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之,《八极拳》

文有太极安天下 , 武有八极定乾坤 。

八极拳是我国的优秀拳种之一 , 在我国北方流传较广 , 尤其以天津、长春等地最为盛行 。 关于八极拳的起源间题有几种说法 , 一种说法认为 , 八极拳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 , 形成于晋 , 显名于明 , 流传于清 , 盛于民国 , 另一种说法认为 , 起于明代 , 在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 , 曾提到“巴子拳(即八极拳)” , 第三种说法认为 , 源于武当 , 是武当道士根据前人经验所创 , 第四种说法认为 , 是清代河南岳山寺和尚张岳山所创 ,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 , 明朝末年 , 由一黄袍道人(又名邋遢道人)传孟村丁发祥 , 丁发祥传清朝武官张士诚 , 张士诚传山东海丰后庄科村(现山东云县)昊钟 , 然后昊钟再到河北孟村设馆授徒 , 于是八极拳才广为传播 , 等等 。 众说纷纭 , 但均找不出确切的证据 , 要真正弄清楚八极拳的起源问题 , 有待于武术界和史学者去研究与考证 。

现在公安拳 , 和部队所用的擒拿技巧 , 都有八极拳的影子 。 八极拳练出火候 , 即使你体重仅46公斤 , 身高不到1.6米 , 能把1.8米多的“大块头”摸飞出去很远 , 其劲可发放自如 , 即使把人打飞很远 , 也不会使对方疼痛 , 因而可以让对方反复体会 。 当然 , 如果要对方疼痛或受伤 , 也只是一念之间 。 就其原因 , 不外乎熟练地掌握了三节、三尖、四梢 , 做到了六合归一的结果 。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之,《八极拳》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之 , 《八极拳》// //

有过习武经验的人都知道六合归一 , 这六合归一也是习武之人的一种境界 。 六合分外三合与内三合 。 外三合是手与足合 , 肘与膝合 , 肩与胯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 , 愈与气合 , 气与力合 。 内、外三合称为六合 , 六合归一者就能发出惊人的劲力 , 步落招成 , 一力降十会 。

八极拳虽是刚猛之拳 , 有“晃膀撞天倒 , 跺脚震九州”之势 。 但也是刚柔相济 , 由松入柔 , 积柔成刚” 。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之,《八极拳》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之 , 《八极拳》// //

八极拳又有三绝 , 三劲 , 八形 , 八意 。 (八面)所谓三绝便是劲力 , 气功 , 和技击变化 。 ba'xing三劲也是三绝中的劲力 , 许多中华武术也有这三种劲力 , 分为沉坠劲 , 十字劲 , 缠丝劲 。 这三种劲力发劲各有不同 。 技击用法十分巧妙 , 实战时 , 贴身近靠 , 挨膀突击 , 见招打招 , 见招化招 , 神勇无比 , 有“晃膀撞倒山 , 跺脚震九洲”的雄伟气势 , 反映了八极拳势险节短的特点 。 见到别人炼八极拳时许多人都会疑惑 , 为何他们口中都会发出 , ”哼 哈“二字 , 实则是在炼气 。

八极拳在练拳与练功过程中 , 需要练气练意 。 在练拳中 , 常常伴随发出“哼”、“哈”二气 , 即是说在每一动作的发劲时都要发“哼”或“哈”气 , 使劲力更充实完整 。 只有放松才能使吸气饱满 , 减有体松才能吸气深长 , 只有体松 , 练意才能落到实处 , 只有体松 , 才能练出高水平的弹性劲力 。 所以 , 要从形体到精神 , 从四肢百胶到五脏六腑 , 全部做到放松 , 这样很快就会练出气感 , 练出内劲 。 内气充实 , 气血就会畅通 , 就能法病延年 , 时日越久 , 内气越充 , 内劲越足 , 念力越强 , 功夫越深 。

行拳心内存八意 , 外具八形 , 劲发八面 。 八意者 , 即警、慌、狠、毒、猛、烈、神、急也 。 八形者 , 即龙、虎、熊、猴、燕、犬、鹰、鹑也 。 八面者 , 八方也 。 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 , 外具八形始堪进退 。 应敌身体中正 , 劲发八面 , 不偏一隅 , 方能稳重厚实建立而博人 。 八意、八形、劲发八面均以“极”字为宗旨 , 此拳名之所由来也 。 本拳又名开门子拳者 , 盖取应敌进招均不离硬开之意也 。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之,《八极拳》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之 , 《八极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