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契丹人建立的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朝代 。 它统治的疆域超过当时汉人为主的北宋王朝 , 民族成分比北宋更多 , 而且成功地将多民族团结在一起 , 以致于北宋要夺回幽云十六州的时候那里的汉人竟然坚决和辽国站在同一阵线上 , 可见其民族政策的成功 。

面对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辽国皇帝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办公方式来联络各民族的感情 , 辽国皇帝为自己建立的五个都城 , 而这五个都城都承担着首都的功能 , 皇帝根据四季变化不断搬家 , 在所在各地一边游猎 , 一边办公 。 于是形成了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的“四时捺钵”制度 。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

春捺钵大约在正月上旬左右辽国皇帝由临潢府出发到到吉林的月亮泡 , 在这里皇帝凿冰钓鱼然后再冰解的时候捕鹅雁 , 同时在这里举办头鱼宴和头鹅宴 , 宴请当地的部族首领和他们一起联系感情 。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 如今每年吉林的查干湖的头鱼都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 , 而这个习俗就是源于辽代皇帝的春捺钵 。 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萧峰和耶律洪基就是在这个活动中认识了 , 并帮助他平定叛乱 。 而最后灭亡辽国的完颜阿骨打也是在这里第一次和天祚帝交锋了 。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

查干湖头鱼

到了夏季后 , 辽国皇帝便到黑山一带的吐儿山 , 一边游猎一边纳凉 , 同时处理政务 。 这段时间非常短 , 六月过来 , 七月就走 。

到了秋季的时候 , 皇帝就带着他的军队到永州的伏虎林中射猎猛虎和野鹿 , 在这里对自己的军队进行检阅来实现自己的军队 , 通过游猎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

入冬之后辽国皇帝便到永州的广平定中 , 由于这里多沙、地势平缓因此冬天稍暖 , 在这里辽国皇帝可以避寒 , 冬猎讲武和大臣商议国政 , 同时接见外国使臣 , 在这里辽国君臣们凭借他们的热情和过人的政治智慧处理国际事务 , 于是西夏北汉等开始成为他们牢不可破的盟友 , 进一步孤立强大的北宋 。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

网络配图

辽国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为什么要这样不辞劳苦的奔波呢?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 , 在辽国的南方有一个强大的北宋政权 , 北宋拥有中原富庶之地 , 在经济和文化上都无不碾压辽国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辽国其实时时刻刻团结周围的力量来对抗北宋 。 而皇帝的四时捺钵就是一种手段 。 他通过不断地走动到各个部落中去和他们的首领人民在一起 , 与民同乐联络感情 , 这样让众多民族都团结到辽国皇帝身边成为辽国的重要国政 。 辽国皇帝就是利用这种走亲戚般的方式去拉拢各民族最终建立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

契丹人剧照

由于辽国皇帝的热情和亲民 , 于是在和北宋的对抗中西夏国始终和辽国站在一起 , 连和北宋同根同种的幽云十六州也最终和辽国站在同一阵线 , 这无不说明辽国皇帝的胸襟和战略眼光 。 辽国的成功在于他能够团结国中的各个民族 , 而他的灭亡则是民族压迫 。 到了辽代后期 , 统治者开始腐败 , 开始对于契丹以外的少数民族的进行压迫 , 最终被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所取代 。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辽国能和强大的北宋长期对抗只因契丹皇帝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

契丹武士

尽管金朝取代了辽国 , 但它以及后来建立的元朝、清朝都无不承接辽朝时期的民族政策 , 通过捺钵风俗来联络民族感情 , 只是远远没有辽国皇帝那样诚恳 。 清朝皇帝将捺钵改为木兰围猎方式 , 而不再是亲自拜访各部族首领 , 而是让各部首领来木兰围场见他 , 这一点比起辽国皇帝上确实逊色不少 。 而从这一点看我们契丹的这种民族政策对于后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是一个功在千秋的伟大创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