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艳:后母戊鼎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杨冰艳:后母戊鼎

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初二的老师和同学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加“四个一”活动 。 , 在长达几个小时的车程结束后 , 我们终于到达了国家博物馆 。 博物馆分为“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部分 , 这次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古代中国”展厅 。 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中 , 我们变不知不觉的跟着讲解缓步移动到了后母戊鼎展柜的前面 , 我终于能够近距离的看到我最喜欢文物啦 , 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 忍不住隔着展柜描绘他精致的花纹 , 可我瞬间感到脑子里涌出一道白光 , 然后突然晕了过去 。

当我醒来时我被吓坏了 , 我发现我来到了一个大殿上 , 这里面的男男女女都穿着一身孝服 , 整整齐齐的跪了一地 , 同时我也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后母戊鼎 。 当我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时 , 我已被抬了起来 , 晃晃悠悠的被抬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 , 当我看到眼前巨大的陵墓时 , 我才后知后觉的明白我马上就要被埋起来当陪葬品了!我拼命地挣扎 , 拼命地喊叫 , 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听见我说话 , 看见我的反抗 , 没有人知道我是有生命的!就这样 , 我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光亮一点点消失 , 我就这样被遗弃在了冰冷的土地之下 。

1939年3月的一天 , 河南“西北岗”的一些村民把我从土里救了出来 , 我终于重见天日 , 这一觉就睡了两千多年 。 拉起一个体重800多公斤的胖子 , 他们很是费了一些力气 。 从他们的眼神里 , 我知道自己很重要 。 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 后来我听说 , 《富春山居图》的主人吴洪裕就是因为太爱它而险些毁了它 。 然而我毕竟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 早在我出土之前 , 国家博物馆的建设计划已经初具雏形 , 而那将是我最终的归宿 。 “九·一八”事变后 , 民国政府下令北平各文物保管单位将重要文物南迁 。 我则被当地老百姓重新深埋起来 。 后来听说为了救我 , 当地老百姓就用了其他小一点的鼎代替 , 交到了日本人那儿 。 抗战结束以后 , 1946年7月 , 政府派兵再次将我挖了出来 , 安放在“安阳县古物保存委员会” 。 同年10月蒋介石六十大寿之际 , 我被运送到了南京 , 住进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 。 1948年底 , 随着解放战争的开展 , 南京国民政府准备逃往台湾 , 要求将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等地文物精品带走 。 我不得不与一些朋友道别 , 其中就包括毛公鼎 。 话说当时 , 南京国民政府挑选赴台文物的时候 , 也很想带上我 , 只是我太胖、太重了时间紧迫 , 他们便选了瘦一些的毛公鼎 。 后来杜廼松这么感慨:“时间来得及的话肯定是要被运走的 , 幸亏没有被运走 。 ”你看 , 这就是身为胖子的好处 。 总之我留在了南京 , 后来又入藏了南京博物院 。

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之际 , 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大楼在天安门广场东侧落成 , 成为我国最高历史文化殿堂 。 就在这一年 , 我被调拨过来 , 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四羊方尊胜利会师 , 我终于有了真正的归宿 。

在这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前来一睹我的芳容 , 我再也不用自己孤独的但在黑漆漆的地了 , 我每天都和我的好朋友待在一起 , 虽然不能与朋友们近距离接触 , 但是每天能够一起聊天 , 每天一抬头就看见彼此 , 说不定以后我还会交到更多朋友呢!每次一想到这里 , 我就感到幸福极了 ,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文物也能够和我一样幸福 。

又是一阵天旋地转 , 转眼间我又站到了后母戊鼎的前面 , 我仿佛看到了后母戊鼎再对我笑 。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物重见天日 , 越来越多的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 , 可是同时也有许多文物流失海外 , 不知去向 ,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我们国家每一件文物 , 保护每一项文化 , 留给我们自己和后代珍贵的文化遗产 , 让中华文化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