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鸿门宴是中华文化的经典 , 寓意一方设伏 , 有威胁之意 。 掌握强大实力的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了野心勃勃的刘邦?史学家一直争论不止 。

有的认为项羽不杀是出于利益考虑 。 当初楚怀王定约 , 先入咸阳者王之 。 刘邦先入关 , 本应该封王 。 刘邦先破咸阳却不享受 , 封闭仓库等项羽来受封 。 项羽杀害刘邦 , 丧失了道义立场 , 必将被人唾弃 , 遭到诸侯背叛甚至围攻 , 所以不敢杀 。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 , 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

有的认为项羽不杀是瞧不起刘邦 。 刘邦羽翼未丰 , 10万残兵 , 不堪一击 。 项羽风头正健 , 没有把他当一回事 , 所以用不着杀 。

有的认为项羽不杀是性格原因 。 项羽为人勇猛 , 但有妇人之仁 。 不愿意封赏下级 , 甚至连印章磨破了都不愿意给 。 鸿门宴上虽然楚强汉弱 , 但是刘邦主动表现 , 和樊哙几句抢白 , 让项羽感到理亏 , 所以不愿意杀 。

这些分析都有道理 。 但是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 。

《史记·项羽本纪》在第一段介绍项羽时 , 最后一句话这样写 , “项氏世世为楚将 , 封于项 , 故姓项氏” 。

这是破译项羽行为密码的关键一句 。 其实 , 文中多次出现类似话语 , 如“项氏世世将家 , 有名于楚”“以君世世楚将” , 等等 。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 , 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

项羽的爷爷是楚国名将项燕 。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 , 项燕曾经大破秦军青年俊才李信20万大军 , 后来在老将王翦60万大军举国进攻下才身败而亡 。 项羽从小由叔叔项梁抚养长大 , 接受了兵法和剑道的培训 , 当然也包括贵族精神 。

何为贵族精神?

贵族不是光有权和有钱 。 俗话说 , 三代以后才能出贵族 。 这说明贵族需要权势熏陶和长期培养 。 贵族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 , 维护社会秩序是贵族义不容辞的责任 。 这种维护的责任 , 就转化为贵族身上的荣誉感、纪律性和牺牲精神 。 贵族精神一词虽然起自欧洲 , 但其文化内涵在中西方文化中均有体现和映照 。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 , 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

一战时期 , 英国贵族踊跃参战 , 努力尽责 。 贵族及子弟伤亡率高达45% 。 1916年7月索姆河战役 , 英军损失45万 , 贵族子弟就占6万 。 蒙哥马利子爵哀叹地说:“很不幸的是 , 我们在这场战役中失去的军官比例要远远大于普通士兵 。 ”

项家在楚国世世代代为将 , 自然是名门望族 。 其影响之大 , 在当地势力之盛 , 不必多言 。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 项梁杀会稽郡守殷通造反 , 当地无不服从 。 项羽以天下为己任发起反秦起义 , 救国救民 , 多次在战争中体现贵族精神 。

贵族很少使用计谋 。

贵族做事讲究光明磊落 , 兴兵要是仁义之师 。 春秋时期表现最明显 。 交战双方约定时间、地点 , 堂堂正正交战 , 靠实力取胜 , 不屑于计谋 。 比如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楚国 , 非要等到楚国军队全部过河后才正面对决 。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 , 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

项羽同样很少奇计破敌 , 大都是正面作战 , 靠勇力取胜 。 大名鼎鼎的巨鹿之战 , 他率军正面进攻 , 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 , 九战九捷 。 彭城之战 , 项羽以精锐三万骑兵快速反应打击 , 一大早进攻 , 靠突袭大破汉军 。

贵族恪守信义 。

楚国出自南方莽荒之地 , 最初不服从中原文化和礼仪 , 经常自称“我蛮夷也” 。 在长期文化融合中 , 大量吸收中原汉文化 , 反而变成了最恪守信义的国家 。 楚怀王因此受尽张仪600余里土地割让的欺骗 , 还被软禁于秦国而死 , 国力也逐渐衰微 。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 , 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

楚汉交战多年 。 刘邦主动提出与项羽平分天下 , 鸿沟以西为汉 , 以东为楚 。 项羽答应了协议 , 并且释放了刘邦的父母妻子 , “项王已约 , 乃引兵解而东归” 。 他还准备回彭城当王 。 然而 , 刘邦却在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下 , “此天亡楚之时也” , 趁此机会揍死项羽 , 对毫无准备的项羽进行无耻的背盟一击 , 将其打倒在垓下 , 演出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别离 。 这是重信守诺的项羽重蹈祖先覆辙的一个最明显事例 。

此外 , 灭秦成功之后 , 项羽自称西楚霸王 , 大封诸王 , 不贪权于一人 , 给参与灭秦的战友们一个交代 。

贵族修养较好 。

文化修养是贵族最明显的特征 。 抵御物质诱惑 , 拒绝享乐目标 。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 , 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

史书记载中 , 项羽高大威猛 , 武力惊人(“籍长八尺余 , 才能扛鼎 , 才气过人”) , 而且作风很好 , 终生只有虞姬一位美人 。 所以才有“项羽是女人心中的男人 , 刘邦是男人心中的男人”的说法 。 与之相反 , 刘邦在彭城逃难时 , 为减轻重量 , 三次将子女推下车 , 毫不顾惜 。 孤身逃难时 , 还娶了一位农家子女为妻 。 为了胜利 , 刘邦无所不用其极 , 根本不在乎代价 。

虽然史书上多次记载项羽滥杀 , 但这说明不了什么 。 一方面是出于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考虑 。 另一方面也是战国以来的传统 。 白起不就坑杀了45万赵军?

贵族有牺牲精神 。

项羽认为天下劳苦是因为与刘邦的恩怨 , 提出与刘邦“挑战决雌雄” 。 刘邦却笑着拒绝:“我宁愿与你斗智 , 也不斗力 。 ”把项羽的苦心轻易踩到脚底 。

他一怒之下准备烹杀刘邦父亲 。 刘邦说:“我与你是兄弟 , 我父亲就是你父亲 , 如果烹杀 , 请分我一杯羹 。 ”项羽气得没办法 , 与刘邦屡次斗智中都居于下风 。

临死前 , 他不无悲凉地对众将士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 身七十余战 , 所当者破 , 所击者服 , 未尝败北 , 遂霸有天下” , 反复强调 , “此天之亡我 , 非战之罪” 。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 , 秘密在《项羽本纪》第一段末句// //

这是项羽内心悲观失望情绪的集中反应 , 也是贵族精神坍塌的体现 。 项羽信守誓言遭到背叛 , 自然内心是一万个不服气 。 他不承认自身失误 , 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恪守贵族准则 , 不承认输给市井小民刘邦 。

然而 , 世事究竟不同 , 已经过了春秋的大义之节 。 结果或许比方法更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