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艰难中寻找平衡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艰难中寻找平衡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 , 艰难中寻找平衡// //

在古代 , 科举取士是中下层阶层走向仕途的出路 , 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途径 , 选材与定区 , 成了反复折腾的难题 , 历代朝廷一直在做艰难的平衡 。 从惟才是举到分省配额

隋唐刚开始科举的时候 , 由于最高统治者都属于关陇集团 , 因此 , 科举考中者 , 以北方读书人居多 。

到了唐末五代 , 这种格局发生了变化 , 由于近百年的战乱 , 北方人的读书环境不够安定 , 反过来 , 和平的南方 , 则是“万物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 , 这种观念使读书蔚然成风 。 到了宋朝中期 , 终于引发了南北地域之争 , 山西人司马光主张各省都应按举人录取名额1/10的比例取中进士 , 江西人欧阳修针锋相对 , 主张维持旧制度“惟才是择” 。 这种争论最后以朝廷维持旧制告终 。 结果 , 在可以考的北宋进士9630人中 , 南方人占了9164人 , 南北比例严重失衡 。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艰难中寻找平衡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 , 艰难中寻找平衡// //

到了元代 , 由于统治者对儒家学说并不十分看重 , 科举考试时断时续 , 到了明朝初期 , 出现了血腥的南北榜事件 , 洪武三十年(1397年) , 一榜录取的52人中 , 竟全部是南方人 , 引起了北方读书人的抗议争论 , 朱元璋出于争取北方读书人的政治考虑 , 推翻此次科举考试的结果 。 亲自阅卷 , 结果 , 很多北方人被录取 , 不仅如此 , 他还杀了这次科举考试的考官 , 录取的的状元 , 进士也连同被杀 , 被流放 , 这是古代科举考试读书人最血腥的一幕 , 无辜的读书人不幸成为了皇权政治斗争的砝码 。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艰难中寻找平衡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 , 艰难中寻找平衡// //

1427年 , 江西人杨士奇建议明朝朝廷 , 将会试试卷分为南北中卷 , 南北卷各取45% , 中卷取10% , 形成了“分区定额”录取制度 , 到清朝康熙五十一(1712年) , 正式实行了分省取中制字 , 这个制度可以说影响科举考试数百年 , 今天高考的录取名额按省份分配 , 可以说是这种制度的延续 。 几家欢乐几家愁

“分省取中制”只是按住了个葫芦 , 起来一个瓢 , 毕竟在会试之后的殿试里 , 全国的进士都是要按成绩排座次 , 争状元的 。 这样 , 就出现了清代状元分布的严重地域失衡 , 清代 , 江苏共出一甲进士(状元 , 榜眼 , 探花)过110名 , 浙江共出了81名 , 两省合计占全国一甲进士的58.5% 。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艰难中寻找平衡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 , 艰难中寻找平衡// //

这样的局面持续了很久 , 清朝廷也很想打破这个局面 , 无奈江苏,浙江考生长期盘踞榜首 。 可巧有一年 , 居然让陕西人王杰白捡了一个状元 , 那年殿试 , 王杰本应名列第三 , 结果 , 乾隆皇帝看到他的籍贯 , 就将其排在原定第一(江苏人)第二名(浙江人)之前 。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艰难中寻找平衡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 , 艰难中寻找平衡// //

除了各省教育基础的差异 , 另外 , 由于清代各省面积普遍较大 , 而乡试又只在省城举办 , 对偏远地区的秀才们很不利 , 以湖广为例 , 浩渺的洞庭湖 , 成为应试举人们去武昌必须跨越的天险 , 湖南士子们 , 因为不能按时到达考点竟然是常事 , 边陲地区更不用说了 。 据说 , 当时的土匪路霸 , 都有一个行规 , 不抢劫身带财物的赶考举人 , 由此可见 , 当时的社会 , 对科考举人有着全面的同情 , 就如同我们现在的社会对高考的重视一样 。 那些历尽艰辛如期进入考场的边远学子 , 有时也会因为身心疲惫影响发挥 。 冒籍:科考移民

由于严格实行分省取中制 , 每个省份的录取份额不一样 , 于是 , 有了科考作弊手段:冒籍(称之为科考移民) 。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艰难中寻找平衡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 , 艰难中寻找平衡// //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籍贯 , 即使是父亲祖上做了大官 , 其子弟必然要回原籍参加科考 , 朝廷如此防范冒籍 , 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分好科举取士这块大蛋糕 。

边远省份虽然录取名额少 , 但参加考试的人也少 , 而且教育不发达 , 像江浙一带文风鼎盛地区的士子冒籍应考 , 显然比在本省把握大得多 , 首都所在的直隶省 , 得到朝廷的照顾 , 其录取名额为最多的地区 , 其本地士子的考试水平不如江 , 浙等省 , 这也是江南士子喜欢冒籍直隶省的原因 。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艰难中寻找平衡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 , 艰难中寻找平衡// //

比如 , 乾隆元年(1735年) , 广西举人第一名潘一正 , 实际上是江南山阳人 , 他冒籍的办法就是去当两广的幕僚 , 然后通过各种操作 , 把自己的籍贯改成广西西北部的东兰州 。

不过处罚冒籍犹如松紧带 , 不同皇帝在位 , 其严厉程度不一样 , 以明朝最为严厉 , 到了康熙年间 , 开始对学生“审音” , 凭其口音确定是否冒籍 。 到了乾隆十年 , 在顺天乡试时 , 朝廷会特派出满 , 汉御史各一人参与“审音” , 被称为“审音御史” 。 但中国是个人情社会 , 那些冒籍者多半都是一些有能量的官员 , 虽然处罚和审查都非常严厉 , 但冒籍事件还时有发生 。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艰难中寻找平衡

一个反复折腾的科举难题——选才与定区 , 艰难中寻找平衡// //

清末状元 , 近代实业家 , 教育家张謇也是一位冒籍学生 , 他本来出生于江苏海门 , 然而 , 海门的名额太少 , 人又太多 , 所以冒籍通州如皋人 , 张謇中了秀才后 , 帮他冒籍如皋张家以此为把柄 , 不停的敲诈勒索他家 , 一家人受尽屈辱 , 苦不堪言 , 逼不得已 , 张謇自己投案 , 不过这次事件官府处理的很仁慈 , 没取消他日后的考试资格 , 过了几年 , 张謇又重新考试 , 最后考取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