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建安十二年春天 , 一个鸟语花香的日子 , “水镜先生”司马德操 , 兴致颇高的赶着路 。 经过数月踌躇 , 他终于决定出仕 , 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 而他意欲辅佐的主公 , 正是“荆襄八俊”之一的刘表 。

却说司马徽兴致勃勃来到荆州治所公安城下 , 在城门口对着北面刘表公府方向 , 恭敬地拱手作揖 , 然后步趋入城 , 直往刘表公府 。 不一会儿 , 司马徽来到公府正门前 , 整了整衣装 , 礼貌的对公府传令人员道:“有劳足下 , 颍川司马徽 , 求见刘表将军 。 ”那传令人员入了内 , 告诉刘表 。 刘表与司马徽素昧平生 , 但正好无事 , 便让唤司马徽进来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司马徽剧照

司马徽入内后 , 虔敬而庄重地走向刘表的议事大厅 , 刘表正伏案疾书 。 司马徽在大厅门口站了一会儿 , 以为刘表没看见他 , 便开口道:“颍川野人司马德操 , 特来拜见刘将军 。 ”刘表放下笔 , 坐直了身子 , 本能却又傲慢地 , 将身子向后一仰 , 然后抬起右手 , 手掌朝下 , 用招呼下人的方式 , 示意司马徽进来 。

司马徽见刘表此举 , 稍稍有些不悦 , 但他自我安慰的想:“但凡成大事者 , 不必拘小节 。 ”于是入内 , 恭敬地对刘表施礼 。 刘表并未起身 , 只是对司马徽客气了一句:“司马德操先生 , 坐 。 ”司马徽刚入座 , 刘表就开口道:“先生此来何为?”这急迫的语气 , 不像询问 , 倒分明像逐客令 。 司马徽见刘表如此无礼 , 心中甚是不悦 , 但他仍抱期望 , 愿能在与刘表交谈具体事务的过程中 , 观其志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刘表剧照

于是 , 司马徽将他的来意 , 以及他对天下时务的看法 , 一并道与刘表 。 正当他等着刘表对天下事态的高见时 , 刘表却唐突冒出一句:“愿闻足下是何出身?”司马徽当下并没听出刘表的意思 , 便正常回道:“在下乃颍川普通人家出身 。 ”刘表听罢 , 说:“足下高见 , 吾已有所闻 , 还请先回 , 来日再叙 。 ”说罢 , 都不等司马徽回应 , 便拿起手中笔 , 接着写字 。

司马徽楞坐一旁 , 哑口无言 , 但旋即大笑 , 起身便走 。 刘表皱了皱眉 , 头都不抬的问了一句:“先生何所笑?”司马德操却早已出堂了 。

刘表 , 刘景升 , 堂堂州牧 , 荆襄八俊 , 却并不会用人 。 陈寿说他“有才而不能用 , 闻善而不能纳” , 我再加八字:只重门第 , 不问贤德 。

司马徽的门第 , 并不高 , 他是以“能识人”而扬名颍川的 。 汉末 , 他这类人物的代表 , 就是郑玄 。 郑玄祖父郑明、父亲郑谨 , 都是务农之人 , 郑玄因学问做得大而名著于世 , 然而袁绍也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偶像级的木偶”对待 , 每次出征 , 袁绍会把郑玄带在身边 , 使自己更加师出有名 。 司马徽在刘表眼里 , 恐怕与郑玄在袁绍眼里一样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袁绍剧照

司马徽是明明白白被刘表拒之门外了 。 但千百年来 , 还有不少人提出过这样一个疑问:诸葛亮当年 , 有无可能和刘表共事?为回答这个问题 , 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的门第 。

《三国志》说 , 诸葛亮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 。 父亲诸葛珪 , 在东汉末年做太山郡丞 。

诸葛亮字孔明 ,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 父珪 , 汉末为太山郡丞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关于诸葛亮之父诸葛珪 ,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 , 太山郡丞秩比六百石 , 只是一个小官 , 说明诸葛珪并未处显位 , 只是一位普通官员 。 至于诸葛亮之“先祖”诸葛丰 , 其生时距诸葛亮已逾二百年 , 这么久远的存在 , 如何能确凿证明他和诸葛亮一脉相传?更不用说 , 从这位“先祖”到诸葛亮之间 , 诸葛氏再无人物了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诸葛亮剧照

因此 , 诸葛亮的门第 , 也不高 。 何谓门第高?袁绍和袁术 , 这叫门第高;刘表 , 汉室宗亲 , 鲁恭王之后 , “世谓之八俊” , 辟大将军何进掾 , 这叫门第高 。 以及 , 汉末各种世家大族 , 荀彧、张昭、钟繇们 , 这些才叫门第高 。

刘表左右亲信 , 都是何出身?蔡瑁 , 汉末荆襄一带最大豪族蔡家人 , 妹妹嫁太尉 , 女儿嫁刘表 。

汉末 , 诸蔡最盛 。 妹适太尉张温;小女为刘景升后妇 。 ——《襄阳耆旧记》 , 习凿齿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蔡瑁剧照

蒯越、蒯良 , 二位都是荆州大族 。 刘表一个空降刺史 , 与荆州素无瓜葛 , 他新官上任 , 就能震慑荆州各大宗族派系 , 靠的就是蒯氏兄弟 。 蒯良持书 , 为刘表指明方向 , 蒯越持剑 , 为刘表亲平乱贼 。 蒯良的“苟仁义之道行 , 何患不能收人心” , 蒯越的“单骑往说襄阳宗族 , 江南遂悉平“ 。 蒯氏兄弟在荆州的影响力 , 就是这么大 。

因此 , 从刘表的角度看 , 诸葛亮这样的门第 , 他即便用 , 也绝不会重用 。

但诸葛亮就属意刘表么?

《隆中对》里 , 诸葛亮其实隐约表达了他对刘表的看法 。 “荆州用武之国 , 而其主不能守” , 当时刘表尚在 , 所以诸葛亮这里指刘表 。

荆州北据汉、沔 , 利尽南海 , 东连吴会 , 西通巴蜀 , 此用武之国 , 而其主不能守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相比诸葛亮说刘璋“暗弱” , 他并未直接点出对刘表的评价 , 只是说刘表“不能守荆土” , 但从这句话里 , 可以看出 , 刘表绝非能满足诸葛亮志向的君主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诸葛亮剧照

因此 , 从诸葛亮的角度看 , 刘表这样的实力 , 也吸引不到诸葛亮为他效命 。 故 , 诸葛亮和刘表 , 一个瞧不上对方门第 , 一个不认可对方实力 , 两位在当年 , 是绝无可能共事的 。

但我们还能发现更大的舞台 。

从刘表和诸葛亮向外辐射 , 会发现汉末诸侯与手下的互择事迹 , 其实五彩斑斓 。 “良木择禽而栖 , 贤臣择主而事” , 不同的诸侯 , 选择不同的人才 , 反过来也是一样 。

先看刘表 。 刘表用人 , 重门第 , 却不重才德 。 他对荆州蔡瑁的任用 , 就是如此 。 前面已经说过 , 蔡氏是当时荆襄第一豪族 , 但蔡氏宗族的人们 , 既无才 , 亦无德 。 比如他们的代表人物蔡瑁 , 虽得刘表青睐 , 能“称美于内 , 诵德于外” , 却不思大义 , 无有远志 。 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之际 , 他作为荆州第二号人物 , 不思整军备战 , 抵挡曹军 , 居然还有功夫离间刘表与长子刘琦 , 使刘表萌生废长立幼之意 , 蔡氏坐收渔利 。 蔡瑁短视的算盘 , 终于导致刘表两位儿子势同水火 , 导致荆襄十万大军 , 白白内耗 , 不战降曹 。 蔡瑁空费这些心思 , 其见识之短 , 令人咋舌:他倒是成功让刘琮上了位 , 但有何用?曹操一来 , 还不是空欢喜一场 。 刘表用人 , 意思明白:名门望族(蔡瑁、张允) , 来者不拒 , 若是还有本事(蒯氏兄弟) , 更好 。 但若不是大族 , 那甭管有多大能耐 , 在他眼里 , 也不过“一介书生”耳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刘表剧照

再看袁绍 。 袁绍用人 , 比刘表是强了 , 但依然架不住他“重门第、轻才德”的短视 。 这从袁绍之用审配 , 就能看出 。 审配是袁绍手下“虽为名门望族 , 才德终不配位”的典范 。 审配宗族 , 是河北邺城巨富 , 腰缠万贯 , 甚至藏匿罪犯 。 曹操破邺城后 , 稽查审配宗族财产:

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 。 审配宗族 , 至乃藏匿罪人 , 为逋逃主 。 ——《三国志·魏书·王修传》

审配宿以骄侈为(袁)谭所病 。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

袁绍要利用审配在当地的影响力 , 不假 , 但犯不着让审配如此显耀 。 审配这样的品德 , 袁绍却把冀州大小政务 , 悉以相付:

(袁绍)委(审配)以腹心之任 , 以为治中别驾 , 并总幕府 。 ——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

(审)配在位专政 , 族大兵强 。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

治中别驾 , 是州刺史的首席辅臣 , 而当时的冀州刺史 , 是袁尚 , 审配已俨然一副袁家二把手的模样;以及 , 审配在位专政 , 敢亲手缉拿许攸妻子 , 他在袁绍集团的地位 , 就是这样了得 。 而这样一位袁绍心腹 , 遍翻史料 , 通篇找不到其“功业事迹”的记载 , 可见 , 他并无什么可书的能耐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袁绍剧照

至于袁绍手下其余人才 , 莫不如是 。 郭图 , 颍川望族 , 最初与荀彧、荀攸这样的名门一并 , 被南阳阴修(人名) , 举荐给东汉朝廷;田丰 , 渤海望族 , “博览多识 , 名重州党”;荀谌 , 颍川望族 , 荀彧之兄 。 与审配不同 , 几位都有些能耐 , 但更重要的是 , 几位都是名门望族 。 这 , 就是袁绍用人的格局 。

与刘表和袁绍不同 , 曹操用人 , 虽重门第 , 但更重才干 。

曹操手下 , 既是名门望族 , 又有才干者极多 。 颍川荀彧 , 论名望 , 其祖父荀淑 , 在汉朝顺帝、桓帝时 , 知名于世 , 叔父荀爽 , 汉末做过司空(名正言顺被认命 , 而非买官);论才干 , 则荀彧已臻相国之列 , 几乎以一己之力 , 平衡了曹魏和东汉关系数十年 。 其余如荀攸、贾诩、董昭、钟繇等等 , 数不胜数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曹操剧照

但曹操的地盘 , 更是寒门子弟的温床 。 无论出身 , 只要有才 , 曹操来者不拒 。

比如 , 冯翊(地名)的张既 , 一位地道的寒门子弟 , 曾做过郡小吏这样卑微低下的职业(关于郡小吏这个职业的卑微 , 可参见《长沙走马楼简牍》中《吏民田家莂》的记载) , 货真价实的“单家子”(汉末三国时期 , 形容寒门子弟 , 用“单家”一词 , 颍川徐庶、南阳诸葛 , 都是名副其实的“单家”) 。

(张)既世代为单家 , 为人有容仪 。 少为郡门下小吏 。 自惟门寒 , 念无以自达 。 ——《魏略》

张既门寒 , 但架不住他有才干 。 他曾举茂才 , 是三辅新丰(东汉都城长安一带 , 被划分为三个辖区 , 合称“三辅” , 新丰 , 是三辅地区的一个县 , 张既是新丰县的县令)县令 , 而他的成绩 , 为“三辅第一” 。

(张既)举茂才 , 除新丰令 , 治为三辅第一 。 ——《三国志·魏书·张既传》

曹操发现了张既的才干 , 直接征辟他为议郎 , 让他做钟繇的参军 , 随钟繇西征张晟 。 立功后 , 曹操封他武始亭侯 , 后来官至京兆尹 , 又至雍州刺史 , 这要是换了袁绍、袁术或刘表中任何一位 , 都是不可想象的 。 死后 , 被魏明帝曹睿追谥“肃侯” 。 张既出身寒门 , 归宿却不逊众多世族子弟 , 草根逆袭 , 也只有在曹操这类明主那里 , 才能实现吧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张既剧照

又如淮南的仓慈 , 也是一位地道的寒门 , “始为郡吏” , 东汉末年吏籍是父死子继 , 只怕仓慈一家 , 更是累世寒门 。 但曹操在淮南屯田时 , 发现了仓慈之才 。 从此 , 仓慈在曹操羽翼庇护下 , 青云直上 , 从长安令时的“吏民畏而爱之” , 到敦煌太守任上的“吏民称其德惠” , 再到去世时的“吏民悲感如丧亲戚 , 图画其形 , 思其遗像” , 仓慈完成了一位寒门子弟想都不敢想的功业 。

张既和仓慈 , 是偏“治理型”的人才 , 连这样的人 , 曹操都能叫他们“起于寒门” , 则“拔于行伍”的寒门武将 , 就更是一抓一把了 。 许褚、典韦 , 五子良将 , 不可胜数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仓慈剧照

曹操用人 , 不拘一格 , 正如他早年对袁绍所言:“任天下之智力 , 以道御之” 。 他的意思也很明白 , 甭管是不是名门望族 , 只要有才 , 就行 。

说完了诸侯选人 , “良臣择主” , 那也是毫不含糊的 。

比如程昱 。 兖州刺史刘岱征辟他 , 不仕 , 又表举他为骑都尉 , 他托病相辞 。 而曹操征辟 , 程昱二话不说 , 就答应了 。

初平中 , 兖州刺史刘岱辟昱 , 昱不应 。 ……(刘)岱表(程)昱为骑都尉 , 昱辞以疾 。 ……会太祖临兖州 , 辟昱 , 昱行 。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程昱剧照

郭嘉初见袁绍时 , 就看穿了袁绍“多端寡要 , 好谋无决”的致命伤(袁氏之败 , 说到底还是败在袁绍自个儿没主见上) , 说和袁绍这样的主公“共济天下 , 定霸王之业 , 太难了” 。 而一见曹操 , 张口就是:真吾主也 。

太祖(曹操)召见(郭嘉) , 论天下事 。 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 , 必此人也 。 ”(郭)嘉出 , 亦喜曰:“真吾主也” 。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郭嘉剧照

又如鲁肃 , 袁术听说了他的声名 , 就征辟他 , 鲁肃认为袁术没有纲纪 , 不足以与立事 , 就带着家眷 , 投奔周瑜去了 , 后来 , 周瑜向孙权举荐了鲁肃 , 鲁肃才出仕的东吴 。

袁术闻其(鲁肃)名 , 就署东城长 。 (鲁)肃见(袁)术无纲纪 , 不足与立事 , 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 , 南到居巢(地名)就(周)瑜 。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从“诸葛不仕”和“刘表不用” , 看汉末君臣的选人用人哲学// //

对待人才不同的态度和格局 , 也就成就了诸侯们不同的命运 。 曹操用人 , 古今称道者极多 , 自然 , 他的功业也最“超凡逸群”;袁绍政宽 , 邦域之内 , 作风糜烂者极多 , 自然 , 他斗不过曹操 。 至于袁术、刘表之辈 , 坐守尚且不能 , 何谈驭人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