 , 足见其能自立矣 。 此亦其有良心也 。

余在京师长实业时始识松坡 。 时松坡任经界局事 , 以予尝在南通办测绘、清丈 , 故以经界事质疑于予 , 予曰:公固读古人书 , 当知古人之办经界法 , 且外人之办法亦子所知也 。 其后 。 松坡有疑即逐条询余 , 余亦逐条告之 , 其虚心有如此者且言必称先生 , 其敬重尊长 , 亦皆由其有良心也 。

当帝制将发生 , 余先去 , 松坡后去 , 余与蔡公不谋而合 。 松坡去云南起义 , 遗书余曰:成败利钝 , 吾所不计 , 但求诸公主持公论以为助耳 。 当时通信具赖外人之传递 , 虽欲助之 , 谈何容易?

纳溪之役 , 松坡之军仅三千 , 当张敬尧二万之众 , 以一当八 , 虽报纸屡以获胜鼓励 , 吾知其必难免矣 。 而君卒能感动军心 , 运以奇谋 , 转败为胜 , 出人意料所不及 , 及功成而疾作 , 吾亦知其难以痊矣 。 盖松坡起义 , 志在恢复共和 , 拯民于水火之中 。 共和复而民仍不能出于水火 , 在松坡之意以为是反以我之以救人者害人祸根 , 实始于我隐痛积心 。 此其所以不免于死也 。

今松坡已死 , 国人其能不负松坡与否 。 吾所不敢知也 。 诸生当知松坡生平极为干净 , 即由有良心也 。 今松坡已所致 。 诸生欲作一干净之人 , 亦复不难 , 但事事自问良心可矣 。 在学校中能谨守校规、尊师敬长 , 便是有良心 , 便是干净之人 , 若忽其事小 , 便是自弃矣 。

此余今日与诸生上修身课所说之良心也 。 良心不死 , 人格斯立 , 国家斯昌 。 良心苟死 , 人格斯坠 , 国家必亡 。 诸生苟能体谅余言而力行之 , 庶乎可不负蔡公!

张謇“言时涔涔泪下 , 学生皆为感动” 。 张謇演说毕 , 正是十一时 , 此时挂满花圈和国旗的“利川”轮已徐徐停靠天生港 。 张謇命鸣礼炮二十一响 , 然后 , 在哀乐声中 , 张謇热泪盈眶 , 首先登船慰唁蔡锷家属 , 并以负担遗孤之学费为己任 。 接着 , 各团体代表抬花圈、祭品登船 。 在轮船上 , 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礼 , 因船不太大 , 各团体和学校各派代表参加 。 在悲沉的哀乐声中 , 张謇含泪宣读《祭蔡松坡文》 。 张謇宣读祭文之后 , 学生合唱的挽歌响起:

海水荡荡兮 , 江风惨悽 。 灵旗被被兮 , 将军来归 。 死也芬芳 , 将军之所叹逝兮 。 将军所自期 , 功成不居 。 行高而志洁兮 , 令代学者之师 。 鲁难犹未已兮 , 将军 , 将军如之何弗悲!

接着 , 各界代表约五百人分三批登船致祭 。 礼成后 , 大家挥泪离船登岸 , 默默目送“利川”轮徐徐驶离码头 。

载着蔡锷灵柩的利川轮离开南通天生港后 , 一路西上 , 沿途经停各地均举行隆重仪式 , 追悼民国英魂 。 18 日黎明 , 利川轮抵达南京 , 金陵道尹、江宁镇守使等当地官员均亲到下关江口 , 设祭坛 , 脱帽目送利川号西去 , 以表哀悼 。 当晚十时 , 利川轮抵达镇江 , “该郡军政警商学各界要人均登轮致祭” 。 25 日 , 利川轮经过安庆 , 安徽省省长倪嗣冲亲自带领各级官员齐赴码头 , 摆设香案 , 望江遥祭 。 随后 , 利川轮进入湖北境内 , 停靠汉口 , 是日北风凌冽 , 寒气逼人 , 湖北省督军王占元仍带领众官员赶赴码头 , 祭拜伟人 。 此时正是云南起义纪念日 , 武汉城内张灯结彩 , 众多市民也自发赶到码头 , 悼念云南起义、再造共和的元勋蔡锷 , “白马素车 , 犹络绎不绝 , 足证国人之崇拜也” 。

蔡锷逝世 , 不仅国人为之深深哀悼 , 外国的新闻媒体也纷纷撰文 , 表达哀悼之情 。 《字林报》说:蔡锷的目的“专在为国家谋幸福 , 抱此目的 , 发为行动 。 如此人物 , 实为目前中国所罕见 , 可为一般人之模范 。 中国欲图最后之得救 , 必有赖于此种人材也” 。 《华德日报》说:蔡锷逝世 , “再造中华民国之人物又弱一个” , “中国人民(对蔡锷的)哀悼之情 , 实为从来所罕见” 。 蔡锷逝世的原因“则在奔走战事 , 积劳成疾 , 以保障中国之人 , 不幸短命以死 , 诚为可惜 。 然蔡氏在中国历史上亦可得千古不朽之名也” 。

(摘自邓江祁著《护国元勋蔡锷传》之第十章“英年早逝“)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护国元勋蔡锷传奇之四十九:举国同悼(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