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哪些朝代在实施,真相是怎样?
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 , 活到了六十便要被埋 , 听起来可谓令人毛骨悚然 。 不过 , 一旦我们去和一些老人谈及此事 , 相信总能听到滔滔不绝的讲述 。 这个说法 , 其实已经在民间流传许久 , 只是没有较为权威的文献记载 。
“人到六十 , 不死就埋” 。 许多老年人都对此都能“如数家珍” , 讲述起来也是有多个版本 , 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朝代分别的秦朝和元朝 。
俗语“人到六十 , 不死就活埋” , 哪些朝代在实施 , 真相是怎样?// //
秦朝说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一直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推翻 。 为此 , 秦朝除了收缴民间兵器、严格监视民众外 , 还制定了一个残忍的制度:凡年满六十者 , 一并活埋 。
按照这一说法 , 秦始皇觉得老人是富有智慧的 , 具有斗争经验 , 所以他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始终都十分警惕 , 甚至不惜用这么残忍的方式来以绝后患 。
俗语“人到六十 , 不死就活埋” , 哪些朝代在实施 , 真相是怎样?// //
然而 , 此说虽然看似颇具道理 , 却并没有什么根据 。 况且 , 秦朝很短命 , 而继任的汉朝统治者一再为自己的统治寻找理论基础 , 如果暴秦真有此暴行 , 则汉代史书定然会有记载 。 但事实上 , 史书中并无相关线索 。
元朝说
这一说法所给出了理由与秦朝说大体相似 。 因为元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 , 统治者担心汉人会反抗 , 所以对老年人也十分防范 。 但事实上 , 元朝也并没有如此残忍的规定 , 多半是后人附会的结果 。
俗语“人到六十 , 不死就活埋” , 哪些朝代在实施 , 真相是怎样?// //
其实 , 无论是秦朝说还是元朝说 , 或者说民间流传的其他版本 , “六十活埋”的做法都没有可靠的文献予以支撑 。
“人到六十 , 不死就埋” , 实际上是“弃老风俗”的一种演义 。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时候 , 一旦发生天灾人祸 , 老弱很容易成为“累赘” 。 在既知他们很难熬过眼前劫难时 , 青壮年往往会将其“抛弃” 。 这是人类早期文明中确实存在过的现象 。
相对来说 , 弃老风俗多在游牧民族中流行 , 中原农耕文化鲜有发生 。 不过 , 随着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之间的交往 , 这一风俗很容易被当作传说进入到其他人群的集体记忆中 。
俗语“人到六十 , 不死就活埋” , 哪些朝代在实施 , 真相是怎样?// //
“六十活埋”的故事版本有很多 , 却没有可靠的文献予以支撑 。 这足见这一传说曾在多地流行 , 但又似未曾发生 。 这一说法之所以能影响深远 , 还是在于它本身的残酷性 。 “活埋”二字原本就容易刺痛人的神经 , 故而很容易被老年人认同 , 并代代传播下去 。 只是 , 它却并非是现实 , 而是一种集体记忆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