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且看秦汉之际兵制变革造成的恶果
触目惊心 , 且看秦汉之际兵制变革造成的恶果// //
秦汉之际兵制的变革一言以概括 , 即为“民兵之制渐废 , 而募兵之制逐兴” , 以下详谈 。
触目惊心 , 且看秦汉之际兵制变革造成的恶果// //
战国至秦为大争之世 , 攻伐几乎无岁不有 , 故需举国皆兵 。 以秦制而言 , 男子十七岁“傅籍” , 以后根据战争需要 , 随时可征集入伍 , 即无战事亦需演武训练 , 岁至六十 , 或爵至“不更”方可免役 。
汉朝初兴其制度犹存 , 只是年限稍宽 , 引《汉仪注》言“民二十三为正 , 一岁为卫士 , 一岁为材官骑士 , 习射御、骑驰、战陈 。 年五十六 , 衰老 , 乃得为庶民 。 ”
文、景治世 , 与民休息 , 讲武训练制度渐渐废弛 。 引《汉书 邹阳传》言“吴、楚之王.......驱白徒之众 , 与天子争衡 。 ”所谓“白徒”即未经训练的白丁 , 此为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所语 , 可见当时旷日未经训练的民众正多 。
新莽篡弑 , 光武中兴 , 天下惨遭丧乱 , 以急需蓄养民力故 , 中兴建武六年 , 罢郡国都尉 , 民兵之制遂废 , 讲武之制亦成粉饰 。 引《魏书》奏言“......可无四时讲武 , 但以立秋择吉日大朝车骑 。 ”三国魏武承汉制 , 可见“讲武”已徒为礼仪 , 于武备则全无用处 。
民兵即已渐废 , 遇有战事则不得不募兵 , 后汉马援伐五溪蛮 , 以十二郡募士 , 募兵之用虽渐广 , 尚依需索于内 。 至窦宪逐北匈奴时 , 作战主力已为胡兵(该次战事窦宪、耿秉各领汉军四千骑 , 南匈奴出军万骑 , 羌胡出军八千骑) 。 此时后汉兴盛 , 故胡虏尚能依附 , 当后汉内争衰弱 , 祸患立起 , 百姓被难 , 诚如孔子所言“不教民战 , 是谓弃之” 。
民兵制度的废止 , 虽得一时之利 , 然而武备不修遗患颇多 , 下文举其关乎国运者两条 。
触目惊心 , 且看秦汉之际兵制变革造成的恶果// //
一、军队战斗力的下降 。
汉文帝时 , 晁错《言兵事疏》论及汉与匈奴的军力比较时曾言“若夫平原易地 , 轻车突骑 , 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 , 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 , 长短相杂 , 游弩往来 , 什伍俱前 , 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 , 矢道同的 , 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 , 剑戟相接 , 去就相薄 , 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 , 此中国之长技也 。 ”概言之 , 汉军野战实不逊于匈奴 , 此一方面固然由于汉军兵戈犀利 , 甲胄得当 , 而民众素习兵事、遇敌敢战亦为一重要因素 。
迁延至后汉 , 大将军梁商谈到与匈奴的攻守形式时只能说“良骑夜合 , 交锋决胜 , 夷狄所长 , 中国所短 。 乘城固守 , 以待其衰 , 中国之长 , 夷狄之短 。 ”可见当时的汉军已怯于野战 , 徒能守备而已 。 战力之消长 , 关乎民族精神之强弱 , 此诚可谓武备不修 , 忘战必危的祸患之一 。
触目惊心 , 且看秦汉之际兵制变革造成的恶果// //
二、外强中干、战依胡骑的形式凸显 。
后汉光武帝取河北时已颇依靠边兵渔阳突骑 , 《后汉书景丹(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传》记载 , 景丹与王朗大将儿宏战 , 纵突骑破敌 , 光武赞叹“吾闻突骑天下精兵 , 今乃见其战” 。 而突骑中已多杂乌桓异族 。
后汉中叶 , 大凡攘外之战 , 已多用藩兵 , 如明帝永平年间 , 击北匈奴 , 已杂用南匈奴、羌、胡、乌桓、鲜卑兵 。
及至后汉末年 , 心腹中弱 , 边陲强悍的偏重之局已成 。 当时之名士郑泰曾言“天下强勇 , 今见在者 , 不过并、凉、匈奴、屠谷、湟中、义从、西羌八种 , 皆百姓所畏服 。 ”此八种多北方边境胡骑 。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 , 除边衅常开 , 就地取士便利之外 , 中原积弱当为主由 。 诚如后汉学者应劭所言“自郡国罢材官骑士之后 , 官无警备 , 实启寇心 。 黔首嚣然 , 不及讲其射御 , 用其戒誓 , 驱以即敌 , 每战常负” 。 此则民兵制度废除的遗患之二 。
中原因与民休息而逐渐富庶 , 又因武备废弛而失去自保之力 , 实启异族窥觑之心 , 如易经解卦所言“负且乘 , 致寇至” , 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 , 百姓被祸之惨 , 实为触目惊心 。 兹录蔡文姬《悲愤诗》的一段以为佐证 。
卓众来东下 , 金甲耀日光 。
平土人脆弱 , 来兵皆胡羌 。
猎野围城邑 , 所向悉破亡 。
斩截无孑遗 , 尸骸相撑拒 。
马边悬男头 , 马后载妇女 。
长驱西入关 , 迥路险且阻 。
还顾邈冥冥 , 肝脾为烂腐 。
所略有万计 , 不得令屯聚 。
或有骨肉俱 , 欲言不敢语 。
失意几微间 , 辄言弊降虏 。
要当以亭刃 , 我曹不活汝 。
岂敢惜性命 , 不堪其詈骂 。
或便加棰杖 , 毒痛参并下 。
旦则号泣行 , 夜则悲吟坐 。
欲死不能得 , 欲生无一可 。
彼苍者何辜 , 乃遭此厄祸 。
此仅董卓进洛阳时 , 百姓所遭受的劫难 , 更遑论五胡乱华之际“两脚羊”的惨剧 。
异族凭陵之祸虽不全由汉代民兵制度的蜕变 , 然而“国虽大 , 忘战而必危”此固当为恒理 。
以上浅近之论 , 望方家斧正 。
- 最后一组名额|走进陕西,寻根周秦汉唐/历史研学单飞营
- 山东琅琊台考古发掘出秦汉时期排水系统
- 秦汉鼎革之际的“酒宴”
- 制造管子:战国秦汉管仲故事之四大不可信
- “宅兹中国”何尊领衔,清华今起呈现周秦汉唐三百多国宝文物
- 我们当笑话看的《三毛从军记》,到处隐藏着成人社会的触目惊心
- 拍案叫绝!溜须拍马自古有之?且看古代这几首最经典的“马屁诗”
- 最早“中国”二字看何尊,三百周秦汉唐文物到清华
- 潇贺古道:秦汉时期重要的交通路线,保障了海陆丝绸之路的畅通
- 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如今日日笙歌,乾元观到底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