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袁世凯死后 , 其"复辟帝制"的心腹杨度曾上挽联:"共和误民国 , 民国误共和 , 百世之后 , 再平是狱;君宪负明公 , 明公负君宪 , 九泉之下 , 三复斯言 。 "

鉴于杨度的个人立场 , 挽联的上半段很好理解 , 无非是共和与民国两相耽误 , 而下半段突出一个"负"字 , 则显得模棱两可 , 究竟是袁大头负了帝制 , 还是帝制负了袁大头?杨度没有明说 。 不过 , 据说此联还有另一个版本 , 该句就相当清楚——君宪不负明公 , 明公实负君宪 。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 , 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

这就比较奇怪了 , 要知道 , 袁世凯放着好端端的"中国华盛顿"不做 , 硬是咬碎了牙称天子 , 虽然最后失败 , 下场也凄惨 , 但此等狼子野心 , 你说有负君宪 , 就真正是没法说理了 , 君宪负了袁大头倒是事实 。

然而 , 从杂乱的史料中抽丝剥茧 , 却发现 , 杨度实际上是对的 。

因为 , 复辟闹剧从一开始到结束 , 袁世凯就不是单纯的想要做皇帝 , 换句话说 , 君不君宪不重要 , 称帝也只是一种手段 , 其真正想要得到的 , 是隐藏在手段背后可以动用的权力 , 即称帝能让他干些什么 。 至于皇帝这种虚名 , 袁世凯并非十分在意 , 这也是为什么在众叛亲离之下没有选择死扛 , 而是直接取消帝制 , 令杨度大失所望的原因 。

既然个人野心不是主要因素 , 那袁世凯为何不选择第二条路 , 却非要硬着头皮搞什么复辟帝制?这一切 , 其实还要从民国初年的"共和乱象"说起 。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 , 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

辛亥革命以后 , 腐朽的满清被推翻 , 中华大地迎来"共和"的朝阳 , 四万万人民兴奋不已 , 对这套源自西洋的先进理念充满信心 , 革命党人是 , 北洋将领同样如此 。 但理想是美好的 , 现实却是残酷的 , "共和"扎根在民国的土地上 , 生出来的却是一朵奇葩 。 用辛亥元勋蔡济民的话讲 , 叫作:"为除虏政挽神州 , 翻不如前更可羞 , 贮看吹牛都致富 , 但凭拍马博封侯 。 "

比起满清 , 共和之下的民国居然"翻不如前" , 这有些匪夷所思 , 却偏偏又是事实 。 归根结底 , 民国初年的人 , 大多只是用嘴来办共和 , 至于共和该怎样办 , 没有人了解 , 也没有人想去了解 , 所谓"国犹是也 , 民犹是也" , 大抵此类 。

可以说 , 民国自创建伊始 , "共和"就已经沦为一面争权夺势的幌子 。

早在南京临时政府酝酿之初 , 革命党人的"共和"是大总统说了算 , 等南北和谈 , 把权力交到袁世凯手中 , 却又变成大总统靠边站 , 国会一家独大的"共和" 。 而国会里什么人都有 , 议员之间也派系林立 , 整天除了吵架 , 就只剩下吵架 , 单单不干正事 。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 , 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

另一方面 , 手握"共和"的解释权 , 也让很多议员的个人水准直线下降 , 吃喝嫖赌无所不能 , 追名逐利成为主业 , 往往还巧取豪夺 , 以公报私 , 游荡于八大胡同乃至废寝忘食 。 一国之议事殿堂 , 被这样被一群三教九流的渣渣霸占 。

上层人物尚且如此 , 来不及"开化"的底层平民更不用说 。

以前有皇帝还好办 , 毕竟"王法"在 , 如今共和了 , 也就是没王法了 , 一时间 , 各种流氓无赖欺行霸市 , 狠一点的 , 扯一杆"共和"大旗就敢占山为王 。 而某些会党出身的革命党人也产生质变 , 在他们眼里 , 共和无非是"大碗吃酒肉 , 大秤分金银" , 一旦成功 , 转过头来就变成原先要打倒的人 。

在一般升斗小民看来 , 民国除了不留辫子外 , 其他一切照旧 , 且治安更乱了 , 生活水平更差了 , 就这两点而言 , 的确比不过皇帝压阵的满清 。

以上种种乱象 , 即袁世凯敢于复辟帝制的基础 , 当然 , 倒不是说非要走到这一步 , 事实上 , 解决这些问题 , 只须把"共和"的解释权夺过来就行 。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 , 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

因此 , 袁世凯动用铁腕手段赶走了闹事的议员 , 解散了国会 , 颁布了自己的《中华民国约法》 , 在"共和"的框架内 , 摇身一变成为事实上的终身大总统 , 最后 , 乃至大总统的接班人选 , 也得由他写在"嘉禾金简"上 , 藏于"石室金匮"当中 。

做完这些 , 袁世凯在形式上近乎于皇帝了 , 看似也已经大权在握 , 然而 , "共和"的事情 , 却远不止如此简单 。

很快 , 袁世凯又惊奇地发现 , 那些自晚清以来形成的各地军阀 , 基本上没人鸟他 , 更恐怖的是 , 自己的北洋嫡系军头 , 一旦下到地方 , 也开始老气横秋 , 玩弄权术 , 一个个俨然割据一方 , 变成独立王国 。 而这一切的背后 , 除了民国初年乱象频发 , 做不到"飞鸟尽 , 良弓藏"以外 , 也免不了有各自对"共和"理解的偏差在作祟 。

为此 , 这位袁大头兄弟又马不停蹄着手改革 , 试图以"废省设道"、"废督裁兵"等政策压制已成气候的军阀 。 不过 , 这对一个共和之下的大总统来说 , 明显力不从心 , 袁世凯忙前忙后 , 累得半死 , 效果却微乎其微 , 反倒还得罪了很多地方上的实权派 , 可谓一地鸡毛 。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 , 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

就在袁世凯焦头烂额之际 , 一个人出现了——杨度 。

杨度 , 湘潭人 , 此君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君主立宪派代表 , 向来鼓吹"废共和 , 立君主" 。 恰逢时局一片混乱 , 认为施展抱负的机会来了 , 遂洋洋洒洒写就一篇《君宪救国论》 , 送呈总统府 , 力劝袁世凯复辟帝制 。

当然 , 所谓"君宪" , 并非恢复传统帝制 , 而是创立一种类似当时德国与日本的君主制 , 即皇帝坐镇幕后 , 却享有一定实权的君主制 。 据称 , 袁世凯看过之后大喜 , 亲题匾额"旷世逸才"赠给杨度 。

其实想想也是 , 以袁大头的精明 , 不会不清楚社会上"民国不如大清"的舆论 , 而德日"君宪强国"的例子也是事实 , 且近在眼前 。 再者 , 借助复辟帝制 , 既能提升个人威望 , 稳固内政 , 又能趁机给各路军阀封侯许愿 , 动用皇帝威望施加影响 , 的确不失为解决燃眉之急的方法 。

但要说其中并无私心 , 却也是扯蛋 , 既然谁都不会办共和 , 那索性破罐子破摔 , 由我袁大头捡个漏 , 捞个皇帝当当 , 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放着“中国华盛顿”不做 , 袁世凯为何一意孤行复辟帝制?// //

于是 , 杨度等人开动宣传机器 , 大肆为复辟帝制造势 , 一时间 , 各种"请愿团"纷至沓来 , 袁世凯如坠入云里雾里 , 大错就此铸成 。

复辟的消息一经公布 , 先前一致同意的军阀立刻改口 , 随即发动反击 , 当然 , 还是以"共和"为理由 , 打着"反倒退 , 反复辟"的旗帜 , 一路横扫袁世凯的"帝制残余势力" 。

直到此时 , 袁大头才发现自己是冤大头 , 居然被各种心怀鬼胎的人轮流耍 , 遂幡然醒悟 , 取消帝制 , 但大势已不可挽回 , 最终 , 只得在无限悔恨中凄惨死去 。

袁世凯的悲剧 , 说到底还是手段太愣 , 君不见 , 后续的几位华夏大佬 , 有哪个不是帝王之术的信徒?又有哪个不是高举"共和"的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