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鸿门宴上,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鸿门宴上 , 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 , 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

我们今天看到的史书当中 , 关于鸿门宴前后因果的记载 , 主要集中在《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汉书陈胜项籍传》、《史记留侯世家》等篇章当中 。

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

“函谷关有兵守关 , 不得入 。 又闻沛公已破咸阳 , 项羽大怒 , 使当阳君等击关 。 项羽遂入 , 至于戏西 。 沛公军霸上 , 未得与项羽相见 。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 使子婴为相 , 珍宝尽有之 。 ”项羽大怒 , 曰:“旦日飨士卒 , 为击破沛公军!”

意思就是:

项羽打完章邯准备入函谷关 , 惊讶地发现刘邦派军队阻止 , 于是派英布攻打 。 刘邦军中的左司马曹无伤 , 偷偷给项羽送情报: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 , 独占秦国珍宝 。 项羽听了之后暴露 , 全军吃完饭就灭了刘邦那老小子 。

《汉书·陈胜项籍传》中记载 ,

“至函谷关 , 有兵守 , 不得入 。 闻沛公已屠咸阳 , 羽大怒 , 使当阳君击关 。 羽遂入 , 至戏西鸿门 , 闻沛公欲王关中 , 独有秦府库珍宝 。 亚父范增亦大怒 , 劝羽击沛公 。

意思就是:

项羽听说沛公在咸阳烧杀抢掠(没等自己来) , 还派军队把守函谷关 , 项羽派军队攻克函谷关后 , 得到更多的消息 , 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 , 独霸秦国珍宝 。 项羽范增听了后都很生气 , 打算消灭刘邦 。

《史记·高祖本纪》中 ,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 , 地形强 。 今闻章邯降项羽 , 项羽乃号为雍王 , 王关中 。 今则来 , 沛公恐不得有此 。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 , 无内诸侯军 , 稍徵关中兵以自益 , 距之 。 ”沛公然其计 , 从之 。 十一月中 , 项羽果率诸侯兵西 , 欲入关 , 关门闭 。 闻沛公已定关中 , 大怒 , 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 十二月中 , 遂至戏 。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 , 欲攻沛公 , 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 令子婴为相 , 珍宝尽有之 。 ”欲以求封 。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 。 ”

意思是:

有人劝说刘邦 , 关中优势得天独厚 , 地险民富 , 足以称王 。 听说项羽打算封章邯为关中王 , 你不如派军队把守函谷关 , 自己独占关中 。 此后的内容和前面大体类似 。

《汉书高帝纪》中 ,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 , 地形强 。 今闻章邯降项羽 , 羽号曰雍王 , 王关中 。 即来 , 沛公恐不得有此 。 可急使守函谷关 , 毋内(纳)诸侯军 , 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 距(拒)之 。 ”沛公然其计 , 从之 。 十二月 , 项羽果帅诸侯兵欲西入关 , 关门闭 。 闻沛已定关中 , 羽大怒 , 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 遂至戏下 。 沛公左司马曹毋伤闻羽怒 , 欲攻沛公 , 使人言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 令子婴相 , 珍宝尽有之 。 ”欲以求封 。 亚父范增说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 贪财好色 , 今闻其入关 , 珍物无所取 , 妇女无所幸 , 此其志不小 。 吾使人望其气 , 皆为龙 , 成五色 , 此天子气 。 急击之 , 勿失 。 ”于是飨士 , 旦日合战 。

意思就是:

这段内容和《史记高祖本纪》差别不大 , 主要是加入了《史记项羽本纪》中范增所说的一段话 , 劝说项羽对刘邦痛下杀手 。

《史记留侯世家》和《汉书张良传》中 , 记载基本相同

沛公入秦宫 , 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 , 意欲留居之 。 樊哙谏沛公出舍 , 沛公不听 。 良曰:“夫秦为无道 , 故沛公得至此 。 夫为天下除残贼 , 宜缟素为资 。 今始入秦 , 即安其乐 , 此所谓‘助桀为虐’ 。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 , 毒药苦口利於病’ , 愿沛公听樊哙言 。 ”沛公乃还军霸上 。

内容主要强调了张良的功劳:劝说刘邦不能染指秦宫中的珍宝和美女 , 而是应该搬出来等项羽军队来 。

引用前面这些记载 ,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几个问题:

一、鸿门宴之前谁要杀刘邦?

鸿门宴的时间点发生在项羽攻克函谷关之后 , 此时 , 项羽驻军戏水 , 刘邦驻军霸上 。

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写长安城:“荡荡乎八川分流” , 后人概括为“八水绕长安” 。

其中 , 项羽驻军的戏水 , 出于骊山东侧 , 北流入渭河 。


鸿门宴上,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鸿门宴上 , 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 , 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

根据李开元先生考证 , 东以戏水为壑、西以灞河为防、北傍渭河、南背骊山的这一片地方 , 是为函谷关和南阳武关道以后保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屏障 , 同时 , 也是秦帝国守卫首都的中尉军主力驻屯地 。

此前一年 , 这里正是周文统率的起义大军与章邯统率的秦军大战之地 。

项羽率军入函谷关后 , 在此驻扎 , 后来分封诸王 , 也是在此 , “汉之元年四月 , 诸侯罢戏下 , 各就国” 。


鸿门宴上,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鸿门宴上 , 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 , 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

按照《史记》《汉书》中的记载 , 项羽驻军戏水后 , 到鸿门宴之前 , 其实是刘邦最危险的时刻:挟巨鹿之战威名的项羽 , 几乎就要秣兵历马打算进攻他 。


鸿门宴上,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鸿门宴上 , 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 , 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

此时一旦开战 , 刘邦必然全军覆没 , 这是他本人也难以否定的 。

要杀他的 , 有俩人:项羽和范增 。

原因有两条:

1、派兵把守函谷关 , 独占推翻强秦的胜利果实 。

相对于虚无缥缈的“先入关中者王” , 这一点很好理解 , 项羽率军在巨鹿血战 , 率领诸侯打败秦军主力 , 你刘邦一支偏师 , 却要独吞胜利果实 , 这个道理到哪也说不过去 。

这个原因中 , 派兵把守函谷关是罪证确凿 , 所谓独吞胜利果实的说法 , 即“沛公欲王关中 , 使子婴为相 , 珍宝尽有之” , 是左司马曹无伤偷偷派人告诉项羽的 。

因为这一点 , 项羽和范增的反应高度一致 , “项羽大怒 , 曰:‘旦日飨士卒 , 为击破沛公军!’” , “亚父范增亦大怒 , 劝羽击沛公” 。

刘邦此时还没有韩信辅佐 , 要想打得过项羽 , 基本上毫无可能 , 一旦开战 , 等待他的只能是覆灭 。

2、范增的奇怪理由:“珍物无所取 , 妇女无所幸”以及所谓的“天子之气”

这个理由 , 出现在知名度很高的《史记·项羽本纪》中 , 被引用的次数也非常之多 。

某种程度上 , 成为范增有先见之明和项羽不听忠言的最佳写照 , 似乎项羽只要采纳范增的计谋 , 在鸿门宴上把刘邦咔嚓掉 , 就能避免后来的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的悲剧 。

我们知道 , 包括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内 , 很多古代史书在行文过程中 , 总会提及一些先知预言类的描写 , 比如神庙的预言之类 , 以此论证神明无所不知 , 命运无法改变 。

中国古代巫史不分家 , 在史书中 , 各种先见之明也是不绝于缕:比如战国时魏国相国公叔痤建议魏王杀商鞅的情节 , 比如五胡乱华时期 , 西晋重臣王衍预言石勒将成为国之大祸 , 比如唐朝时的宰相张九龄预言安禄山必将造反 , 等等等等 。

真的有这么神?

显然不是 , 如果真能看到“天子之气” , 并且预言刘邦能成为天子 , 那么范增就是神而不是人了 。

不过 , “珍物无所取 , 妇女无所幸”的理由倒是和《史记·留侯世家》里的描述一致:刘邦本来是想取珍宝 , 幸妇女的 , 只不过先后有樊哙和张良的劝说 , 才使得他放弃这个念头 。

刘邦为何要听取樊哙和张良的建议 , 《史记·留侯世家》里给出了一个理由 , 即“夫秦为无道 , 故沛公得至此 。 为天下除残去贼 , 宜缟素为资 。 今始入秦 , 即安其乐 , 此所谓‘助桀为虐’ 。 ”

不过 , 刘邦想不到的是 , 他搬出秦宫室 , 回到军中 , 却在无意间击破了左司马曹无伤的告密 。

二、鸿门宴之前项羽就已经没有杀刘邦的念头

鸿门宴是一次便饭 , 并非事先约定的盛宴 。

项羽刘邦自从前一年分兵以来 , 始终没有见面的机会 , 在这样一个危急时刻 , 刘邦亲自出马 , 危机处理其实做的很好 。


鸿门宴上,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鸿门宴上 , 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 , 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

他的错误在于听信人言 , 以为可以据守函谷关 , 依托关中平原的人力物力 , 把项羽为首的诸侯军队抵挡在外 , 自己独占秦国故地 。

这个错误很大 , 张良事先并不知情 , 得知后 , 连问刘邦两个问题:“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自度能卻项羽乎?”

意思就是 , 你想背叛项王吗?你觉得你能打的过项王吗?

刘邦的回应是沉默的尴尬:

沛公默然良久 , 曰:“固不能也 。 今为奈何?”

此后的情节大家都很熟悉:张良找到项伯并极力拉拢 , 又是结为兄弟(刘邦还和项羽结为兄弟 , 辈分似乎有点混乱) , 又是约为婚姻 。

最终项伯答应回去之后为刘邦当说客 , 同时告诫刘邦必须当面来跟项王谢罪 。

项伯回去之后 , 用一番解释打动了项羽:刘邦不仅没有私吞秦国珍宝 , 之所以守卫函谷关 , 也是担心其他人来而已 。

项羽并没有当天下共主的心思 , 他的理想是回归战国分封割据的状态 , 自己当个主宰国际形势的西楚霸王即可 。

因此他在之后不愿留在咸阳 , 此时也接受了项伯的解释 , 许诺撤销进攻刘邦的计划 , “因而善遇之 。 ”

古代没有电话 , 刘邦不知道项伯回去劝说的效果 , 他第二天早上不能不亲自来项羽所在的戏水谢罪 。

这才有了流传千古的鸿门宴 。

三、鸿门宴的时候范增为何极力要杀刘邦

鸿门宴举行的时候 , 项羽早已没有了杀刘邦之心 , 此时坚持要杀的 , 只有范增一人 。

不过在上述文献中 , 所说的理由却是前后矛盾:刘邦取秦宫珍宝是独吞胜利果实 , 不取的话则是“其志不在小” 。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 刘邦怎么做都是死罪 , 实在让人费解 。

既然范增并不可能真的望见刘邦有所谓的天子之气 , 那么只能从人性的角度来揣测他如此的动机 。

历史上 , 范增、刘邦的年龄属于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 , 范增70多岁 , 刘邦50多岁 。

从人生经历和价值观来看 , 两人截然不同:

“好出奇计”的范增默默无闻地低调度过了急需人才的战国末年 , 一直到人生快要结束的时候 , 才搭上了项羽的火车 , 从此名垂青史 。

刘邦年轻时四处游历 , 被父亲鄙视为“不置产业” , 人到中年才搞了一个亭长 , 出差咸阳时看到秦始皇的排场 , 无比感慨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

最后还因为游侠病发作 , 包庇囚徒 , 从此放弃公职落草为寇 。

如果不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 刘邦的命运实在无法想象 。


鸿门宴上,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鸿门宴上 , 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 , 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

在鸿门宴期间 , 项羽内心已经选择与刘邦和解 , 还毫无城府地出卖了刘邦军中的左司马曹无伤 , 项伯也千方百计庇护自己的兄弟和亲家 。

项羽军中 , 极力要杀刘邦的 , 只有范增而已 。

范增忧虑啥?

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刘邦:昔日好美女珍宝 , 如今正眼也不看 。

但这个理由同样说不通啊 , 因为刘邦已经跟项羽解释过了 , 这是为大王您看好门把好关 , 等您亲自来取啊 。

所以 , 范增是否真的要杀刘邦 , 其实也很可疑 , 毕竟刘邦不是一个小人物 , 而是楚怀王亲自册封的砀郡长、武安侯 , 哪能说杀就杀?

其实 , 司马迁精心写成的《鸿门宴》 , 既有人物对话 , 又有细节描写 , 还有心理塑造 , 整个场面栩栩如生 , 精彩紧张 。

然而 , 写作时已经时隔上百年 , 古代没有录像录音记载 , 完全靠后人回忆 , 是真人真事?还是文学塑造?

各位自可明鉴 。

小奔说:

尽管刘邦逃过了被项羽攻打的命运 , 但在随后不久的分王时 , 被分配的很差:汉中王 。

汉中夹在关中和四川之间 , 回旋空间有限 , 身份极其尴尬 。


鸿门宴上,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鸿门宴上 , 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 , 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

对于刘邦手下的那些军将来说 , 远离故土的汉中让他们心怀怒火 , 因此爆发了大规模的离职潮 , 这个情节 ,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充分的描写:至南郑 , 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

汉中 , 直到三国时期 , 还是氐人的聚居地 , 如此一个地理不便的地方 , 一定让刘邦手下那些来自楚地的将领们无比惆怅 。

人都思乡 , 古今皆然 。

此后 , 汉中王成为刘邦始终未能释怀的一件事 , 甚至列入项羽十大罪状之中 。

当汉中王 , 部下土崩瓦解 , 与其如此 , 不如孤注一掷起兵反抗项羽 。

不过 , 那是后来的事 。


鸿门宴上,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鸿门宴上 , 项羽只是接机一下刘邦 , 防止刘邦过度膨胀吗?// //

事实上 , 在鸿门宴的时候 , 无论是项羽还是范增 , 真的都没有杀刘邦的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