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军团“历史战争”辩论澳大利亚的角色
战争历史经常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 在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中尤其如此 , 在历史战争结束后的几年和几十年里 , “历史战争”持续存在 。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 , 澳大利亚人被欺骗为英国人而战 , 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助英国盟军时 , 澳大利亚的利益得不到满足 。
根据“历史勇士”的说法 , 这是左翼政治团体的一个典型论点 , 这是一个反对他们认为是左翼正统观念的政治团体 。 勇士队强烈否认左派的理论 , 声称澳大利亚在20世纪所进行的所有战争都符合其最佳利益并使国家受益 。
1915年4月25日 , 澳大利亚第4营部队登陆安扎克湾 。
象限专栏作家杰拉德·亨德森在1982年辩称 , 伟大的战争对澳大利亚人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胜利 , 而写作“破碎岁月”的作家比尔·加姆马特则决定将“伟大的战争”视为一种浪费的战争 , 除了流血之外 , 澳大利亚人没有获得任何东西 。
亨德森批评了Gammage的书和他的前提 , 称战争在多方面是成功的 , 仅仅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并不意味着它总体上是失败的 。 亨德森所指的失败是战争结束后的外交政策变化 。
澳新军团“历史战争”辩论澳大利亚的角色// //
1917年10月29日 , 在Ypres突出的Hooge附近 , 穿过Chateau Wood的鸭子轨道上的澳大利亚第4师野战炮兵旅的士兵 。
文学将澳大利亚的军事历史放在地图上 , 乔治约翰斯顿的流行小说“ 我的兄弟杰克”突出了战争对澳大利亚社会的深刻影响 。 我的杰克兄弟让位于破碎的岁月和一系列其他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 。
也许比约翰斯顿更为重要的是 , Gammage为澳大利亚的社会基础带来了新的层面 , 一个倾向于探索战争的创伤效应和伟大战争的“悲剧” 。
澳新军团“历史战争”辩论澳大利亚的角色// //
1915年5月6日在加利波利的Cape Helles的V海滩 。
历史学家Christina Twomey在2013年12月的澳大利亚历史问题中写到了澳大利亚优先事项的这一新发现 , 她指出这一变化并非澳大利亚人民所独有 , 而是发生在其他西方国家 。 毫不奇怪 , 因为创伤和创伤是现代媒体中非常常见的主题 , 尤其是与战争或与冲突有关的事件 。
澳新军团“历史战争”辩论澳大利亚的角色// //
澳大利亚第13营的成员带着一条狗从Gallipoli半岛Aghyl Dere山谷的土耳其人手中夺取并命名为“Joe Bourke” 。 请注意绑在狗身上的小挎包 。
Gammage甚至拒绝为他的书拒绝一个简洁的“军事历史”称号 , 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奇特的名字 , 一个代表该书的内容 , 作为战争恐怖的旅程 。
Twomey写道 , 创伤方面引起了公众对ANZAC努力的兴趣 , 创伤与心理学的关系使其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 - 它被视为分析国家历史的进步 , 时尚和现代方法 。
每年勇士队都会继续拒绝理论并驳回左派的“正统” , 并表示他们的观点是基于无可辩驳的事实 。 “历史战争”似乎具有更大的意义 , 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 创伤可能是辩论的核心 。
澳新军团“历史战争”辩论澳大利亚的角色//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士兵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纪念1916年4月25日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澳新军团日 。
受人尊敬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历史学家弗兰克·邦吉奥诺(Frank Bongiorno)表示 , 澳新军团的人气复苏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 比如不愿意接受对澳大利亚军队的任何批评 。 安扎克纪念活动本身甚至发生了变化; 这个国家的原住民及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大的重视 , 也可以看到已经延伸到包括古代血统的士兵的仪式荣誉 , 这些都是纪念活动的新增内容 。
总而言之 , “历史战争”辩论预计将在未来的各个方面继续进行 - 在互联网 , 新闻媒体 , 政治话语和日常社交互动中 。 这是澳新军团努力的热门话题 , 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理论和观点 。
到目前为止 , 英国与澳大利亚保持着健康 , 牢固的关系 , 反之亦然; 如果发生另一场战争 , 他们显然会成为盟友 , 也许 , 如果那一天能够成真 , 那么这场充满热情的辩论最终将成为这个国家历史上的一个小小的注脚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