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龙坪绽芳华


古镇龙坪绽芳华

古镇龙坪绽芳华// //

千年龙坪绽芳华

文/吴为民

今年端午节 , 老同学从京城回乡 , 他同我叙乡谊、话沧桑、谈发展 , 他常回忆儿时龙坪“绕镇一周柳如烟 , 画出水乡艳阳天”的美景 , 更留恋江滩芦苇丛、胡杨林 , 我情不自禁的吟哦《诗经》的句子“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 。 ”水乡泽国 , 芦花摇荡 , 大雁声声 , 渔舟叶叶 , 一幅“斜阳柳岸渔舟集 , 望之如云蔽太空”的景色 , 令人神往 。


古镇龙坪绽芳华

古镇龙坪绽芳华// //

会员故里龙坪

秦汉时 , 三江(北江、中江、南江)奔流 , 北江为今华阳水系 , 中江为龙坪到蔡山、孔垅、小池一线 , 南江为现长江主泓 。 龙坪为中江的江心沙洲 , 名曰“鸿垴洲” 。 所谓“鸿垴洲”是沙洲中的芦苇荡 , 栖息鸿雁的场所 。 后经岁月和流水的冲刷 , 鸿垴洲与江北岸融为一体 , 其实是南江(长江主泓)南移 , 将鸿垴洲抛给了大江北岸 , 江水肆虐 , 冲出鸿垴洲大小龙凼无数 , 现存有金家龙凼和王陈龙凼 , 由于江水冲刷 , 泥沙沉淀 , 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沙洲 , 名曰新洲 , 小小新洲出过两任县长 。 1948年国民党广济县长黄帝孙和1949年国民党广济县长王鹤山 , 当时广济县的粮稞都经过陶家埠水码头转交到龙坪镇上街仓门口粮库 。 志载龙坪旧曰龙坑 , 古鸿垴洲 。


古镇龙坪绽芳华

古镇龙坪绽芳华// //

航拍龙坪

从古到今 , 为吴楚要塞 , 临江重镇 , 据清金德嘉《鸿垴洲记》载:“负连城山 , 面大江襟带太白 , 大洋诸湖浸 。 西接青林 , 东壤蔡山 。 ”明嘉靖年间 , 属景王封地 。 景王抚臣以坑不祥 , 乃改龙坪 。 明兴至成化弘治年间 , 古镇编户三千七百有奇 , 土著家累千金者 , 不可胜数 , 富商士贾 , 舟车辐辏 , 学官弟子逾百数矣 , 乃“蕲黄以东之沃土” 。 龙坪随唐开埠 , 明清鼎盛 , 历史悠久 , 绵延千年 , 龙坪历来文风鼎盛 , 名士辈出 , 文化底蕴深厚 。 明朝万历年间 , 建成了久负成名的文昌阁 , 诞生了武穴市(广济县)首家书院——江汉书院 , 为黄梅人翟九思创立 。 江汉书院六贤祠 , 供奉着胡应中、胡士容、金之纯、金德嘉、李起观、寇学海等六贤 。 太傅书院、白堂阁、江北阁、敬义堂、鸿钧殿……斋馆栉比 , 接踵比肩 。 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学者名流 。 尤为著名的有明大名府教授、国子监司徒、官至太什卿的胡士容 , 清康熙会元、翰林院检讨、一代硕儒金德嘉 。 因此 , 龙坪镇享有“儒士之乡”之美誉 。 明朝进士胡士容 , 字仁常 , 1610年中进士 , 初任长洲知县 , 历任大名府教授 , 户部郎中、大司徒 , 蕲州参政、陕西副使 , 后升右参政 , 守临洮巩县驻兰州 , 卒后帝追赠太什卿 。 清朝金德嘉(1630-1707)年十五中秀才 , 而立之年乡试中举人 , 康熙21年会试夺魁中会元 , 后殿试中进士 , 授翰林院检讨 , 常修国史 , 人称硕儒 。 清大吏俞成龙 , 巡视湖广 , 赠金德嘉金匾“三楚典型” 。 苏州状元彭定求著有《德嘉公传》存世 。 解放前 , 龙坪五公里长依江而建 , 青石路板 , 疏密有致 。 木、米、绒、药 , 店铺林立 , 徽派建筑 , 古色古香 , 木屐纸伞 , 古镇风情 。


古镇龙坪绽芳华

古镇龙坪绽芳华// //

熊家大屋

龙坪老街分为上街、正街、下街三街 。 上街顶端有横街 , 俗称上横街 。 “龙坪镇”三个碑字碑耸立城门头 。 据考证 , “龙坪镇”三个字为陈润芳父亲所书 。 位于上横街的仓门口 , 乃清代以至民国官仓 , 国民党广济县最后一任县长王鹤山 , 乃龙坪镇新洲村人 , 令全县百姓纳粮都储备在此 。 上街游家弄形状扇形 , 居民较多 , 著名的会元府就在上街 。 会元故居迄今三百年 , 仍保存完好 。 会元府一进四重 , 天井相接 , 砖木结构 , 坐北朝南 , 距江堤约百余米 , 大约建于公元1682-1690年间 。 会元故居长约50米 , 宽约14米 , 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左右 。 一对大门当 , 大门凹进 , 门前一对石当 , 门楣巨木出头 , 以示来头 。 清代乃至民国 , 正街以商铺和药铺居多 。 下街以绒行、木行、米行店铺为主 。 龙坪下街至今保存完好的是熊家大屋 。 熊家大屋为徽派建筑 , 现存4栋 , 坐北朝南 , 房屋主人是清康熙年间龙坪人熊尧轩所建 , 民间俗称“熊百万” 。 他乐善好施 , 尤其热心公益事业 。 熊家大屋每进三重 , 每重以天井为界 , 三重院内二楼有戏台 , 中间有水井 , “石雕、砖雕、木雕”三雕齐全 。 雕龙镂凤 , 工艺精湛 。 熊家大屋成为电视剧《此碑无文》拍摄场地 。

清代乃至民国 , 龙坪江滩杉木堆积如山 , 杉木借长江从湖南顺水而下 , 龙坪临江滨湖作为商埠要地 , 也成为杉木等物质的聚散地 。 龙坪下街张富记商号是龙坪本籍人张宏明经营的绒行 , 1938年是侵华日军驻龙坪总部 。 1949年5月8日龙坪老革命胡凡(胡乔甫烈士胞弟)带领广济县指挥部副指挥长干鹄率戴连长连队解放龙坪 , 并入驻张富记商行 。 1950年共产党成立广济县四区(龙坪为四区) , 区公所就在张富记商行 。


古镇龙坪绽芳华

古镇龙坪绽芳华// //

鱼米新洲

近年来龙坪镇跻身黄冈二十强乡镇 。 龙坪镇城镇建设焕然一新 , 科学规划 , 五纵四横 , 东进北扩 , 稳步推进 , 打造新街 , 改造老街 , 循序渐进 , “五化同步”(净化、油化、亮化、绿化、美化) , 整体提升龙坪对外形象 。 文昌路、会员路突出文化特色 , 涵蕴古镇文化 , 文昌路、会员牌坊彰会员于荆楚 。 会员路文化墙浓缩古镇千年历史 。 龙兴路从昔日的农民街蝶变成繁华的商业街 。 滨江路光泽东西南北 , 成为龙坪镇的环镇路 , 促进龙坪工贸企业的发展 。 产业支撑 , 工业强镇 , 轻工、塑料、棉花、化工四轮驱动 , 强劲增长 。 龙坪朝阳工业园入驻企业 , 如雨后春笋 , 生意红火 , 产销两旺 。 龙坪特产丰富 。 龙坪油面创始明万历年间 , 九道工序精制而成 , 色如玉、细似银 。 相传清帝下江南 , 访帝师金德嘉 , 食龙坪油面后大为赞赏 , 赐为贡品 。 龙坪炒面 , 令人垂诞 。 洋葱、韭菜、肉丝、红椒为佐料 , 以水切面为主料 , 龙坪炒面为早点一绝 。 龙坪河鲶 , 肉嫩少刺 , 味美汤鲜 。 以长江野生鲶鱼为主料 , 配以油炸豆腐 , 佐以生姜蒜白 , 成为武穴风味名菜 。 龙坪镇成为武穴东大门 , 东靠黄梅蔡山 , 北近连城湖 , 南临长江 , 江北一级公路穿境而过 , 与会元路连线为一体 , 人口5.8万人 , 版图63.8平方公里 , 辖下冯、大树、五里、朝阳、朱河、沙墩、向文、牛车、新洲九个村和花园居委会 , 七村连线 , 势如蟠龙 。 新洲、牛车在一条龙两边像两只龙眼 。 巨龙腾起 , 成为武穴繁华富裕之地 , 由于历史悠久 , 文化特色突出 , 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


古镇龙坪绽芳华

古镇龙坪绽芳华// //

作者简介:吴为民 , 男 , 1964年9月出生 , 湖北武穴市龙坪镇人 , 中共党员 , 大学文化 , 经济师职称 。 湖北省民协会员 , 黄冈市民协常务理事 , 黄冈市作协会员 , 武穴市作协会员 。 历任石佛寺镇、两路镇团委书记 。 两路镇党委办主任 , 石佛寺镇党委宣传委员 , 武穴办事处 , 万丈湖办事处正科助理 , 现任武穴市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专职副主任 , 负责人 。 先后在《四川文坛》、《芳草》、《湖北日报》等媒体发表散文10多篇 , 在《黄冈日报》发表散文和新闻近300篇 , 在武穴文联《大江》杂志上发表散文和诗赋80余篇 。 (天下武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