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喆:汉字的形音为主来看20世纪前韩国汉字使用的特点(二)

2019年6月21日 , “全球史与中国2019”系列讲座第14讲(总第84讲)《汉字的形音为主来看20世纪前韩国汉字使用的特点(二)》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 此次讲座由韩国檀国大学汉文教育研究所许喆(Heo Chul)教授主讲 ,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主持 。


许喆:汉字的形音为主来看20世纪前韩国汉字使用的特点(二)

许喆:汉字的形音为主来看20世纪前韩国汉字使用的特点(二)// //

许喆教授介绍道 , 汉字在韩国以知识迁移的形式直接使用——即韩语中对古汉语字的借用——有两种形式 , 一是上一讲中提到的文字直接借用 , 一种是文字的变用 。 许喆教授提到 , 在知识迁移过程中 , 知识的迁出国往往比迁入国词汇量更大 , 同一事物或概念 , 如孔子的“仁” , 往往在迁入国的词汇库中找不到对应符号 , 因此会遇到同一事物的标记问题 。 本次讲座论述的问题便是 , 韩语是如何用古汉语来标记的 , 以及韩语中的固有词是如何用汉字来标记的 。


许喆:汉字的形音为主来看20世纪前韩国汉字使用的特点(二)

许喆:汉字的形音为主来看20世纪前韩国汉字使用的特点(二)// //

韩语借用汉字分为三种情况 , 一种是借音 , 一种是训借 , 还有一种情况是创造韩国自有的汉字 。 许喆教授将这种汉字根据汉字的两种形式分成两类 。 其中一种是标记汉语的汉字 , 另一种是广义的、能扩大和超越时间、空间、民族、国家和语言的 , 人能使用的共同文字形式 。 这种韩国专用汉字由此可分为两种:第一种称为表意国造字 , 是被韩语借用 , 并通过某种形式的转换表达已有的含义的汉字变体;第二种是韩国新义字 , 往往在韩语中用来表示不同于汉字原来的含义 。 除此之外 , 还有表音国造字 , 这类汉字没有意义 , 是为了表示韩语中的发音 。

表意国造字是为了标记韩国固有词而造的字 。 这类字出现年代较早 , 主要产生于三国时期汉字初传韩国时 。 表意国造字共121个 , 从形式组合上可分为“表意构件+表音构件”以及“表意构件+表意构件” , 前者共107字 , 后者14字 。 以前者为例 , 如以“土”为表意构件 , 以“代”为表音构件的“垈”字 , 表示地基、房基 , 读作“dài” 。 后者则是将两个表意构件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很含义 , 如合“大”与“畜”的“奋”字 , 虽然字形与中文相同 , 但含义和读音皆完全不同 。 这类字中还包括一些复音节字 , 即一个字有两个音节的情况 。 另外 , 有些国造字的字形不稳定 , 有时一个字会有很多变体 , 甚至有时在同一本书中也能看到一个字的许多变体 。


许喆:汉字的形音为主来看20世纪前韩国汉字使用的特点(二)

许喆:汉字的形音为主来看20世纪前韩国汉字使用的特点(二)// //

韩国新义字利用中国汉字 , 并赋予韩国新义和用处 。 这类汉字也有两种类型:同音新义和异音新义 。 同音新义的典型例子有“同”字 。 “同”在韩语中的发音与汉语相同 , 但是一种表示布匹、毛笔、茅草、鱼的数量的单位 , 与汉语完全不同 。 异音新义字如“丘” , 发音和含义皆与汉语不同 , 指官府或管人的奴婢 。 这类汉字在韩语中较为常见 , 所占比例最大 。 韩国新义字通常赋予同音字以新义 , 而且通常选择形体比较简单的字 , 如“丁、乃、刀、力”等 , 但是原音与异音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 而且字形同样存在不稳定性 。

这类汉字使用与韩国的身份认同以及韩文的演变有密切关系 。 整体来看 , 汉字传入韩国的漫长历史中 , 不断产生新的韩国新义字 。 表意国造字则多在三国时代产生 , 之后并没有产生新的表意国造字 , 直到17、18世纪又突然出现了新的表意国造字 。 这是因为三国后韩国认中国文化为源流 , 出于尊重并不会自己造新字 。 特别是1592年壬辰倭乱后 , 明朝应朝鲜请求派兵求助 , 朝鲜对此十分感激 , 具有“再造报恩”的意识 。 清朝入关灭明后 , 许多韩国知识分子开始产生了“小中华”意识 , 认为自己是中国文化的唯一继承者 , 因而可以具有合法性地造字 。 朝鲜半岛地区因而获得了自我意识 , 由此才产生了后来新表意国造字以及韩语文字向谚文的转变 。

最后 , 李雪涛教授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 。 台下师生踊跃提问 , 与许喆教授积极互动 。 整个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

文:文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