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低估的皇帝,为大唐盛世打下基础,却因太子之争被李世民抹黑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岁月中 , 共诞生了三百多位帝王 , 其中昏君不少 , 但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 , 由于在乱世之中开创了一份基业 , 所以几乎是有着雄才大略的明君 , 比如一提到宋朝我们就会想起宋太祖赵匡胤;一提到元朝就会想起元世祖忽必烈;一提到明朝就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
但凡事总有例外 。 我们一提到唐朝想到的往往不是他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 而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 。 至于打下大唐帝国地基的李渊 , 存在感好像极低 , 像个碌碌无为的昏君 , 唐朝的建立似乎和他没关系 ,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最被低估的皇帝 , 为大唐盛世打下基础 , 却因太子之争被李世民抹黑// //
李渊出生在一个精英世家 , 他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 , 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国柱 。 在那个时代 , 出身于这样的家庭 , 所受到的教育、获得的资源自是不必说 , 想成为庸才这实力也不允许呀 。
果不其然 , 李渊从小就受到隋炀帝和姨母独孤皇后的垂爱 , 从千牛备身(负责皇帝安全的高级武官)起步 , 再到监察各州的刺史 , 接着统领一方军队大破敌军取得累累战果 , 直到在太原太守的任上起兵反隋 。
最被低估的皇帝 , 为大唐盛世打下基础 , 却因太子之争被李世民抹黑// //
关于太原起兵到底是李渊的主意还是李世民的主意 , 史书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 , 太原起兵是李渊自己的主意;《唐书》则记载 , 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主意 , 做为交换李渊答应日后立李世民为太子 。
当时李渊被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监视着 , 很多事情不方便自己亲自处理 , 身边的两个儿子自然就成了得力助手 , 做他的出头鸟:在河东和太原两地扶持自己的势力 , 结交各路英豪 , 为起兵做准备 。 至于《唐书》的说法 , 则更像是玄武门之变以后 , 李世民为了使自己能够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 让史官做出的篡改 。
最被低估的皇帝 , 为大唐盛世打下基础 , 却因太子之争被李世民抹黑// //
我们不能否认李世民在大唐统一战争中立下的汗马功劳 , 但也不能就此说李渊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皇帝 。
都说打天下容易 , 守天下难 , 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即位后的李渊专注于处理内部事务和新帝国的制度建设 。 武德七年四月一日 , 李渊宣布大赦天下 , 在当天他就废除了隋朝的严刑峻法 , 颁布了对后世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有重要影响的《武德律》 。 确定了上层建筑 , 当然少不了经济基础 , 不久后他就恢复了均田制 , 确立了租庸调法 , 这两项制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后来 , 他又改革了科举制度 , 让国家能够选用真正的贤才;确立了府兵制 , 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兵源 。 由此不难看出 , 李渊并不是一个平庸无能的皇帝 , 相反还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皇帝 。
那么 , 为何李渊在后世的史书当中被如此的贬低呢?这怪不得别人 , 一切都是李渊自己种下的苦果 。 唐朝统一战争的时候 , 李世民一直在前线带兵打仗 , 在军中威望极高 。 李渊登基后还是按照传统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 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 但做为父亲的李渊 , 并没有妥善处理 , 而是玩起了平衡策略 。
最被低估的皇帝 , 为大唐盛世打下基础 , 却因太子之争被李世民抹黑// //
最终 , 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悲剧发生 , 李渊不得不被迫退位 , 当起来太上皇 , 直到公元635年 , 于垂拱前殿 , 孤独死去 , 时年69岁 。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大唐创业起居注》
- 古代最有钱的县城大街,位于山西,现为世界遗产!
- 评职称课题最后一名有用吗
- 柴进复辟梦想的破灭:梁山好汉中人品的佼佼者,也是下场最好的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张衡的地动仪,真能预测地震吗?它为何被移出了教科书?
- 关山东麓小城5000年制陶史,多次被外族劫掠,博物馆盆盆罐罐说事
- 陈子昂最孤独的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可谓时势造英雄,光照中华
- 电动车最大的能耗杀手是什么?小鹏G3的能耗表现到底如何?
- 古代墓地风水十不向秘诀,墓地最佳风水坐向及朝向的吉凶
- 一支五万大军突然消失,2500多年后,在一处洞穴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