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魏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伐蜀 , 从魏军八月开始出兵算起 , 到成都方面刘禅在十一月正式投降 , 不过短短三个月时间 。 《三国志·魏书》记载说“自邓艾、钟会率众伐蜀 , 所至辄克 。 ”其实熟悉整个魏灭蜀之战过程的人都知道 , 与其说“所至辄克” , 还不如说“所至皆降” 。 阳平关蒋舒出关投降 , 使得钟会轻易进入汉中 , 长驱直入 。 江油关马邈不战而降 , 使得邓艾偷渡偏师在精疲力竭之时获得了关键性补给 。 就算到了这个地步 , 除开成都自身城坚墙高不说 。 西面有常勗固城拒守 , 东面姜维已经回师至郪 , 永安还有罗宪的部队 , 南中霍弋已经准备好北上勤王 , 而成都北面的雒城还未被攻破 。 须知当年刘备攻打雒城还花了一年多 。 东吴方面也在准备出动援军 。 然而 , 蜀汉的民心士气却早已经瓦解殆尽 , 在樵周的力劝下 , 刘禅决定投降 , 蜀汉就此亡国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邓艾偷渡阴平小道后 , 已经兵疲粮尽了 。

回顾这段历史 , 让喜爱蜀汉的人扼腕叹息 , 却又疑窦丛生 , 为何魏军一来 , 从汉中前线到诸关守将 , 从蜀汉皇帝到百姓都失去了战斗意志 , 这么轻易地就投降了呢?若从军事层面考虑 , 前文已经说过 , 蜀汉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 要知道当年刘备围攻刘璋于成都之时 , 满城文武还是“咸欲死战”的态度 。 蜀汉败亡的如此之快 , 甚至都超过了曹魏方面的估计 。 司马昭伐蜀的本意是建不世之功 , 以有利于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 , 而当时曹魏朝堂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伐蜀 。 蜀汉的灭亡 , 与其说是曹魏的强大 , 毋宁说是自己政治已经先崩溃的结果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蜀汉君臣向邓艾投降亡国 。

回顾蜀汉从一开始的高举“兴复汉室”的北伐旗帜 , 到灭亡的前夜亡国论盛行 , 或许我们能再次确认这个答案 。 一、诸葛亮究竟为何要北伐——蜀汉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

关于诸葛亮北伐一事 , 关注者往往是多从军事角度着眼 。 其实相比起军事上的攻城略地以外 , 北伐更多的是信念之战 , 体现的是蜀汉政权的合法性 。 在刘备死后 , 蜀汉政权内忧外患 , 说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也毫不夸张 。 曹魏在此时更是发动了和平攻势 , 曹魏公卿纷纷给蜀汉的主政大臣写信 , 希望蜀汉能够放弃帝号而“举国称藩” , 成为曹魏的藩属 。 据可靠记载 , 诸葛亮本人就收到过曹魏方面华歆、王朗、陈群、许芝和诸葛璋的来信 。 信中的内容无非就是“陈天命人事” , 希望蜀汉投降 。 这很可能就是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 , 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桥段的来源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小说中 , 王朗阵前劝诸葛亮投降 , 正史中有类似的情况 。

然而真实的历史中 , 诸葛亮却并没有给这些人回信 。 面对曹魏诸公称说天命 , 诸葛亮做《正议》一文予以统一回答 。 《正议》先从刘邦项羽的历史经验讲起 , 指出现在的曹魏其实就和当年的项羽一样 , 虽然看起来暂时强大 , 但只不过“虽处华夏 , 秉帝者之势”而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卒就汤镬”自取灭亡 。 接着又举了汉光武帝以几千人的力量 , 在昆阳击溃王莽四十万大军的例子 , 表明王朗等人帮助曹魏来行鼓噪之事 , 其实就像当年的陈崇、孙竦歌颂王莽篡汉一样 , 最终也将身败名裂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正史中诸葛亮做《正议》答复曹魏的劝降攻势 。

刘邦战胜项羽 , 刘秀击破王莽 , 这些以弱胜强的历史经验都表明 , 天命在汉 , 兴复汉室的事业是“据正道而临有罪” , 况且蜀汉依然还有“数十万之师” , 等到“恭行天罚”来讨伐篡逆的时候 , 这个受天下人所拥戴的事业 , 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 , 而强弱不过是一时的情势 。

在这种政治基调下 , 北伐的性质变成了一种“指讨凶逆 , 除患宁乱”的伐罪战争 , 是正义对邪恶的战争 。 所以北伐的军事行动 , 就不止是局限在和曹魏抢地盘这种低级层面 , 更不可能是穷兵黩武的滥用民力 , 而是在实现“汉贼不两立 , 王业不偏安”的政治理想 。 而这恰恰是蜀汉政权偏居一隅 , 依然是为天下正统的核心依据所在 。 如若不然 , 蜀汉政权以一州之地和“跨带九州” , 特别是占据中原的曹魏对抗 , 就成为了王朗等人口中所说的 , 不过是割据自保分裂天下的贪窃之徒 。 在那个时代 , 道义和天命 , 并非只是为军事实力虚美的注脚 , 实力固然决定一切 , 但是实力强弱是可以转化的 , 受到更多人支持的事业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 当年项羽杀害义帝 , 从天下共主变成天下皆可诛的罪人 。 刘邦乘势而起 , 抓住这个机会 , 号召天下共讨之 , 不能不说首先就在一个大战略的高度获得了成功;而王莽篡逆 , 人心思汉 , 天下起事者莫不奉刘氏 , 也能看出那个时代的人心民志 , 这显然是后来光武中兴的一个时代前提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北伐是信念之战 , 是蜀汉政权合法性的体现 。

同样的 , 北伐这种政治定位 , 显然也能团结蜀汉内部 , 在凝聚人心的层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如果就现实利益而言 , 益州本地士人不会太支持“劳民伤财”的北伐 , 但是一旦赋予了北伐以“兴复汉室”的崇高意义之后 , 情况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 益州就不再是区区一州 , 而依然是汉室正统所在 , 是汉室复兴的基地 , 所有支持“兴复汉室”这个崇高事业的人 , 都将是有功于天下社稷的功臣 , 都将名垂竹帛 。 从实际效果来看 , 应该说在诸葛亮时代 , 北伐这一国策在蜀汉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同的 , 《三国志》说这段时间“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 , 不亦卓乎!” 。 蜀政也处于最为清明的时期 , 所谓“科教严明 , 赏罚必信 , 无恶不惩 , 无善不显 , 至于吏不容奸 , 人怀自厉 , 道不拾遗 , 强不侵弱 , 风化肃然也” 。

从这个角度讲 , 只有北伐这种“恭行天罚”的伐罪战争的存在 , 才能够宣示蜀汉依然是“得天命”的合法政权 。

换句话说 , 不北伐的蜀汉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合法性的割据政权 , 属于分裂国家的罪人 , 能做的就只有主动拥抱“中央政府”曹魏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谯周认为蜀汉应该投降二、蒋琬和费祎时期的战略调整——对“兴复汉室”渐生的悲观情绪和蜀政凋敝的开始 。

诸葛亮逝世三年前的一个冬天 , 《宋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 “蜀刘禅建兴九年十月 , 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 , 不能达 , 堕水死者以千余 。 ”有群鸟从江阳(今泸州市)南岸飞往江州(重庆市)北岸 , 但这些鸟儿无论如何也飞不过长江 , 纷纷落水而死 , 竟然达到千余只之多 。 这件事被《宋书》作为“天有异象”记录下来 , 而且和诸葛亮北伐的事联系起来“是时诸葛亮连年动众 , 志吞中夏 , 而终死渭南 , 所图不遂 。 又诸将分争 , 颇丧徒旅 。 鸟北飞不能达 , 堕水死者 , 皆有其象也 。 亮竟不能过渭 , 又其应乎!”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北伐虽然没有成功 , 但是意义非凡 , 并不是穷兵黩武 。

建兴十二年秋 ,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 蒋琬主政蜀汉 , 继蒋琬之后主政的是费祎 。

蒋琬和费祎时期在北伐这件事上 , 趋于保守 , 随之而来的就是兴复汉室的信念慢慢弱化 , 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消减 。 在蒋琬和费祎时期 , 蒋琬从汉中移驻涪城 , 而费祎则驻汉寿 。 这种驻地的南移 , 透露出一个微妙的信息 , 那就是北伐更多的成为了一种姿态 , 采取的也只是有限的军事行动 。 蒋琬将驻地迁至涪城的举动 , 甚至一度引起盟友东吴的怀疑 , 认为蜀汉可能会向曹魏投降 。 而费祎则直接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圣相犹不能定中夏 , 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 , 谨守社稷 , 如其功业 , 以俟能者 , 无为希冀徼幸 , 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 , 悔之无及 。 ”这种看法表面上是将自己的才能和诸葛亮相比得出的结论 , 实际上蕴含着对“兴复汉室”事业的悲观 , 只能闭境安民 , “以俟能者”期待更有本事的人出现了 。 这和当年黄权“可但闭境 , 以待河清”的看法 , 不能不说有相似的地方 。

蒋琬和费祎时期调整了国策 , 放弃了坚持北伐的军事行动 , 取而代之的是有限的用兵 。 兴复汉室的旗帜还在 , 但是却已经悄然褪色 。 那么这一时期“保国治民 , 谨守社稷”的效果到底如何呢?我们前面说过 , 诸葛亮的高举北伐的旗帜 , 赋予蜀汉政权鲜明的合法性 。 同时也团结了蜀汉内部 , 赢得了蜀汉上下的支持 , 在那个时期蜀汉内部矛盾较少 , 虽然“用法峻密”却广受大家的认可 , 北伐战争中消耗大量民力物力 , 大家却“虽劳不怨” , 这就是整个蜀汉“兴复汉室”理念占据主导地位时期的情况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姜维在蒋费时期 , 无法伸展拳脚 。

而当北伐成为一种象征 , 整个蜀汉对于“兴复汉室”信心逐渐丧失的时候 , 不仅“恢复中原”无望 , 蜀人对蜀汉政权的认同感也开始减弱 , 随之而来的是蜀汉的社会矛盾也开始加剧 。 整个蜀汉一共进行过十三次大赦 , 除了第一次发生在刘禅继位的时候 。 其他十三次均发生在诸葛亮逝世之后 , 蒋琬和费祎时期一共六次 , 而费祎之后还有六次 。 越是接近蜀汉灭亡 , 大赦就越是频繁密集 。 《三国志》对蒋琬主政时期的蜀汉社会有过这样的记载:“蜀郡一都之会 , 户口众多 , 又亮卒之后 , 士伍亡命 , 更相重冒 , 奸巧非一 。 乂到官 , 为之防禁 , 开喻劝导 , 数年之中 , 漏脱自出者万余口 。 ”

仅蜀汉的蜀郡一地 , 民间隐匿户口和军队中士兵逃亡就如此严重 , 这和诸葛亮坚持北伐时期“军旅屡兴”却“人怀自厉”的情况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诚然 , 蜀汉的国力和曹魏相比处于劣势 , 然而就如《后出师表》所说 , “然不伐贼 , 王业亦亡 。 惟坐而待亡 , 孰与伐之?” 。 北伐固然不能一战而定乾坤 , 然而放弃北伐就真的能“以待河清”吗?

当这个叫做“汉”的政权 , 不再矢志不移地进行北伐 , 整个蜀汉对于“兴复汉室”的事业就慢慢开始变得悲观起来 。 当其合法性基础“兴复汉室”变成一纸空文的时候 。 蜀汉的国祚 , 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尽头 。 三、姜维孤独的奋斗——对“兴复汉室”丧失信心导致亡国论大行其道 。

费祎说北伐的希望 , 只能是“以俟能者”等待再出现更优秀的人 , 来完成北伐和“兴复汉室”的事业 。 姜维在他心目中显然不是这样的人选 , 所以费祎在世时 , “常制裁不从 , 与其兵不过万人” 。 直到蜀汉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遇刺身亡 , 姜维才有机会重新树立起北伐这面旗帜 ,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姜维本来是曹魏降人 , 在蜀汉没有什么根基 。 蜀汉经历了蒋琬和费祎主政的十九年 , 这十九年是蜀汉北伐意志不断消磨的十九年 , 也是蜀政不断凋敝的十九年 。 等到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 , 再想以北伐唤起蜀汉“兴复汉室”的信心的时候 , 时过境迁 , 环顾四周 , 竟然已经没有人可以支持他了 。

姜维从延熙十六年后重新开始大举北伐 , 《仇国论》也几乎在同时出炉了 。 《仇国论》的作者 , 就是后来在邓艾兵指成都时 , 力劝刘禅投降的谯周 。 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就是指斥北伐是穷兵黩武 , 单纯站在国力的角度认为蜀汉不可能和曹魏争雄 , 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以来的北伐意义 。 当北伐成了一种“极武黩征” , 实施这种军事行动的政权 , 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合法性 , 只不过是不体恤民力只顾争地的割据者而已了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刘谌是少数不愿意投降的蜀汉皇室 , 图为刘谌在武侯祠塑像 。

然而奇怪的是 , 这样一种论调 , 竟然成为蜀汉后期的主流舆论 。 从蜀汉高层后主、陈袛 , 到军中大将张翼和廖化 , 再到其作者谯周为代表的蜀中士人 , 都认可了这样一种观点 。 这不能不说北伐旗帜的逐渐退色 , 随之而来的对蜀汉政权合法性的否定 , 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陈袛是后主亲近之人 , 对后主的影响十分巨大 , 《仇国论》就是谯周在和陈袛讨论之后写下的 。

张翼和廖化作为蜀汉后期主要的军事将领 , 也是反对姜维大举用兵的 , 理由和《仇国论》没有什么区别 , 都是强调国力不如曹魏 。

在蜀政极速走向衰败的后期 , 《仇国论》这样的亡国论调竟然可以在蜀汉公开宣扬 , 不得不说这个以汉正统自居的政权 , 在北伐的意义被抹煞那一刻开始 , 自身的合法性也荡然无存 。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从北伐意义的消解到亡国论 , 换个角度看蜀汉灭亡// //

亡国论大行其道 , 魏军一到 , 剩下的就只有投降 。

当亡国论大行其道的时候 , “心存汉室”的姜维 , 终于在这种局面下无力回天 。 在蜀汉灭亡的前夜 , 随着北伐的意义被消解殆尽 , 蜀汉的民心士气也早已崩溃 。 也许成都城里的众人 , 都在翘首以盼魏军“王师”的到来吧 。 所以出现本文开篇的那一幕 , 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 总结

笔者认为 , 蜀汉在亡国前夕 , 军事上远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 蜀汉的速亡 , 更多的是民心士气的瓦解的结果 , 而这种瓦解的本质就是蜀汉从上到下 , 已经失去了对蜀汉政权合法性的认同 。 随着北伐意义的消解 , 在蜀汉大行其道的亡国论 , 最终引发了一连串的实质性投降 , 蜀汉的历史也就此走到了终点 。

参考资料:《三国志》《宋书》《汉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