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三打“程咬金”:一使力,二用技,三凭智,虽胜却坑大舅哥
在传统的历史演义小说 , 特别是“袍带书”中 , 总有一种同类型的将领 , 他们本事不大 , 但招法精奇 , 如果不是特别有本事的人 , 很容易被他们忽悠住 , 更让人意想不到是 , 似乎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他们 , 这类人所到之处 , 往往可以逢凶化吉 , 遇难成祥 。 说到这里 , 不少人第一个就会想到程咬金 , 没错 , 程咬金几乎已经成为了“福将”的代名词 , 而民间艺人 , 特别是说书先生 , 又以程咬金在小说中的经典形象 , 衍生创作出了一大批“福将” , 像胡大海、牛皋、孟良等人 , 莫不如此 , 更不用说以程咬金后代子孙程超辈等人了 , 而且除了牛皋在原著小说中用双锏太过深入人心之外 , 其他那几位全都是“超级模仿秀” , 大肚子红马 , 开山大斧 , 最多会五招 , 看脑袋、挖眼睛、掏耳朵等等 , 甚至牛皋的双锏也能这么玩 , 可见福将程咬金的影响力之大 。 当然 , 虽说这么多福将 , 形象特点相似 , 但是在小说故事中 , 又不可能完全一样 , 就以《杨家将》中的孟良为例 , 他的本事远比其他福将更多 。
杨六郎三打“程咬金”:一使力 , 二用技 , 三凭智 , 虽胜却坑大舅哥// //
就以孟良第一次在书中亮相为例 , 由于他跟焦赞等一众好汉 , 在八角寨占山为王 , 并且劫走了奉旨北征的八贤王和寇准 , 当然 , 按照小说的逻辑 , 八贤王和寇准是没本事带兵打胜仗的 , 他们只是一个“幌子” , 真正的统军大将 , 则是大英雄六郎杨延昭 , 他还是八贤王赵德芳的妹夫 。 就在杨六郎追赶大军的路上 , 孟良先劫走了他的大舅哥 , 杨六郎自然要找到八角寨 , 跟孟良他们交涉 , 或者达成和解 , 由这群人放了八贤王和寇准二位 , 宋军继续赶路 , 或者是直接动武 , 打得山贼服服帖帖 , 而后救出两位“主帅” , 继续北征 。 就这样 , 杨延昭在八角寨下 , 跟孟良相遇了 , 二人话不投机 , 沟通无望 , 只能动武 。 别说 , 孟良一上来先来了五斧子 , 真给杨六郎吓一跳 , 可是孟良使完了之后 , 回过头来还是这五招 , 杨延昭立刻明白了 , 这位应该就这几下子 , 那就好办了 。 于是 , 大英雄有惊无险地一枪杆将孟良扫落马下 。
杨六郎三打“程咬金”:一使力 , 二用技 , 三凭智 , 虽胜却坑大舅哥// //
第一次凭本事打赢了孟良 , 但是他不服 , 理由很简单 , 就说自己不小心 , 才中了一枪杆 , 这不算本事 。 杨延昭一看 , 这是肉烂嘴不烂的典型 , 那就继续打到他服气为止 。 因此 , 二人再次过招 , 由于杨六郎已经非常清楚孟良的套路 , 这次自然更轻松 , 凭借着娴熟的武艺技巧基本功 , 杨六郎直接生擒了孟良 , 将他抓了过来 。 这就让孟良无话可说 , 只能认输 , 并且答应杨延昭 , 第二天把八贤王和寇准送回来 , 杨延昭也告诉孟良 , 如果能够这样 , 自己会保举他在朝廷做官 。 可是 , 等孟良回到山上之后 , 由于他爱面子 , 并没有跟自己的结义兄弟焦赞全说实话 , 只是说对方宋将厉害 , 自己硬打是不行了 , 只能靠晚上偷袭对方营寨的办法 , 混个胜利 。
杨六郎三打“程咬金”:一使力 , 二用技 , 三凭智 , 虽胜却坑大舅哥// //
就这样 , 孟良等到半夜时分 , 来到了宋军大营 , 身经百战的杨延昭 , 早都猜到了孟良会连夜偷营 , 因此他早在自己的营门前挖好了陷阱 , 等孟良上当 。 果然 , 孟良这小聪明直接把自己送进了杨延昭的陷坑之中 , 但结局依旧没变化 , 杨六郎大方地释放了他 , 如此三擒三纵 , 让孟良彻底心服口服 , 并且跟杨六郎讲述了自己和焦赞占山为王的经历 , 最后表态 , 一定要上山劝焦赞一起放出贤臣 , 并且跟杨六郎扶保大宋 。
杨六郎三打“程咬金”:一使力 , 二用技 , 三凭智 , 虽胜却坑大舅哥// //
可等孟良一回到山上 , 傻眼了 , 原来焦赞一看他屡次被敌将擒住 , 以为这一次宋将不会再原谅自己的兄弟了 , 更知道自己打不过对方 , 反而会激怒对手 , 索性直接押着八贤王等人 , 去八乍山找更厉害的大哥帮忙去了 , 可这样一来 , 不等于把杨六郎的大舅哥 , 八贤王给“坑”了吗?当然 , 故事发展到最后 , 不仅大家全都平安无事 , 杨六郎还为宋军收下了多员大将 , 只不过这并非本文想要表述的内容 , 在这里就不赘言了 。 因为这篇文字里 , 老乐想介绍的是 , 杨六郎为了救援内兄赵德芳 , 三打“杨家将版程咬金”孟良的故事 , 但他赢得越漂亮 , 却越让山上的焦赞担心 , 反过来不仅没救成八贤王 , 还倒把焦赞吓跑了 , 害得大舅哥多遭罪 。
杨六郎三打“程咬金”:一使力 , 二用技 , 三凭智 , 虽胜却坑大舅哥// //
其实 , 这里面最大的误会 , 就是因为焦赞没见过杨六郎这种义薄云天的英雄 , 反而以自己的平庸之心 , 度君子之腹 , 但他就没想想 , 如果杨六郎想要对他们下狠手的话 , 不早就动手了 , 何必等到现在呢?因此 , 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 , 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 但从古至今 , 像这种擅度君子之腹的“庸才小人” , 其实还是不少的 , 但最终能想明白的却不多 。 因此 , 做人踏实一点 , 别总拿自己的世界观去揣测别人 , 于人于己 , 都是好事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