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七月初的一个上午 , 空中乌云密布 , 隆隆地雷声伴随着凉风飘进宁津县城的各个角落 , 这是入夏以来 , 人们感到最凉快的一天(天气预报最高气温摄氏22度) , 零星的小雨点 , 更增加了几分惬意 。 我带着从小时候到现在 , 心中一直存着的那份好奇心(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 , 我们农村还没有办电 , 文化生活特别匮乏 , 儿童时期的我常常坐在煤油灯下 , 聆听父母给我讲我们村子里的人或者发生过的事 ,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村的一位“奇人”张维翰) , 骑上自行车 , 前往县城的安业路上 , 拜访了张维翰的重孙——八十四岁的张景让老先生 。 年事已高的他 , 虽然耳聋眼花 , 但是精神矍铄 , 知悉我的来意后 , 更加兴奋不已 , 我们一边品着茗茶 , 一边听他娓娓道来……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

(张维翰的重孙 张景让 老先生)

张维翰 , 大约在公元1860年出生 , 上有两个姐姐 , 自幼父亲因病去世 , 母亲靠种自家的一亩二分地以及乡里乡亲的帮衬 , 艰难地养活着全家 。 自幼聪明好学的张维翰 , 母亲没钱供他读书 , 他就天天跑到本村的私塾里 , 偷偷地在窗下听 , 赶上雨雪天 , 私塾的教师就让他进屋去听 , 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四年 。 十四五岁的时候 , 经人介绍他去天津一家乐器商行学徒 , 几年的学徒期 , 奠定了他迈向成功道路的基础 。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

成年后 , 眼界开阔的他回到家中 , 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 , 办起了自己的家庭作坊 , 制作各种唢呐、笙、铜锣、铜钵等乐器 , 还铸造铜盆、铜勺、铜舀等家庭用品 。 他还自己建了一座土窑 , 专门烧制泥人像 , 再涂上各种染料 , 活灵活现 , 供不应求 , 天津客商给他起了一个“泥人张”的绰号 。 几年下来 , 这两样生意都红红火火 , 有了经济基础 , 张维翰的聪明才智如鱼得水 , 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 一是在天津看到洋人骑的自行车挺好 , 他就用老槐木和老榆木等 , 仿造出一辆木制自行车 , 只要见过他骑木制自行车的人 , 无不投过羡慕和敬佩的眼神 。 二是他看到外国人发明的钢琴 , 弹奏出的乐曲非常优美动听 , 于是他自己经过反复的实践 , 发明了脚蹬风琴 , 这种乐器在我们中国音乐界曾经非常流行 , 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90年代(记得1982年在高中上音乐课的时候 , 我们音乐老师就在班上弹过 , 那时我还不知道脚蹬风琴是我们村的张维翰发明的) , 后来被电子琴所替代 , 脚蹬风琴也已成为历史 。

清朝末期 , 鲁北平原的土匪盛行 , 村里的豪门大户 , 都惧怕土匪侵袭或绑票 , 生意火爆的张维翰 , 也怕出意外 , 于是用土夯制了一栋二层小土楼 , 墙体一米多厚 , 并且凭着他的智慧 , 自己经过多次的实践 , 研制出了铁壳和泥壳的土炸弹 , 并把技术免费教给我们村比较富裕的家庭 。 把制好的土炸弹用泥覆盖在房顶上(例如我小时候也曾听父亲说过 , 我家西邻居张信家因刚刚卖了两囤花生 , 土匪获悉后当天晚上就来抢劫 , 我老爷爷听到张信的求救声和炸弹爆炸声 , 快速爬上房顶 , 往西邻居的院墙外扔土炸弹 , 最后在周围邻居的帮助下 , 把土匪给逼跑了) , 他还自制了很多把匣子枪、撸子枪、长枪等 , 大大地加强了防御措施 , 同时也给本村村民提供了很强的保护 。 例如我村张元家来了土匪 , 张元在房顶上一边往院子外扔土炸弹 , 一边高声疾呼救命 , 张维翰的儿子张中山听到爆炸和求救声后 , 拎着长枪就出去了 , 隔着一个水湾 , 打了几十发子弹 , 最后吓得土匪都跑了 。

到了中年后 , 张维翰用他那智慧的头脑 , 把生意做的很大 , 在老家置办了几百亩地 。 然而他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 , 而是想起了他小时候求学的艰辛和读书的重要性 , 想到了曾经帮助过他的父老乡亲们 , 他们的日子还很苦 , 孩子们上不起学 , 于是他出资在村里建了一所私立学校 , 聘请了几位教师 , 教师的工资及生活费都由他出 , 本村的孩子们都免费上学 , 邻村的亲戚或者朋友的孩子也可以免费上学 。 他的这一义举 , 惊动了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 , 时任国民政府的县长 , 为此激动地写下了“自建学校 , 热心教育”八个大字 , 并找人刻成3米长60公分宽的大木匾 , 亲自送到学校里 , 表彰张维翰在那个年代 , 为中国农村的教育 ,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开创了一条希望的先河 。

有一年夏季 , 一次疾风暴雨过后 , 他站在村边上看到 , 到处都是被风雨洗刷的麦秸和破乱布头等 , 污染着整个村子的环境 , 而这些都是造纸的好材料 , 于是他起了开个造纸厂的念头 , 日后收存了好几个小山似的麦秸与布头 。 当时 , 张维翰曾经立过誓言:未来几年 , 我要让张旭村的父老乡亲 , 都成为会种地的工人 , 像城市人一样 , 天天在工厂做工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张维翰在天津看到日本人卖的白洋布 , 非常受国人的青睐 , 而白布做衣服做被子都需要染色 , 随即他在天津开了一家染料铺 , 让儿子张中山在那里打理 , 而他经常往返于老家和天津 , 生意非常火爆 。 然而他却觉得光靠卖染料只是赚点小钱 , 白花花地银元都让日本人给赚跑了 , 于是他又萌发了织“洋布”的念头 。 说干就干 , 接下来他便如醉如痴的研究起织布设备来 , 首先改变手工弹棉花 ,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 他发明了轧车和风弓 , 轧车在牲口的拉动下 , 可以把棉花中的棉籽直接分离出来 , 形成棉匹 , 而风弓可以把棉匹进一步深加工 , 用来制线 。 后来 , 他在天津买回一台苏联造的大轮十马柴油机 , 作为动力 , 效率一下子提高了无数倍(张维翰发明的轧车和风弓 , 普及了中国北方农村的各个角落 , 并且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 。 解决了弹棉花的的问题 , 光靠农村老太太们用手摇纺车纺线 , 显然效率是远远不够 , 于是他又着力研究纺纱机 , 经过一段时间的闭门造车 , 由于文化程度低 , 也没见过纺纱机 , 很多难题总是攻克不了 , 听说青岛有一家日本人开的纺纱厂 , 他便四处打听 , 找到了这家纺纱厂 , 看大门的中国人拦着不让进 , 他就私下说明来意 , 偷偷地塞给那个人四十块现大洋 , 借着晚上无人注意的时候 , 在各个车间的窗外偷偷地看了一遍 , 凭着记忆和想象力 , 回来继续研究 。 几年后 , 张维翰终于研究出了粗线纺纱机的雏形 , 虽然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 可是过度的劳累 , 致使他得了气鼓(现在医学上叫肝腹水) , 当时肚子大的像个大锅扣在他的腹部 。 因为当时的医学还不发达 , 张维翰只能带着没有研制出精制纺纱机 , 没能开办织布厂和造纸厂 , 没能让张旭村所有人成为会种地的工人等各种遗憾 , 离开了家人和乡亲们 , 离开了这个世界 , 死神带走了“奇人”张维翰智慧的身躯 , 时年六十二岁 。 在张维翰去世后 , 鉴于他的发明创造和热心办学等等 , 时任县政府给他立了一块两米多高 , 80厘米宽 , 20厘米厚的青石墓碑 , 县长亲自题词:“张维翰之墓” , 并撰写了张维翰一生的发明创造和热心教育的碑文(此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砸碎了 , 我小时候也曾见过破碎的碑石 , 青青的石块上刻有碑文) 。

张维翰在他有生之年 , 不但艰苦创业、虚心学习、发明创造、热心教育事业、与乡邻和睦相处 , 而且还是一位爱国人士 , 为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以及国民政府捐过很多银元、粮食、布匹等战略物资 。 在他一生精忠报国的影响下 , 他的孙子张文斌(张中山的二儿子)在大学里果断地加入了国民革命军 , 国共合作期间 , 荣升为师长 , 在重庆战场上 , 牺牲于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中 。 他的孙子张文涛(张中山的四儿子)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 , 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团参谋长 , 抗美援朝结束后 , 分配到天津市石油公司工作 。 他的重孙——张景良(其大孙子张文荣的二儿子)曾经是一名八路军战士 , 因有文化底蕴 , 抗日战争结束后在杜集镇大刘集村完小任教 。 他的重孙——张景让(其孙子张文焕的儿子) , 解放后在杜集镇水利站工作多年 , 维修各个扬水站的大型柴油机 , 直到都换了电机后 , 才回家安度晚年……

当采访结束后 , 我看到张景让老先生 , 对其老爷爷张维翰的发明创造和慈善义举津津乐道和意犹未尽的样子 , 似乎在告诉我 , 因他年事已高 , 以及辈分与年龄的差距 , 对他老爷爷张维翰的故事还有很多没能说出来 。 但是 , 张维翰的求学精神、爱国精神、自费办学的义举和发明创造的才能 , 足以让我们现代人有所感悟 。 他不但是我们张旭村人的骄傲 , 也是宁津人的骄傲 , 人们会永远记住“奇人”张维翰 。

2019年7月10日 23点28分结稿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奇人”张维翰 作者|张井来// //

张井来 , 字道之 , 号 南山居士 , 别署枫华楼主 。 1965年出生于山东省宁津县张旭村 , 毕业于宁津县第二中学第一届文科班 , 自幼爱好书法 , 以及诗歌创作 。 退伍后 , 一直从事文秘工作 , 2000年至今 , 涉足于股票期货基金金融领域 , 并开始着力研究书法 , 师从於书法家王秀峰 , 书画家吴君本 , 曾受书法家王春泉、王琪章、毛广建等诸位现代书画家指教 , 作品多次获得书法界人士好评并收藏 , 为宁津义工事业捐献了大量的书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