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决定让李渊的2个儿子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有个领导曾经说过 , 我们不是没事才要开会 , 而是有事才要开会 。
李渊作为领导 , 也是这个态度 。
所以每逢关键时刻 , 李渊才会召集军中要员开会 , 上一次是迎战宋老生 , 这一次是决战屈突通;上一次是讨论打不打的问题 , 这一次是研究怎么打的问题;上一次大将军府长史裴寂与李二公子有严重的分歧 , 这一次两个人的分歧更加严重 。
当时的李渊见河东久攻不下 , 正在考虑越过河东 , 前往关中 。 毕竟河东并不是直接挡在去首都的大道上 , 而有赖于杨广同志之前的大规模工程建设 , 现在是条条大路通大兴(长安大兴城 , 不是北京大兴) , 因而怎么走都能到 。 然而裴寂和李世民两个人分歧的焦点主要就在这一点上 。
裴寂认为 , 如果不拿下比较坚固的河东就跑去打更为坚固的首都 , 我军必然会腹背受敌 , 而腹背受敌则必败无疑 。
一个小小的决定让李渊的2个儿子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
对裴寂的这一看法 , 李世民并不同意 。 李二郎(军中爱称)认为 , 兵贵神速 , 如果我军能出其不意 , 自能攻其无备 。 至于屈突通 , 那是“自守贼耳” , 不足为虞 。
为了一个老头屈突通 , 两个人在会场上争得面红耳赤 , 激动不已 。
一边是陪伴李渊吃喝玩乐的多年的老朋友、老哥们 , 一边是辅佐李渊南征北战的亲生的好儿子、好助手 。 大家不好多说话 , 只能期待领导的伟大决策 。
李渊大手一挥 , 天才般的解决了会场上的分歧 , 我们既会继续围攻河东 , 也会绕道进击大兴 。 两手都要抓 , 两手都要硬 。 这样 , 谁还有问题?
没问题 , 很好!开始行动吧 。
九月十二日 , 李渊留下部分军队继续包围河东城 , 自己则亲率大军从梁山、龙门山一带渡过黄河 , 开始大踏步地奔向最后的目标 。
李渊和他的大军一头扎进了关中 , 对此 , 沿途各地的隋朝官员和各个山头的大王们无一例外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 张开怀抱等你 。
最先也是最重要的归降者是华阴令李孝常 。 别看李孝常就是个小小的县令 , 但这位小县令的资源着实不小 , 因为在他的地头上有一个重要的设施 , 永丰仓 。 按照李渊的既定思路 , 分兵之后是要一面前进一面招兵 , 现在有了这批粮食在手 , 那是想招多少就有多少 。 所以几天之后 , 李渊决定 , 再次分兵 。
一个小小的决定让李渊的2个儿子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
世子李建成、司马刘文静统领王长谐等将以数万人留驻永丰仓 , 并同时坚守潼关 , 防备可能从东方赶来的隋朝援兵 。 次子李世民率领刘弘基等军经略渭北 , 扩大战果 。
应该说 , 对于当时的李渊而言 , 李建成、李世民无论谁去固守谁去掠地 , 都是他儿子 , 没啥区别 。 然而对于未来的李建成和李世民来说 , 正是这次看似不起眼的决定 , 最终促使他们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
一直待在城里不露头的屈突通终于出头了 , 因为如果长安被李渊攻陷了 , 按惯例必然要找人背黑锅 , 背黑锅必然要按级别大家分头领 , 而其中最大的一口 , 具体地说 , 就属于屈突通 。 更要命的是 , 长安城里还有杨广最为宠爱的孙子代王杨侑在 , 如果届时十二岁的杨侑没跑了 , 追究下来 , 他六十的屈突通也跑不掉 。 因此 , 未免首都被李渊一勺烩 , 同时也为避免全家被杨广一锅端 。 在把坚守河东的任务交给部将尧君素后 , 屈突通毅然决然亲率精锐突破了城外的包围圈 , 以不怕跑远路的精神 , 出武关、趋蓝田 , 猛追李渊 。
然后在距离首都只有三百里的潼关前 , 屈突通遇见了守在这里的刘文静 。
刘文静想拖住屈突通 , 屈突通没空搭理刘文静 。 所以屈突通领军绕过了刘文静的营地 , 直接跑去潼关敲门 , 打算继续前进 。
但是镇守潼关的将领却表示 , 不开 , 我们不开 。
屈突通没辙 , 只好转道北城 , 先进去休整 。 进城之后 , 找来守将一问 , 这才知道潼关南城的守将换了人 , 之前镇守北城的隋将刘纲被王长谐袭杀 , 如今南下的道路已经被李渊的人封锁住了 。
前有王长谐堵门 , 后有刘文静堵路 。 急火攻心的屈突通就这么被活生生地隔离了一个多月 , 终于屈突通出离了愤怒 。
事实证明 , 愤怒中的屈突通战斗力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 。 虽然使的依旧是老方法 , 但这一次情形却大不相同 。 在桑显和的领兵夜袭下 , 刘文静之前设下的三座大营中已有两座为隋军击破 , 只有刘文静所在的这一营还在苦苦支撑 , 而极为不巧的是 , 在这关键时刻 , 刘文静在战斗过程中又中了一箭 , 本人当场扑街 , 暂时脱离了指挥岗位 。 最坏的局面下 , 又遇到了最坏的事 , 刘文静的部下们都有很强的不祥感 。 但是这个时候 , 却有一个意外的人伸出了手 , 帮助刘文静军摆脱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
一个小小的决定让李渊的2个儿子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
桑显和的确不是故意的 , 他之所以伸手叫停 , 是由于担心士兵们通宵作战 , 又没用早饭 , 会很疲惫 , 因此在刘文静部崩溃前的最后关头 , 他下达了开饭的命令 。 正是这个命令 , 最终导致了局势的逆转 。
刘文静敏锐地觉察到隋军的攻势稍有缓和 , 于是他当机立断 , 分兵前去重新竖起营寨 , 在短时间内又重构起三营联防的阵线 。 而此时南边的王长谐部游骑得到了消息 , 也及时赶到 , 从隋军的背后发起了攻势 。 在双重的夹击下 , 桑显和基本全军覆没 , 除了桑显和本人奇迹般逃脱外 , 参与夜袭的隋军通通被俘(吃饭呐 , 你叫人家怎么跑) 。 虽然屈突通够猛 , 好在刘文静够精 , 桑显和够傻 , 口子终究堵住了 。 不过代价是很重的 , 刘文静本人负伤 , 部下兵战死者数千人 , 不论是主将还是部队都已经残了 , 只好调去休整 。 据说养了半个多月才算缓过劲来 。
相对于刘文静这边的情况 , 李世民不是小好 , 是大好 。
自从李渊大军进入关中的消息传播开来 , 此前潜伏在关中地区的李家势力开始公开起兵配合 。 先有李渊的族弟李神通在鄠县(今属西安市)领兵数千人响应 , 后有李渊的第三女(柴绍之妻 , 后来的平阳公主)在司竹举兵 , 统帅娘子军前来会合 。
如果只听娘子军这名字 , 就忍不住想去欺负一下 , 相信你必然是要后悔的 。 因为所谓的娘子军 , 真正的娘子只有一个 , 就是柴绍兄的娘子(名字实在查不到 , 不好意思) , 剩下的那都是汉子 , 而再具体点讲 , 应该是悍匪 。
当时柴夫人在送老公柴绍前往太原辅佐自己老爹李渊起义后 , 转手就卖掉了所有家当 , 招引山中的亡命之徒 , 组建了一支数百人的私人武装 。 后来听说附近有个叫何潘仁的首领 , 手下人更多 , 就打算收服人家 , 为此她找来了一个家奴 , 对他说 , 这事我打算交给你去办 。
如果换成一般的仆人被主人交代的任务是只身一人说服有几万队伍的强盗头领前来归降 , 我估计多半会尿 , 即使不尿 , 出门之后就此失踪跑路的可能也是多数 。 然而这一位 , 不但没跑没尿 , 还顺利完成了任务 。 这实在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 但是请先不要惊讶 , 因为这还不算完 , 大盗何潘仁不过是第一个被说服的头领 , 此外被嘴遁降服的还有头目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等等等 , 总之当时京畿地区能叫上名的首领几乎都拜倒在了这张嘴下 。
他到底是怎么完成的 , 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话 , 到今天 , 也没人清楚 。
大家唯一清楚的是 , 这人不过是柴绍家的一位家僮 , 叫做马三宝 。
在唐初第一神嘴马三宝的忽悠下 , 此时的娘子军总人数共计七万 , 而其中堪称精锐的有一万人 。 这些人在不久之后都被李渊划给了李世民统领 , 并自此成为了后日威震天下的秦王府兵最初成员 。
对于初次独自率领大军执行战略任务的李世民而言 , 重要的不仅是要有人 , 还要有人才 。
于是 , 应李世民的强烈要求 , 上天派来了一个人 , 一个真正的人才 。
李世民驻军渭北的某一天 , 一个拄着手杖的年轻人走进了他的军营 。
在李世民这前三分之一辈子里 , 年轻人见得多了 , 不过这么个形象出现的 , 可能见的还不是很多 , 于是估摸着有点情不自禁 , 所以就又瞅了一眼 。 然而就是这不在意的一瞅 , 李世民这剩下三分之二的日子就此注定要与此人一同走过 。
据李世民同志自己讲 , 初见房乔 , 他就有一种似是旧时相识的感觉 。 于是初次接触后 , 李世民就将房乔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做参谋 。 因为李世民有一种直觉 , 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人是有大智慧 , 而这种智慧将会成为未来自己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 。
事实证明 , 李世民的直觉是很准的 。 因为后人对于房乔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评语(还是成语):房谋杜断 。
房乔者 , 房玄龄也 。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人良多启示!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 致投资者的一封信
- 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要求瓜分中国, 只有一个国家反对, 原因不简单
-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看脸就知道
- 洞口用铁笼子伪装!萨达姆最后的藏身之地,每次仅能进一个人!
- 元始天尊可以复活门下弟子,通天教主却为何一个也不救?
- 除夕来临:一顿团圆饭,一个团圆年
- 湖北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地处三省(市)的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