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闲话“洋泾浜”
倾听|闲话“洋泾浜”// //
在上海 , 如果说一个人讲话“洋泾浜” , 往往不会是褒义的 , 意思说这个人讲话发音不标准 , 比方讲:上海口音的英语、东北口音的上海闲话 , 还有如今在学校里说惯普通话的小囡不太标准的上海闲话……但“洋泾浜”在老上海是确有其“浜”的 , 后来填浜筑成了路 , 也就是现在的延安东路这里 。
洋泾浜是黄浦江的支流之一 , 蜿蜒曲折 , 东起现在的延安东路外滩 , 西至延安东路西藏中路(大世界附近)、南通周泾(今西藏南路)、西连长浜(今延安中路) , 全长约1600米 , 东段宽约40米 , 中段和西段约60米 。 对于当年河网纵横交错的上海来说 , 洋泾浜实在算不得起眼 。
而在老上海盛极一时的“洋泾浜英语” , 细论起来 , 它的由来还得归功于当年洋泾浜这条河在上海滩的显赫地位 。
倾听|闲话“洋泾浜”// //
清末洋泾浜
所谓“洋泾浜英语” , 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 。
倾听|闲话“洋泾浜”// //
洋泾浜虽窄 , 但两岸却是繁华无比
当年租界设立后 , 大量的商业机构出现在小河两岸 , 洋泾浜也因此成为上海对外贸易的一条重要的河流 。 由于中外商人语言交流不便 , “洋泾浜英语”便应运而生 。 除了上过洋学校、留过洋的少数知识分子外 , 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 。 跟外国人打交道或为外国人办事的人 , 只能用“洋泾浜英语”作为交流工具 。 洋行里的杂役 , 饭店里的西崽 , 巡捕房里的巡捕 , 商店里的伙计 , 洋人家里雇的仆人、保姆以至黄包车夫等等 , 大抵都会说几句“洋泾浜” , 有的还说得非常流利 。
说来奇怪 , 尽管这种“洋泾浜”谬误百出 , 洋人居然都听得明白 。 比如:接电话问对方“You is what” , 洋人不但懂 , 而且也不以为失礼;保姆哄孩子“Baby no cry , baby cry , 阿妈也cry” , 居然也能把孩子逗得破涕为笑 。 这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
倾听|闲话“洋泾浜”// //
填没前的洋泾浜几乎已成平地
倾听|闲话“洋泾浜”// //
进行中的洋泾浜下水道铺设工程
倾听|闲话“洋泾浜”// //
1930年代的爱多亚路中段
如果查一查当时上海一批老板、闻人的发迹史 , 不难发现 , 其中不少人是靠“洋泾浜”起家的 。 他们即使成了显赫一时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 说的还是“洋泾浜” 。 当然 , 他们的后代就大不相同了 。
事实上 , 这种“英语”在美国人看来是“broken”的(破碎的) , 那时候会讲英语和穿西装一样 , 是身份的炫耀 , 在中国话中插进来几句英语 , 显示自己是上等人 。
倾听|闲话“洋泾浜”// //
1938年 , 爱多亚路朱葆三路路口
在特殊的年代 , 中国人固然讲“洋泾浜英语” , 外国人同样讲“洋泾浜中文” 。 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美国老校长卜舫济 , 当时算是中国通 , 喜欢用中文讲演 , 但因为掌握不好中文的四声和抑扬顿挫 , 经常闹笑话 。
倾听|闲话“洋泾浜”// //
时代在前进 , 语言也在进步 。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广泛深入 , 外语教育的普及 , 不但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大大提高 , 外国人的中文水平也大大提高 。 现在有些中国青年人的英语说得比外国人还流利 , 有些外国青年人的中国话讲得比中国人还标准 。 在这种形势下 , “洋泾浜”逐渐成为了历史陈迹 。 再过若干年 ,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洋泾浜”为何物了 。
图文 / 看懂上海
朗读者 / 张静芝
编辑 / 黄骞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