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弟弟弘昼,生前多次置办丧礼,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以二月河老师历史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雍正王朝》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历史神剧 , 演绎之精妙 , 剧情安排之合理已经比历史更加饱满和真实 , 完全到了“以假乱真”的境地 。

在我条上 , 甚至有人专门解读《雍正王朝》 , 将中国古代政治间的尔虞我诈解读的也是相当到位 , 以致到了 , 只要是提雍正 , 提几阿哥 , 都必须从《雍正王朝》的小说和电视剧来回答 。


乾隆弟弟弘昼,生前多次置办丧礼,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乾隆弟弟弘昼 , 生前多次置办丧礼 , 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

二月河老师的历史功底相信大部分写历史的人是佩服的 , 尤其在小说中映射历史的手法我想是我辈很难企及的一个高度 , 然而在全民看雍正的氛围中 , 我们是不是忘了 , 历史就是历史 , 虚构文学就是虚构文学 , 二者并不能划等号 , 以二月河老师的历史小说来解读历史 , 不免会让不懂这段历史的人误入歧途 。

比如我举这样一个例子 , 在自媒体界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 , 两江总督唐文尧用人参烧白菜 , 最后被雍正皇帝满门抄斩 。

唐文尧火了 , 很多历史写手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多方解读 , 实际上雍正时期根本就没有叫唐文尧的两江总督 , 这个人物是完完全全在电视剧《李卫当官》中虚构出来的 , 目的就是为了呈现雍正时期贪官的腐败形象 。

实际上《李卫当官》的剧组跟《雍正王朝》的班底有诸多相似之处 , 只不过《李卫当官》更倾向于戏说历史 , 但是从唐文尧爆火事件来看 , 还真有人把电视剧里面的内容当历史 , 而且不在少数 。


乾隆弟弟弘昼,生前多次置办丧礼,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乾隆弟弟弘昼 , 生前多次置办丧礼 , 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

很多人可能要说我了 , 说弘昼呢?你TM的扯电视剧干嘛?

接下来就要说重点了 , 在《雍正王朝》中弘昼多次给自己办丧礼 , 大玩“活人出殡”的戏码 , 是比较搞笑的一个情节 。

二月河老师在小说中加上这个情节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 本身来说历史上弘昼就闹过这样的事情 , 并不算杜撰 , 但是有一点大家还是要明白的 , 那就是弘昼为何要给自己办丧礼是历史谜题 , 根本就没有相关史料证明他到底为何要“活人出殡” , 而二月河老师是直接给出了答案 , 那就是为了明哲保身 , 以此说明弘昼是一个聪明之人 。

在《雍正王朝》的尾声 , 弘历与弘时争夺皇位是重头戏 , 弘历与弘时两人都十分聪明 , 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皇子 , 因为传说是康熙喜欢弘历 , 所以才让雍正当皇帝 , 也就是说弘历是康熙指定的皇位继承人 , 弘时与弘历争夺皇位本身就是不知进退 。 将弘昼的不争 , 与弘时的奋力一搏形成鲜明对比 , 是小说中一贯的手法 , 并不能当作历史来解读 。

康熙指定弘历继承皇位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传言 , 只是雍正继承皇位的一种说法 , 将一种说法 , 放到另一种说法中当作引证 , 本身跟耍流氓没什么区别 。


乾隆弟弟弘昼,生前多次置办丧礼,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乾隆弟弟弘昼 , 生前多次置办丧礼 , 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

实际上 , 国人喜欢权谋相争的阴谋论 , 又喜欢与世无争的身居高位的超然态度 , 这两种精神慰藉 , 在《雍正王朝》中同时给你满足 , 就问你爽不爽 。

真实历史上 , 弘昼未必是一个有《雍正王朝》中超然智慧的人 。 清朝历史上的王爷 , 压根就应该溜溜鸟 , 斗斗蛐蛐的主 , 尽管清朝有过九子夺嫡 , 兄弟相争的局面 , 但是皇帝杀兄弟的事情在清朝几乎是没有的 , 雍正争夺皇位时 , 对老八恨之入骨 , 后来也是极其讽刺、挖苦 , 并且起名“阿其那”(猪狗不如) , 但是雍正从来没有杀害任何一个兄弟 。

在清朝因为不允许“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 , 反而使得皇帝跟兄弟之间的关系很恰当 , 根本不会存在大家阴谋角度出发 , 为了自保而装疯卖傻 。

弘昼因为太受乾隆的宠爱 , 因此行为做事较为乖张 , 这才是他历史的真面目 , 雍正是一个很铁面无私的皇帝 , 尽管喜欢弘昼 , 但也了解他的为人 , 所以根本不会让他继承皇位 。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 , 弘历都是不二之选 , 他像康熙儿子太多 , 容易出现选择苦难症 , 弘历即位后 , 也知道雍正疼爱弘昼 , 就将雍亲王的府邸及财富全部赐给了弘昼 。


乾隆弟弟弘昼,生前多次置办丧礼,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乾隆弟弟弘昼 , 生前多次置办丧礼 , 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

在乾隆皇帝的庇佑下 , 弘昼更是傲慢任性 , 肆意妄为 , 甚至在朝堂之上当着乾隆的面殴打当朝军机大臣 , 皇亲在朝堂打大臣 , 估计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几个 , 但是乾隆却并为制止 , 在表明兄弟两个感情好的同时 , 也能够看出 , 弘昼性情太乖张了 。

弘昼一首诗叫做《金樽吟》 , 在诗中弘昼写下“世事无常耽金樽 , 杯杯台郎醉红尘 。 人生难得一知己 , 推杯换盏话古今” , 一直被人称作救命诗 , 这属于过度解读了 , 很可能就是弘昼喜爱吃吃喝喝 , 因为受到雍正和乾隆两个皇帝的娇惯 , 弘昼压根就不缺钱 , 挥霍起来也是很无度的 。

正因为如此 , 弘昼才敢不顾宗室礼仪 , 敢于“活人出殡” , 看着一家人在那里哭 , 自己在那里乐 , 他曾经说过:"人没有一百年还不死的 , 还有什么好避讳的?"大概是因为人一辈子只能有一次丧礼 , 活着的时候看不到 , 估计死后也看不到了 。

在我看来 , 将人世间的离别悲伤当作自己玩乐的戏码 , 当真也是实在找不到玩的 。 人要是为了找点乐子 , 有足够的权力的话 , 他都能上天 。

关于弘昼的结局 , 很多人总结是弘昼管了一点不该管的事情 , 结果被赐三尺白绫 , 上吊而死 , 实际上这是扯淡 , 乾隆皇帝自诩十全老人 , 不可能违背清朝祖制 , 杀了自己的兄弟 。


乾隆弟弟弘昼,生前多次置办丧礼,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乾隆弟弟弘昼 , 生前多次置办丧礼 , 究竟是明哲自保还是性情乖张?// //

在《清史稿》中记载:"和亲王弘昼以仪节僭妄 , 罚俸三年" , 这一点倒是符合弘昼的个性 , 不按照常理出牌就是他的风格 。

在弘昼死之前 , 其实是得了病 , 乾隆还亲自去看他 , "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 。 "

关于乾隆和弘昼的关系 , 乾隆帝曾经说过:朕弟和硕和亲王、秉性纯诚 。 持躬端恪 。 髫年共学 。 友爱实深 。 自备位亲藩 。 懋昭敬慎 。 方冀六旬同庆 。 棣萼言欢 。 吾弟少于吾甫三月 。 皇父在潜邸时 , 育吾二人于东西室 , 及九岁读书 , 同受经于傅先生 , 与吾自孩提以至于今 , 且孺且耽 , 恰恰如也 , 余既以同气之亲 , 相亲相勖于平日 , 晨夕之与俱 , 笔砚之与共 , 尔我形骸之悉化 。 予与王幼同学同课 , 习为诗古文词 。 当是时侍奉皇考膝下 , 优游书府 , 日寝馈于经史文字中 , 世纲尘务 , 毫发不以婴其心 。 吾两人者 , 相规以善 , 交相勉 , 相得无间 , 如是者垂二十年 , 天伦之乐无过于是 。

由此可见 , 弘昼并非大智若愚的一个皇子 , 完全就是一个被父亲和兄长娇惯的找不到北的一个人 。 这样人的 , 别说给自己举办丧礼 , 他要当了皇帝 , 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