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宋朝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宋朝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宋朝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

“青睐”团员与李开周老师在清明上河园上善门下合影


宋朝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宋朝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

城摞城的原因


宋朝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宋朝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

清明上河园内的虹桥摄影/“青睐”会员 张斌

5月初 , 青睐·人文寻访第十三季来到了八朝古都——河南开封 , 跟随著名文史作家李开周老师 , 试图揭开这座1000多年前曾是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繁华都城的秘密 , 重回繁华的大宋 。 作为一个爱宋史、写宋史、研究宋史的河南开封人 , 李开周给我们从开封的历史讲到宋朝的衣食住行 , 并对比今夕的开封 , 带我们“穿越”回了迷人的大宋 。

特色“城摞城” , 原因竟是为了省钱

在帮我们打开宋朝人的真实生活方式之前 , 李开周先为我们解析了开封独一无二的“城摞城”特色 。 开封 , 被称为八朝古都 , 除了作为夏朝都城老丘尚未有确切佐证 , 春秋战国时的魏国以及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均曾在这个城市建立都城 。

而就在如今的开封城的地表之下 , 居然就完整地埋藏着至少六座曾经辉煌的都城文明 。 这主要是因为黄河水在历史上的多次泛滥 , 汹涌的河水席卷大量的泥沙淹没一座都城 , 当灾难过后 , 下一个再次选址建都的王朝便在厚厚的泥沙之上 , 重新建立新的都城 。 而令人惊奇的是 , 一次次重建后的都城居然包括中轴线、内外城墙、护城河、商业街主干道、交通要道、主要城门等在内的城区规划都惊人的一致 。 于是 , 一个个朝代更迭 , 一次次黄河泛滥 , 一层层都城就这样摞在一起 , 形成了在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古都都没有的开封特色——城摞城 。

在震撼之余 , 李开周直接抛出我们心头的疑问 , 既然黄河水屡次泛滥 , 为何后面朝代的政府还是屡次在此处选址建都呢?是因为中国人的安土重迁观念?李开周用雄厚的男高音揭晓了答案:“其实是因为省钱 。 ”

在大家的笑声中 , 李开周接着说:“以北宋为例 , 开封作为当时的都城人口在最繁盛时期超过100万人 , 且都是市民 , 而非农民 。 那么要养活这100多万人 , 就需要大量的粮食 , 而按照当时北宋的农业生产能力来说 , 开封周边的农田是无法养活这么庞大的人口的 , 所以就需要从外省大量地购入粮食 。 ”

在当时 , 多从江南鱼米之乡购入 , 而江南路途遥远 , 在没有高速公路和飞机的古代 , 想运输大宗货物 , 要么采用人力畜力 , 要么采用水运 。 前者陆运的成本非常大 , 不但时间成本高 , 而且经济成本也不低 , 比如在当时的洛阳只要5文钱一斤的大米 , 靠人力运输到开封就能卖到30文以上 , 可见成本之高 。 “所以相比之下 , 水运就显得更为经济划算 , 从长江进入汴河一路逆流而上 , 宽达100米左右的汴河上 , 能承载180-200吨的大货船来来往往 , 是当时的盛景 , 更是给开封的135万居民和长期驻扎的十几万中央禁军带来了足够的生活物资 。 ”就在讲座这天的当晚 , 我们也坐船游览了“大宋御河” , 虽然只能算是微缩版的汴河 , 但依然可以对曾经的繁荣汴京有一番真实的感受 。

汴河的水运让开封作为都城的经济成本降低 , 但是同样都有水运的西安、洛阳、南京为什么不行呢?还是因为省钱——省粮草的钱 。 中原很长一段时间都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困扰 , 而如果越想靠近战事的前线 , 都城的选择就越北 , 而越北粮食产量就越低 , 运输粮草的路程就越远 , 成本就越高 。 事实上 , 有时候运粮饷的沉重经济人力负担就几乎能拖垮一个王朝 , 所以都城不能太靠北 。 而都城如果太靠南 , 一是离前线太远 , 二是南方舒适的生活容易让君王丧失斗志 , 也不是好的选择 。 所以折中下来 , 开封最合适不过 , 无论是从经济条件还是军事环境来说 , 都最划算 。

有真有假 , 开封城里流传至今的宋朝小吃

说完开封的历史 , 还是回归到“宋朝离我们有多近”的主题上 , 在今天的开封 , 我们还能找到宋朝的影子吗?至少在吃上一定可以 。

如今赫赫有名的开封小吃灌汤包子宋朝就有 , 不过当时叫灌浆馒头 。 把包子叫成馒头 , 是明朝前的习惯 。 现在南方的部分地区还保留这样的叫法 。 说起灌汤馒头不得不提到北宋的那位有名的官员蔡京 。 蔡京很擅长做菜 , 而最拿手的两道菜就是手擀面和灌汤馒头 。 在蔡京的儿子蔡縧所写的《铁围山丛谈》一书中曾写到一段轶事 , 就曾提到蔡京在无意间发明了如今的蟹黄汤包 , 并亲自向皇帝提议 , 将此菜增加进当时大学食堂的菜谱之中 。

在现在开封的夜市上还能找到一种叫羊肉炕馍的小吃 , 它在宋朝时叫软羊胡饼 。 这个小吃历史悠久 , 还曾出现在宋金议和时招待金国使者的国宴上 。 当时的国宴美食确实不是很多 , 就连麻花也属于国宴之一 , 不过当时叫作“寒具” 。 此外还有餢飳 , 其实就是油炸发面圈 。 餢飳还属于出门旅行可随身携带的干粮 , 因为是个圈的形状 , 方便套在一些兵器上 , 比如武松打虎用的哨棒 , 套在上面后扛着哨棒赶路 , 饿的时候就拿下来充饥 。

前面提到 , 明朝以前包子这种带馅的面食被称为馒头 , 那么现在这种不带馅的馒头在宋朝时叫啥呢?在宋朝时 , 这种不带馅的发面面食叫做炊饼、蒸饼、笼饼 。 现在的饼不是扁扁的吗?其实“饼”在宋朝代表很多类型的面食 , 不像现在的意义那么窄 。

宋朝有个叫吴处厚的人 , 曾专门写了一本书《青箱杂记》 , 描述了馒头名称的变迁 。 里面就提到 , 馒头在北宋初年时叫作笼饼 , 因为做法是上笼蒸熟 , 后来又被叫作蒸饼 , 也是因为烹饪方法 。 但是到了宋仁宗时期 , 因为宋仁宗叫作赵祯 , 按照当时的口音 , “祯”跟“蒸”的发音相似 , 为了避讳 , 就改叫了炊饼 。

炊饼 , 武大郎卖的那个?没错 , 其实武大郎卖的不是香香脆脆的烧饼 , 而是香软的发面馒头 。 李开周说到这儿还分享了一件趣事:“曾有朋友跟我较劲 , 说武大郎是《水浒传》的人物 , 《水浒传》虽然写的是宋朝时候的事情 , 但是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啊 , 所以武大郎卖的有可能是烧饼 。 但其实即便到了明朝 , 很多人还是把馒头叫作炊饼 。 如果去看明朝人写的笔记 , 里面一般说馒头就是两种称呼 , 馍和炊饼 。 所以武大郎卖的还是现在的馒头 。 ”

此外 , 还有河南有名的烩面也是地道的宋朝小吃 , 当时叫水滑面 , 而米线在宋朝也有 , 不过被称为索粉 , 顾名思义 , 就是像绳索一样的粉丝 。 宋朝时还有一种美食“油夹儿” , 其实就是现在的锅贴 。

说了正牌的宋朝小吃 , 李开周还给我们分享了“假冒的宋朝小吃” 。 像是红薯泥、花生糕、西瓜糕和胡辣汤 。 证明前三个食物是假冒的最简单 , 因为宋朝时 , 红薯、花生和西瓜压根还没传入我国呢 。 比如红薯是道光年间才传到河南开封 , 而西瓜从西亚传入后 , 一直到北宋灭亡都还只限在国境以北存在 , 后来是由金国带入了南宋时的开封 , 所以西瓜糕不可能是商家宣传的“宋朝宫廷御膳” 。

至于胡辣汤为何不是宋朝小吃?关键问题在于胡椒当时的价格 。 “当时胡椒属于非常值钱的"稀罕货" , 差不多要十几两银子才能买一斤花椒 , 所以家里的花椒非常金贵 , 平常就算是招待贵客也就放几粒 , 不可能做成现在的这种使用大量胡椒的胡辣汤并成为街头巷尾小吃 。 ”

坐着吃饭不分餐 , 是宋朝留下的习俗

不只是具体的美食 , 现如今一些餐饮习俗也是从宋朝沿袭下来的 。 比如彻底从跪坐用餐中解放了双腿 , 开始坐在椅子上用餐就是宋朝普及的 。 跪坐的习俗始于服装的演变 , 最早的衣服下装因为没有解决裤裆的问题 , 古人出门只能是双腿分别套上两个布筒子 , 再用一根带子系在腰间 , 接着再在外面穿上裙子遮盖双腿 。 如果是现在的坐姿 , 这样的服装就很容易让人走光 , 所以古人只好用跪坐来“遮羞” 。 直到骑马的游牧人民“教会”了魏晋的人穿连裆裤 , 才开始逐渐有坐着吃饭的人 。 但是几千年的强大文化惯性很难一时间发生改变 , 所以一直到唐朝时仍旧没有完全摒弃跪坐这种不科学的坐姿 , 直到宋朝才彻底解放了被压迫的双腿 。

宋朝还有一件不太科学的餐饮习俗变化——从分餐到共餐 。 “宋朝前 , 人们吃饭都是分配好食物 , 自己吃自己的 , 非常卫生 。 而到了宋朝开始流行共餐 , 这种共餐的习俗甚至成为国法家规 。 比如北宋的权力中枢群相制 , 负责各个部门的宰相只要是值班的日子就必须中午一起吃饭 , 在政事堂“会食” , 皇帝主要是希望通过这种会食让大臣能够在轻松的吃饭氛围中畅所欲言 , 沟通政见 , 很有效率地管理国家 。 但在一个菜碗里夹确实不是卫生的做法 , 所以叫不科学的演变吧 。 ”李开周这样讲道 。

此外 , 现在用来在桌面上放置筷子的筷枕 , 也是南宋时发明的 , 当时叫止箸 。 除了这些 , 宋朝餐饮习俗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唱菜” , 现在已经绝迹 。 所谓唱菜就是在当时开封的大酒楼里会有一项特别的服务 , 你点好了菜后 , 服务员会现场编曲编词将菜名编成合辙押韵的歌词唱出来 。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习俗 , 背后的原因恐怕是北宋都城商业的空前繁华 , 《东京梦华录》曾记载当时的东京城里有72家正店 , 也就是拥有独立酿酒权的大型的酒楼 , 此外还有3500家小酒楼 。 如此繁华的大都里 , 想要做好生意就得有新奇的招揽客人的方式 , 唱菜后来也从一开始的几家特色最后演变成了整个宋朝的餐饮文化特色 。

一千年前的开封房价 , 堪比如今的北上广

吃说的差不多了 , 再说说衣、住、行 。 宋朝人穿衣服要注意挑选对颜色 ,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品阶 , 上可以兼下 , 下不可以兼上 。 百姓们一般是穿黑色、白色、粉色或者是花色的衣服 , 一些纯黄色、纯紫色、纯红色的布料只能由地位尊贵的人穿着 。 纯黄色更是皇帝独一份的专属颜色 , 如果有人穿错了衣服甚至有性命之忧 。 关于宋朝人的衣品 , 值得一提的是 , 宋朝人无论男女老少 , 在重大场合或者特殊的庆祝日子里 , 都会簪花 , 鲜花或假花都有 , 代表一种喜庆和威严 。

说到穿衣 , 就不得不提宋朝的女性 。 与其他朝代相比 , 宋朝女性的地位和财产都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和保障 。 地位主要体现在家庭中 , 当时宋朝做管家的女性很多 , 比如司马光就曾公开认可家庭中可以由聪慧的女性管理家事 。

此外 , 只有宋朝时通过立法来保障女性在婚姻中的财产 , 女性加入夫家时所带的嫁妆是由女性独立拥有的财富 , 如果离婚 , 可以全部带走 。 而这样的传统 , 也形成了宋朝时特殊的“厚嫁风”习俗 , 娘家会在女儿出嫁时尽可能多地给女儿置办嫁妆 , 从首饰、仆人、店铺到房产、地契等等 , 有人甚至会因为嫁女儿而破产 。 像是苏东坡的弟弟苏辙 , 身居尚书可谓是高官厚禄 , 却因为嫁了五个女儿而破产 。 在嫁最后一个女儿的时候 , 苏辙直接变卖了本来用以养老的田地 , 筹办了一批相当于现在六七百万价值的嫁妆给女儿 。 而拥有非常多嫁妆的女孩 , 在婆家的地位也往往会很高 , 婆家的经济来源甚至主要需要倚仗她们的嫁妆 , 也正因如此 , 婆家往往不敢轻视她们 。 宋朝还有不少儿媳甚至可以“虐待”公婆 。

接下来 , 李开周又跟我们聊起了宋朝时开封的楼市 , 没想到 , 1000多年前的开封房价竟然堪比如今的北上广 。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 , 房价高是必然的 , 对于当时北宋都城的房价 , 许多文人都曾在自己的作品里记载过 。 朱熹就曾描述当时北宋的文武百官在开封都买不起房子 , 就算是宰相也只能是租房 。 正所谓“百官无屋住 , 虽宰执亦是赁屋” 。 大文豪欧阳修来开封做京官的时候更是写诗自嘲租住陋室 , “嗟我来京师 , 庇身无弊庐 。 闲坊僦古屋 , 卑陋杂里闾” 。 这些还都只是对当时开封房价定性的描述 , 定量的描述更是清晰 。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中年时在开封买房花了9400贯 , 用购买力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相当于是750万 。 而当时的市民每个月的工资一般也就是3贯钱 , 也就是说普通百姓不吃不喝也要攒260年才能买上这栋在开封的房子 , 可见当时开封房价之高 。

最后再说说“行” , “行”这件事儿上宋朝有两大特色 , 一个是马 , 一个是桥 。

如果你仔细在宋朝的古画上找寻 , 就会发现 , 马这种古装剧里常见的运输工具几乎很少出现 , 马车更是寥寥 , 比如《清明上河图》中只有几匹马的踪迹 , 且没有一辆马车 , 在画中随处可见的是驴、骡子和骆驼 。 那么 , 宋朝的“马”都去了哪里呢?都去前线了 。 宋朝马主要用于战事 , 司马光曾描述宋朝缺马打仗的程度是七个士兵才能配上一匹马 , 对比对面的游牧民族是三匹马一个人 , 差距非常大 。 因此马很少会作为百姓生活中的工具 , 更多是用以战场或者是供达官显贵使用 。

宋朝出行的另一大特色是“桥” , 之前就说过汴河的水运 , 而宋朝的水运离不开木拱桥这个功臣 。 这种宋朝专属发明的木拱桥就是《清明上河图》上所绘制的那座巨大的木拱桥——虹桥 。 这种桥是纯木质结构 , 工艺复杂 , 耗费工时 , 但却能够在宽阔的汴河上架起高高的通道 。 石桥就很难做到在100多米的河面上做成拱桥 。 宋朝人为了能让满载货物的大船在汴河上通航 , 并不阻断两岸居民的生活 , 就发明了这种木质的大型拱桥 。 虽然这种桥因为材质本身的原因容易腐烂 , 桥身不耐久 , 但是却解决了当时的通航问题 。

发明木桥的人叫作陈希亮 , 是“河东狮吼”里怕老婆的陈季常的父亲 。 陈希亮在宿州为官时发明了这种桥 , 深受宋仁宗赏识 , 下诏褒奖 , 并令“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 , 沿着汴河修建了多座这样的大型木拱桥 。 如今 , 这些木拱桥早已在时间的长河里彻底消失 , 我们只能通过开封清明上河园里仿制的缩小版虹桥 , 想想当时汴河通航时的盛景 。

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远说不完宋朝的故事 , 但有关宋朝最真实的图景却已经生动地在我们的面前展开 。 虽然开封城早在元朝时就毁于战火 , 但在这片曾经繁华的土地上 , 听着那些来自史料的真实故事 , 似乎与脚下埋藏的六座都城有了新的连接 。 在接下来的几天寻访里 , 这场讲座里扎实的内容也一直响彻耳畔 , 帮助我们透过如今的开封 , “看见”曾经的宋朝 。

本版文/本报采访人员 张艳艳(请见B2版)

开封寻访大事记

5月9日

青睐寻访团一早从北京南站出发 , 正午时分抵达开封北站 。 午餐后奔赴960非遗文化创意园 , 与此次寻访的主讲嘉宾李开周老师汇合 , 并聆听李开周老师带来的一场知识量满满的文化讲座 。 讲座结束后 , 一行人登上开封古城墙 , 领略开封城的傍晚风光 。 在品尝了开封美食后 , 趁着夜色 , 青睐寻访团来到美丽的御河 , 乘船游览夜色里的开封城 , 听李老师和讲解员聊开封历史 , 讲御河往事 。

5月10日

上午游览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 , 在园中跟随李开周老师寻觅宋朝风俗的知识点 。 下午走进了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而成的开封府 , 听李开周老师讲述历史上的真实包拯 。

5月11日

第三天 , 寻访团暂别开封 , 一早驱车奔赴洛阳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青茹亲自带我们逐一走进最具特色的洞窟 , 欣赏精湛的中国石刻艺术 。 随后 , 寻访团还走进了龙门石窟对面香山上的“白园” , 这里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故居与墓地所在 。

5月12日

此次寻访的最后一天上午 , 寻访团先是走进了被称为“开封的象征”的龙亭公园 , 就在龙亭公园的大庆殿遗址正下方 , 地下的5米深处 , 是明代的周王府 , 8-10米处就是著名的北宋东京城 , 12米深处是唐代的汴州城 。 随后 , 我们又奔赴开封市的古文化客厅 , 欣赏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王东给我们带来的点茶艺术 。 午饭后 , 寻访团在开封北站乘高铁返京 , 短暂而丰富的开封之旅圆满结束 。

作者: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