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兄弟的标配:同一栋楼同吃同乐,同一条心互帮互让

在古代 , 皇帝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词语 。 它是至高权力的象征 , 是代表天命、代行天命的“天子” , 在“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的时代 。 君主很大程度上 , 掌握着整个国家的生杀予夺的权利 。 因而 , 对于欲望无限喷张的很多数人来说 , 做皇帝是一件极其尊贵的事情 , 拥有做皇帝的机会是务必要去争取实现的 。

历史上 , 一些人为了能让自己当上皇帝 , 什么伦理、道德、感情都抛弃了 , 甚至无所有其极 , 连有反对意见父亲、兄弟都毫不手软 。 比较典型的就是隋炀帝杨广 , 了原不是太子 , 为登上太子之位 , 竭尽了心力 , 联合杨素 , 讨好独孤皇后 , 以图搞掉太子杨勇 , 得逞后 , 就赐死杨勇 , 君临天下 。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这样的 , 因他不是太子 , 为登上皇位 , 不惜发动玄武门之变 , 杀害太子李建成 , 王子李元吉 , 为登基扫平障碍 。

权力面前 , 足已让人性的天平发生偏移 , 并溅成一件件流血惨案 。 然而也是有一些智慧的人 , 明白自己的能力和使命 , 在审时度势之后 , 果断退出权力斗争 , 从而保全了自己 , 也成全了别人 。


好兄弟的标配:同一栋楼同吃同乐,同一条心互帮互让

好兄弟的标配:同一栋楼同吃同乐 , 同一条心互帮互让// //

在唐朝 , 就有一位智慧贤明的人 , 他虽然是嫡长子 , 拥有太子的资格 ,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所不足 , 于是果断退出皇位之争 , 让他的弟弟出任太子 。 而他的弟弟对他也是亲情深厚 , 这个伟大的弟弟不但不孚众望建设了一个开元盛世 , 还在他死后 , 封他为“让皇帝”……

故事的两个主角 , 分别是唐明皇李隆基和宁王李宪(李成器) 。

从五王宅到让太子位 , 兄弟同枕共眠

李隆基和李宪都是李旦的儿子 。 两人小的时候 , 和其他三个王子一起 , 同住在长安繁华地带的隆庆坊 , 号称“五王子宅” , 后因避讳改称兴庆坊 。 同住一个宅子接触也更多 , 两人的感情也是更深 。 随后各自分开 , 但感情未见减弱 。

公元710年7月21日 , 已是临淄王的李隆基集团联合太平公主集团在长安城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 , 李隆基集团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及相关人员 , 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 , 使皇统从李显一脉转向李旦一脉 , 李旦复辟为唐睿宗 。


好兄弟的标配:同一栋楼同吃同乐,同一条心互帮互让

好兄弟的标配:同一栋楼同吃同乐 , 同一条心互帮互让// //

李旦当上皇帝之后 , 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 , 那就是确定太子的人选 。 根据传统的继承制度 , 嫡长子李宪应立为太子 , 但是如果从有功于李唐社稷这个角度 , 立李隆基为太子更合理 。 太平公主是李旦的妹妹 , 在铲灭韦后势力中 , 太平公主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 但是她并不愿意看到李隆基成为太子 , 因为这样会使李隆基的权力超越她的权力 。 作为权力欲望很强的女人 , 太平公主对这一点非常在意 。

在这种情况下 , 作为嫡长子李宪的态度将很大程度上左右局势的发展 。 李宪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定位还是有很清醒的认识的 。 他认为 , 太子是储君 , 代表国家的意志和未来 。 如果在太平时期 , 在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 就应以先立嫡长子 , 但是如果国家有困难或变动 , 那就要优先立有功者 。 如果没有根据时势确立储君 , 那么天下有识之士就会大失所望 , 对于江山社稷 , 也会少了福份 。

大家都知道 , 一般情况下 , 太子之位即使心里特别想拿下 , 表面上还是要有声有色地辞让一番 。 因而对于辞让太子之位 , 大家也只是观其言察其行 , 没有太当真 。 但李宪可不是谦虚一下就过去的 , 他知道光是几句话也没法证明他的心志 , 除了“涕泣固请”外 , 坊间还传说他以绝食表明心志 。 绝食这玩意儿 , 说小就小 , 一二顿饭可能不会有什么事 , 但说大就大 , 饿个一周下来 , 说不定生命都有危险了 。 结果李旦一看李宪这么认真 , 没有办法 , 只能立李隆基为太子 。

李隆基为了表示对兄弟情谊的不相忘记 , 在当太子时 , 就派人造了一床可容五人同睡的大被和一个长枕 , 与宁王李宪、岐王李范、薛王李业等诸兄弟同枕共眠 。

后来 , 正是在李宪以及周围一帮人的支持下 , 李隆基才荣登大宝 , 并清洗了太平公主集团的势力 , 开始了经营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开元盛世” 。


好兄弟的标配:同一栋楼同吃同乐,同一条心互帮互让

好兄弟的标配:同一栋楼同吃同乐 , 同一条心互帮互让// //

花萼相辉 , 兄弟情深

李隆基在当了皇帝之后 , 不像其他皇帝一样 , 对兄弟大开杀戒 , 反而与未登极一样 , 和兄弟保持了非常深厚的亲情 。

为了纪念兄弟之间的这份感情 , 唐玄宗在兴庆宫西面盖了一座楼房 , 题曰:“花萼相辉之楼” 。 这楼的名字取《诗经·小雅》:

常棣之华 ,

鄂不铧桦 。

凡今之人 ,

莫如兄弟 。

这首诗讲的兄弟之间的和睦友爱就要像花和萼那样 , 互相依靠 , 不能分离 。 唐玄宗修建此楼后 , 常携弟兄们登临团聚 , 共话家常 , 品茗、喝酒、下棋、听乐 , 共叙亲情之乐 。

唐玄宗对哥哥李宪非常信任 , 其中可由一件事可略见一斑 。 唐玄宗宠信武惠妃 , 武惠妃一连为唐玄宗生了几个孩子 , 但孩子都活不久 。 后来 , 武惠妃生下了寿王李瑁(也就是杨贵妃原来的丈夫) , 因为担心在宫中会出现意外 , 于是唐玄宗就把孩子送到宁王李宪家 , 由宁王的妻子元氏抚养 , 长大后才入宫受封 。 试想 , 唐玄宗的儿子在宫中都不安全 , 为了让孩子安全成长 , 唐玄宗想到的最安全的人就是他的哥哥 。 而李宪也不负弟弟所望 , 把李瑁养大成人 , 送还唐玄宗 。


好兄弟的标配:同一栋楼同吃同乐,同一条心互帮互让

好兄弟的标配:同一栋楼同吃同乐 , 同一条心互帮互让// //

而在治国兴邦上 , 李隆基展示了他过人的政治能力 。 开元期间 , 在唐玄宗及一帮文武大臣的共同努力治理下 , 李唐王朝呈现欣欣向荣的气象 , 人民安居乐业 , 被称为开元盛世 。

在开元二十九年 , 李宪病逝 。 唐玄宗明白 , 如非李宪当时的承让和几十年来对他的种种支持 , 唐玄宗能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取胜 , 这还是个未知数 。 已近人生晚年的李隆基 , 闻之悲痛落泪 , 他亲写诏文 , 其中有句如泣如诉:十数年间 , 棣华凋落 , 谓之手足 , 唯有大哥……随后 , 唐玄宗不顾他人反对 , 缅怀李宪的高尚品德 , 追谥李宪为让皇帝……

此后 , 受李宪之死以及其他的若干事件影响 , 李隆基便改开元年号为天宝 , 唐玄宗的人生又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从李隆基和李宪的兄弟故事中 , 可以深深品味到 , 中国好兄弟的各种优秀品德均在两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 一个谦退礼让天下 , 一个建设开元盛世 , 两人的亲情故事 , 成为人间美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