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现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励志纪录片——《高考》上映了 。 《高考》对于小编这样的过来人来说 , 属于“站在天堂看地狱 , 人生就像情景剧”的饕餮盛宴;对于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来说 , 则是一次人生道路上的岔路口 , 决定未来的某一段路程 , 你应该怎么走 , 走得辛苦不辛苦 。 当然 , 人生不仅仅高考这么一次岔路口 , 但小编以为 , 每一次决定人生命运的机会 , 都应该谨慎对待 , 牢牢把握 。 学习真的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 , 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

相信从小时候到现在 , 在学校课堂、在家庭教育、在社会舆论中 , 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励志好学的故事 , “头悬梁 , 锥刺股”;“萤囊映雪”;“凿壁偷光”等等等等 。 我们应该以古人为榜样 , 刻苦专研学问 , 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乃至对自己都有用的人 。 那么有些小伙伴就会好奇了 , 我们学习的都是古人好学的一面 , 他们之后的人生轨迹都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些“熟人”的生平事迹 。

头悬梁 , 锥刺股

“头悬梁”和“锥刺股” , 是不同时代的两个人 。 要是同一个人那也太惨了 。 “头悬梁”讲的是汉朝人孙敬 。 孙敬非常的好学 。 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 往往花费一整天来读书 。 到了晚上犯困的时候 , 就把头悬在房梁上 , 这样一打瞌睡 , 头一垂 , 就会被绳子拉痛 , 然后再起来读书 。 因为常常关着房门 , 孙敬号称“闭户先生” 。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 , 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

按照现代的眼光 , 或者一些“反智主义者”来看 , 孙敬这种做法好像一个书呆子 。 但最后孙敬还是成为一代大儒 。 他可以开门授徒 , 开办私学 。 如果是这样 , 孙敬讲述的当然是儒家经学 , 而在汉朝时期 , 经学是官学 , 一定程度上来讲 , 也是做官的途径 。 所以孙敬不仅可以凭借学问收获经济效益 , 背后更隐藏着一定的政治资源 。 另一方面 , 即便孙敬甘于清贫 , 不愿意参与世俗 , 那他也做到了青史留名 。

当然了 , 时代变了 , 不是依靠《四书五经》就能出人头地的了 。 现在死读书是不行的 , 还需要灵活运用 , 以及书本外的一些其他必备技能 。 而且“头悬梁”想必对颈椎不好 , 常常“闭户”也失去和别人交流的经验 , 不利于社会交往 。 我们只需要学习孙敬的精神就行了 。

“锥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 。 相对于“头悬梁”而言 , “锥刺股”似乎太暴力了一点 。 不过这也难怪 , 苏秦受的刺激是大了一点 。 苏秦师从鬼谷子 , 觉得自己行了 , 就跑去秦国鼓动唇舌 , 没想到秦王没鸟他 , 苏秦臊眉耷眼地回家 , 盘缠都用光了 , 黑貂裘也破了 , 别提有多惨了 。 (按《史记》中记载 , 苏秦先是学成归来 , 再游说秦国)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 , 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

回家以后 , 妻子看到这幅怂样子 , 也不织布了;嫂子也不做饭了;父母都不和他说话 。 苏秦悲吼道:“这都是秦国的错!”他找遍家里的书 , 发现一册《太公阴符》 。 苏秦发奋读书 , 感觉困了就用锥子扎一下大腿 , 那可是真扎 , 出血的那种 。 苏秦没有死于破伤风也属实命大 。 一年之后 , 苏秦学有所成 , 重新周游列国 , 开始纵横捭阖的大手笔 。

苏秦说动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 , 合纵六国对抗齐国 , 佩戴六国相印 。 曾经瞧不上他的亲戚们都“侧目不敢仰视”;秦国也不敢出关十五年 。 苏秦靠三寸不烂之舌 , 加上《太公阴符》中的纵横之术 , 不仅改变命运 , 还出了当年的恶气 。

后来六国合纵被破 , 苏秦离开赵国回到燕国 , 又离开燕国去齐国 。 他实际上是燕国的卧底 , 帮助燕国搞坏齐国的政治 。 但齐湣王并不知情 , 对苏秦十分宠信 。 这也引起齐国贵族的不满 , 于是派刺客刺杀苏秦 。 苏秦身受重伤 , 临死前劝齐湣王以“为燕作乱於齐”的罪名(其实是真的)将自己车裂 , 勾引凶手主动上钩 。 凶手果然中计 , 被齐湣王所杀 。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 , 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

萤囊映雪

“萤囊”和“映雪”也是两个人 。 “萤囊”说的是晋朝人车胤 。 车胤其实也算是一个衣冠子弟 , 他的曾祖父车浚 , 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会稽太守;他的父亲车育差了点 , 是郡主簿 。 郡守王胡之有识人之鉴 , 在车胤还是小孩的时候 , 就看出他会重振车氏 。

车胤刻苦读书 , 夜以继日 。 晚上照明需要油灯 , 但是车氏家道中落 , 没有太多的余财买灯油 。 在夏天的时候 , 车胤为了在晚上读书 , 抓许多萤火虫装进口袋里 , 借助荧光来照明 。 虽然这样做有点迫害动物了 , 但谁让人是万物之灵呢 。

车胤长大以后 , 长得帅(在晋朝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 学问好 , 成为当地的名士 。 桓温出镇荆州的时候 , 注意到车胤 , 征辟他为从事 。 随后车胤的仕途也是比较顺利 , 《晋书》中记载:“显于朝廷 。 ”在东晋这种世家门阀垄断向上途径的时代 , 车胤这种寒微出身的人是非常不好混的 。 他能够进入上层社会的视线中 , 与他的博学是分不开的 。

不过车胤的结局并不太好 。 晋安帝时期 , 宗室司马道子很有权力 。 他的儿子司马元显犯了过错 。 其实司马元显和司马道子父子两个也不和 , 原因还是因为权力 。 车胤跟司马道子告状 , 打算上奏 , 结果事情泄露 , 被司马元显逼迫而死 。

“映雪”说的是晋朝人孙康 。 孙康和车胤一样 , 没有钱买灯油 。 车胤利用生物学 , 孙康则利用物理学 , 靠月光照在雪地的反射来照明读书 。 网络内容中说 , 孙康是孙武后裔 , 由于其映雪读书的举动 , 后人以“映雪”为堂号 , 孙康也成功走入仕途 , 官至御史大夫 。 关于这些内容 , 由于史料查找上的困难 , 小编不置评价 , 还望读者自行判断 。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 , 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

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说的是西汉时期的匡衡 。 有很多励志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官宦世家 , 家道中落而已 , 但或许还藏有家学 , 可以凭借这种文化上的积累东山再起 。 匡衡则不然 , 家里祖辈都是农民 。 小编并不是对读书人和农民区别对待 , 但在古代的时候 , “万般皆下品 , 惟有读书高 。 ”农民虽然是重要的生产者 , 但在社会地位上肯定是要低于读书人的 。 士农工商嘛 。 到匡衡这一代的时候 , 决定改变这种现状 , 也想成为士大夫阶级 。 那就只有读书一途 。

匡衡家里贫穷 , 自然也遇到晚上没有灯的问题 。 于是匡衡把墙扣个小窟窿 , 让邻居的光照射进来 。 这个行为小编首先是不提倡的啊 。 你把别人墙给扒了 , 人家做什么事都面临“隔墙有眼”的窘境了 。 尤其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 在自己家里做了什么该干的不该干的事 , 被匡衡无意间看去了 , 那可真是“无妄之灾”了 。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 , 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

解决了光照的问题 , 还有个更根本的问题 , 没有书啊 。 那个时候印刷业还没兴起 , 纸张也没有经过改良 , 文化的传播的成本非常高 。 匡衡缺钱买书 , 于是找当地一家富户当劳工 , 不要报酬 , 只求借阅书籍 。 富户也很够意思 , 借给他书看 。 匡衡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读书 , 尤其钻研《诗经》 。

匡衡考中射策科甲等(汉朝取士的一种科目 , 跟猜谜语似的 , 把一个个问题提前写在简上 , 排列起来盖好 , 应试者自己拿题目 , 然后回答) , 走上仕途 。 由于对《诗经》的深刻理解 , 匡衡收获士林的名声 , 被多个经学家推荐入京为官 。 不过因为汉宣帝不喜欢儒家 , 匡衡没有受到重用 。

等到汉宣帝去世 , 汉元帝继位 。 汉元帝对匡衡印象不错 , 又喜欢儒家 。 再加上当时的乐陵侯史高为取得士大夫阶级的好感 , 举荐匡衡 。 就这样 , 匡衡顺利进入汉朝的权力中枢 。 之后他的地位逐渐上升 , 官至丞相 , 被封为乐安侯 。

匡衡虽然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 但是他在个人私德上是有污点的 。 毕竟古代很多人读圣贤书 , 并不是为了做圣贤 , 纯粹是为了当官 。 匡衡的封地是乐安乡 , 应该是三千一百顷 。 匡衡利用郡图上的错误 , 又私自扩大了四百顷 。 而且后来重新绘画郡图 , 发现了错误 , 匡衡又隐瞒不报 。 结果这件事被发现 , 匡衡被废为平民 ,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 在家中终老 。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历史上那些好学的“熟人” , 他们的人生都怎么样了?// //

小结

历史上不乏穷苦人家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 , 这些故事也一直被人挂在嘴边 , 来激励学子们刻苦读书 。 读书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 , 却是最常见 , 最稳妥的 。 这些典故中的主人公也因为读书成功走上社会上层 。 但有些人的结局并不太好 , 那就是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了 。 所以说 , 读书可以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敲门砖 , 一个好的高考成绩会让你具备相对靠前的起点 , 但在这之后仍然需要披荆斩棘 , 小心谨慎 , 堂堂正正 , 才会不至于跌落深渊 , 才会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

参考文献:《艺文类聚》、《汉书》、《晋书》、《史记》、《战国策》、《西京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