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黛玉宝钗与他相关,比曹雪芹早400年

历史是过去 , 是现在也是未来 。 走近历史 , 走近过去;走近历史 , 做好现在;走近历史 , 展望未来……我们不应该肆意的恶搞历史 , 而是正确的面对历史、尊重历史!各位 , 让我们再一次的走近历史 , 在历史的大海中邀游吧!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大家特别熟悉的文学人物 , 如果笔者说这两个美丽非凡的女性形象应该和一个明代大诗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 不知各位会不会觉得惊讶 。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红楼梦》十二支曲中排在首位的《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 , 俺只念木石前盟 。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 纵然是齐眉举案 , 到底意难平 。

另外 , 高启和曹雪芹还有一个不一般的共同之处--曹雪芹家族因为触怒雍正皇帝而被定罪抄家;高启则因为触犯暴君朱元璋而惨遭腰斩酷刑 。


与黛玉宝钗与他相关,比曹雪芹早400年

与黛玉宝钗与他相关 , 比曹雪芹早400年// //

高启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能算不上大诗人 , 但对于明朝来说 , 却绝对是一顶一的大诗人 , 而且堪称明朝第一诗人 ,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就曾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赞誉高启“天才高逸 , 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

然而 , 不幸的是 , 高启之死在明朝诗人中 , 以至中国诗人中 , 也是最惨烈的 。

高启出生于元朝末年的江苏苏州 , 当时叫平江路长洲县 , 从小父母双亡 , 寄人篱下 , 却聪明伶俐 , 才思敏捷 , 过目成诵 , 经久不忘 , 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 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 , 长洲县成了造反派吴王张士诚的地盘 , 由他手下的大臣饶介直接管理 。 饶介是当时的大文人大书法家 , 特别重视文艺方面的人才 , 在他的盛情邀请下 , 高启在十六岁时进入饶府做了幕僚 。 但是 , 生性高洁傲然的高启厌恶官场做派 , 几年后就借故离开 , 到吴淞江畔的青丘隐居起来了 。

公元1368年 , 朱元璋在如今的南京称帝 , 大明朝正式开张营业 。 朱元璋虽然小时候因为穷没上过几天学 , 却是一个求知若渴的人 , 在打江山的业余时间里竟然凭借自学达到了能够识文断字 , 吟诗作文的水平 。 和很多皇帝一样 , 朱元璋也喜欢让读书人 , 特别是知名文人 , 给他捧捧场 , 壮壮脸 , 以便使他的新王朝显得有知识 , 有文化 , 于是就向当时的著名文人们发出了参政议政的邀请函 , 大诗人高启自然在被邀请之列 。

高启以为新朝会有一番新气象 , 就接受朝廷征召来到了南京 , 就任翰林院编修 , 参修《元史》 , 同时负责”教授诸王“ , 也就是给朱元璋的儿子们做家教 。


与黛玉宝钗与他相关,比曹雪芹早400年

与黛玉宝钗与他相关 , 比曹雪芹早400年// //

于是 , 高启被“赐金放还” 。

但我们不要指望朱元璋会像唐明皇打发李白出京那样慷慨大方 , 出手阔绰 , 一则百废待兴的明初不是繁华富庶的盛唐;二则贫农出身的朱元璋不是那样的性格 。 从高启回乡后凭“教书治田自给”来看 , 朱皇帝的赐金应该少之又少 , 甚至可能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

高启当然不会在乎朱皇帝的赐金 , 他在乎的是终于逃离了和元末官场大同小异 , 污浊不堪的新朝官场 , 终于恢复了“雪满山中高士卧 , 月明林下美人来”的隐居生活

然而 , 朱皇帝不肯如此轻易地放过高诗人 。

高启回乡隐居的第三年 , 他在翰林院时的朋友魏观来到苏州做知府 。 魏观是文学发烧友 , 高启的超级粉丝 , 他经常邀请高启到府中谈诗论文 , 饮酒做客 , 高启难以拒绝老朋友的盛情 , 又一次走进了官场的边缘地带 , 然而 , 就是这一次“失足”把他送上了惨绝人寰的死亡之路 。

张士诚当年建都苏州时 , 将苏州府衙扩建成了他的王宫 , 把苏州府的办公地点迁到了都水行司 。 魏观觉得都水行司一带地势低洼狭窄 , 容易被洪水淹没 , 就将苏州府衙迁回原址 , 也就是已经荒废了的张士诚的王宫 , 并且对相关屋宇设施进行了整修翻新 。

平常人家给新盖的房子上梁时都会举行一个像模像样的仪式 , 苏州府衙的上梁典礼当然更要热热闹闹 , 风风光光 , 隆重排场了 。 为了让这次活动更有意义 , 魏观特意请高启撰写一篇文章纪念此事 , 高启推辞不过 , 就挥笔写成了文采飞扬 , 气魄雄浑的《郡治上梁文》 , 不幸的是 , 正是这篇鸿文最终夺走了高启才华横溢的宝贵生命 。

魏观是个为百姓办事 , 受民众爱戴的好官 , 他在苏州取得的政绩引起了皇帝朱元璋的注意 , 这一注意不要紧 , 他将府衙迁到张士诚故宫的事儿进入了朱皇帝的视野 。

朱皇帝对魏知府开始不放心起来 , 就派张御史到苏州来视察工作 。

听到张御史的报告 , 朱元璋勃然大怒 , 怒不可遏 , 朱元璋心意既决 , 立即下旨将魏观和高启押解进京 , 关进深牢大狱 。 朱元璋御定的案子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不 , 很快 , 在朱皇帝的授意下 , 高启被判处腰斩 。


与黛玉宝钗与他相关,比曹雪芹早400年

与黛玉宝钗与他相关 , 比曹雪芹早400年// //

朱元璋对于有才学却不肯任他驱使的文人从来都不吝于暗下杀手 , 和高启同为“明初四杰”的另外三位著名诗人杨基、张羽、徐贲也先后遭到朱皇帝黑手 , 无一幸免于难——杨基被莫名其妙地罚作苦工 , 最后死在工所;徐贲因犒劳军队不及时 , 被下狱迫害致死;张羽被糊里糊涂地绑起来扔到长江喂了鱼 , 尸骨无存 。 由此可见 , 在独裁专制 , 毫无民主可言的封建时代 , 一个身在官场的知识分子要想保持人格独立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

一个国家 , 一个民族 , 从历史中走来 , 都有着各自的文化 。 但文化又来源于那古老的历史 。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 博大精深 , 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 , 为此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 中华的五千年历史文化让我感叹我有一个伟大而充满着历史底蕴的祖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作者删除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