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夷陵古战场

引言

中国古代兵学大师孙子曾说:“用兵之法 , 有`散地' , 有`轻地' , 有`争地'……我得则利 , 彼得亦利者 , 为`争地' 。 ”我方得到此地十分有利 , 敌方得之同样有利 , 对这样的地区敌我双方都会拼死命去争夺 , 这就是“争地” , 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 。 宜昌 , 古称“夷陵”、“峡州” , 郦道元《水经注》称为“楚之西塞” , 乃巴蜀文化与楚文化交汇的咽喉之地 。 历代动乱争战 , 凡有眼光的军事家无不将夷陵视为必争的战略要地 。 汉末三国时期 , 夷陵更是名副其实的“争地”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夷陵的得失直接关系到魏、蜀、吴等政治集团的兴衰成败 , 实为忽略不得的“夺命之地” 。

一、魏蜀吴关注的焦点

东汉末年 , 当曹操翦除群雄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之后 , 南方的荆州就立刻成了军事家们关注的重点 。 诸葛亮作“隆中对策” , 认为“荆州北据汉沔 , 利尽南海 , 东连吴会 , 西通巴蜀 , 此用武之地” , 只有夺取荆州 , 方能争霸天下;鲁肃多次向孙权进言应尽快占领荆州 , “荆楚与国邻接 , 水流顺北 , 外带江汉 , 内阻山陵 , 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 , 士民殷富 , 若据而有之 , 此帝王之资也 。 ”《三国志·郭嘉传》亦记有郭嘉生前力劝曹操“当先定荆”的建议 。 足见当时曹、刘、孙三大集团都清楚地看到了荆州所具有的巨大战略价值 。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夷陵古战场

然而 , 东汉的荆州是一个广袤的区域 , 其中心地带乃是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 , 也正是古代楚国的心脏所在 , 位于中国中部 , 是通往东西南北的要冲 。 汉末三国时期 , 这个中心区域又有三个战略要点 , 即北部的襄阳、东部的江夏和西部的夷陵 , 正好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区 。 而在这三个角区中哪一个角区又是最重要、最致命的呢?显然是夷陵 。 因为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占据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就具有得天独厚的军事优势 , 可以建造大型战船顺流而下 , 形成势不可当的有利局面 。

夷陵处于长江的上游与中游的接合部位 , 占据着长江西陵峡峡口的险要地形 , 素称“川鄂咽喉”、“三峡门户” , 向西可以经略巴蜀之国 , 向北可以进击中原大地,向东可以威逼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真可谓“牵一点而动全局” 。 赤壁之战前 , 刘备从襄阳南下后首先试图抢占的要地就是当阳、夷陵一线 , 只是被曹操大军迅即追袭而未果 。 赤壁之战后 , 曹操派大将曹仁据守南郡江陵 , 周瑜率大军围追 , 双方死命争夺的却是江陵之西的古城夷陵 。 早在孙权继位之初 , 东吴悍将甘宁就力劝孙权西征荆州占据夷陵 , 后来孙权倾全力夺占了夷陵等地 , 并改夷陵为“西陵” , 从此东吴一直派遣名将重兵布防西陵 。

由于经营夷陵地区的时间最久 , 东吴的军事家们对于夷陵地区战略上的致命性也最为敏感 。 东吴黄武元年(222年) , 镇守夷陵的大将陆逊给孙权上疏说:“夷陵要害 , 国之关限 , 虽为易得 , 亦复易失 , 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 , 荆州可忧 。 ”东吴凤凰三年(274年) , 大司马、荆州牧陆抗在重病中给吴主孙皓上疏说:“臣父逊昔在西垂陈言 , 以为西陵国之西门 , 虽云易守 , 亦复易失 。 若有不守 , 非但失一郡 , 则荆州非吴有也 。 如有不虞 , 当倾国争之 。 ”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夷陵之战地图

陆逊父子的忧虑后来终于应验了:天纪四年(280年) , 晋军水军将领王濬兵出夷陵 , 顺流东下 , 攻无不克 , 很快就灭了吴国 。 足见三国争霸的关键在荆州 , 而荆州的关键在夷陵 , 即夷陵的得失关乎全局的生死成败 , 这是三国兵家们都曾意识到却又无法左右的要害问题 。

二、三国硝烟弥漫的战场

自曹操将战略重点转向南方荆州之后 , 夷陵地区便成了各方反复争夺、硝烟弥漫的主战场之一 , 其战争次数之频繁、规模之宏大、战斗之惨烈、关系之错综复杂 , 在汉末三国时期都是不多见的 。 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王濬灭吴这七十来年中 , 夷陵地区就一直争战不休 , 小规模的战斗不计 , 伤亡惨烈的大规模争战就不下十次 , 著名的有曹刘当阳之战、孙曹夷陵争夺战、关羽败走麦城之战、吴蜀夷陵之战、陆抗夷陵平叛之战、王濬兵出夷陵之战等 。

建安十三年 , 曹操亲率大军直捣荆襄大地 。 屯驻樊城一带的刘备集团急忙南撤 , 由关羽率水军沿汉江南下 , 刘备、诸葛亮率步军沿荆襄官道南下 , 约定在江陵会合 。 但刘备、诸葛亮这一路兵马并未走直线直趋江陵 , 而是折向西南的当阳一带 。 这并非刘备、诸葛亮等人迷失了方向 , 而是他们按照“隆中对策”的既定方针试图抢占江陵西北部的战略要地夷陵以控制进攻益州的门户 。 由于曹操急行军及时追赶至当阳 , 并在当阳长坂坡一带大败刘备 , 致使刘备进占夷陵、江陵的计划彻底破产 , 只好改变原定计划 , “斜趋汉津”与关羽水军会合 , 逃奔夏口 。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曹操剧照

此一战曹操不仅重创了刘备集团的军事力量 , 而且完全打乱了刘备集团控制夷陵以西进的战略企图 。 孙、刘联军在赤壁击退曹操大军后 , 双方争夺的焦点依然是夷陵 。 周瑜率东吴大军乘胜追击曹操,曹操退回北方 , 派大将曹仁负责江陵、夷陵一线防务 。 周瑜在江陵一带与曹仁隔江对峙 , 却派甘宁先行攻占了夷陵 , 从而打乱了曹仁的周密部署 。 曹仁急忙派重兵试图夺回夷陵 , 周瑜亲率主力驰援甘宁 , 双方展开激战 , 死伤惨重 。 经过一年多的争夺战 , 曹仁被迫全线撤退 , 夷陵、江陵一带终被孙权、刘备集团控制 。

赤壁会战后 , 荆州一而分三:曹操占有汉水、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刘备占据荆州的西南部;孙权据有荆州的东南部 。 当刘备势力不断膨胀、孙刘矛盾日益激化时 , 曹魏乘机进行挑拨 , 联络东吴发起了荆州争夺战 。 建安二十四年(218年) , 孙权、吕蒙趁关羽北上进攻樊城之机 , 成功地袭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城 , 并派陆逊攻占夷陵、秭归一线 , 封锁峡口切断了刘备与关羽的联系 。 仓皇南撤的关羽“自知孤穷 , 乃走麦城, , 西至漳乡” 。 关羽本意是要西撤夷陵 , 守住这一入川之“门户” , 不料早被陆逊切断 , 只好折向西北方向沿山道进入尚被蜀汉控制的房陵、上庸地区 , 但终被吴军所追杀 。

此一战役使刘备集团损失惨重 , 被彻底挤出了荆州;曹操集团不仅解了军事重镇樊城之围 , 还扩大了势力范围;而大获全胜的则是东吴集团 , 荆州大部为东吴所有 , 从此东吴牢牢地控制了夷陵、秭归、江陵等战略要地 , 改变了蜀汉和曹魏随时从水路进攻东吴的危险局势 。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刘备剧照

三、刘备永远的伤痛

章武元年(222年) , 蜀汉集团为夺回关羽丢失的荆州 , 发动了大规模伐吴战争 , 从《三国志·陆逊传》等传的记载看 , 各方投入的兵力至少在五万人以上 , 可见规模确实不小 。 这一战役战线较长 , 从秭归至宜都一带数百里的长江两岸皆是拼杀的战场 。 历时也久 , 从头一年的七月打到第二年的八月 。 最后以刘备惨败告终 , 蜀汉军队死伤以万计 , 以致“尸骸漂流 , 塞江而下” , 实为一次异常惨烈的大战 。 对于蜀汉英雄的失败 , 许多学人以为“大意失荆州”是其祸根 。 这当然不无道理 , 但何以失荆州?失了荆州又为何难以夺回?我以为症结在夷陵 , 即蜀汉失在荆州 , 荆州失在夷陵 , 夷陵的丢失直接影响了蜀汉的前途和命运 。

夷陵地区处在荆州的西面 , 地形颇似一个横卧的漏斗 , 北、西、南三面环山 , 东面衔接开阔的平原 , 如同漏斗的大口 , 大江从中穿过 。 以夷陵为依托 , 向西可以逆流而上进入益州 , 向东可以直捣荆州腹地江陵 , 向东北可以攻击宜城、襄阳、南阳一线 , 向东南可以威逼武陵(今湖南常德)、长沙一线 , 易守难攻 , 且可进可退 , 实为兵家屯兵据守的理想之地 。 如前所述 , 蜀汉集团早在赤壁之战前就敏感地意识到了夷陵地区的战略地位 , 赤壁之战后又控制、经营夷陵地区达十年之久 , 但为什么后来却在顷刻间丢失了夷陵 , 进而丢失了整个荆州和上庸之地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关羽画像

第一 , 麻痹大意 , 没有足够重视夷陵的防务 。 刘备在建安十六年开始了夺取益州的战争 , 经过三年的争战终于如愿以偿 , 孙、刘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也随之逐渐激化 。 建安二十年 , 孙权以刘备夺得益州为由要求刘备归还荆州 , 进而派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 刘备急忙亲率五万大军东出夷陵 , 进驻公安 , 并派荆州守将关羽奔赴益阳与吴军对峙 。 孙、刘之间的摩擦虽然后来因为刘备作出让步而得以化解 , 但这足以引起刘备的警惕:强敌觊觎荆州 , 荆州防务不可忽视 。

那么 , 荆州防务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呢?当然是夷陵地区 , 因为即使关羽把江陵等地丢失了 , 可火速退保夷陵坚守待援 , 尚有夺回江陵等地的希望 , 而一旦夷陵失守 , 江陵等地则再无挽回的余地 。 可是 , 刘备让关羽坐镇江陵 , 却从未派遣名将率重兵把守夷陵 , 关羽也没有把防务重心置于夷陵 。 而与刘备麻痹大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权对于夷陵的高度重视 , 他在派吕蒙袭占江陵等地的同时 , 命令精明强干的陆逊迅疾夺取整个夷陵地区 , 西至秭归一线,封锁峡口 , 彻底断绝了关羽回防夷陵的企图 。 战略重心不同 , 胜败已见分晓 。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陆逊剧照

第二 , 举措失当 , 贸然下令关羽北进 。 荆州中心之地是南郡江陵 , 江陵之北、之东、之南均无险可凭 , 又与曹魏、孙吴两大强敌紧邻 , 关羽所承受的压力十分沉重 。 客观情况决定了关羽在荆州只能取守势 , 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将紧靠江陵西部的夷陵地区作为荆州之后院 , 牢牢守住这个后院 , 就可以使孙、曹集团不敢轻举妄动 , 关羽坐镇荆州的十余年中基本上遵循了这一方略 , 虽然他对于夷陵的重视程度不够 。

然而 , 曹刘汉中战役打响之后 , 这种局面完全改变了 。 建安二十三年 , 刘备为了策应汉中战役 , 另外发动了两路进攻:一路是孟达由秭归经山路北上攻占房陵、上庸 , 后又派遣刘封自汉中沿汉水东下与孟达会师上庸;一路是关羽由江陵北上攻击樊城 。 前一路军事行动是十分必要的 , 因为占领上庸地区就可以将汉中、夷陵两地连成一片互为犄角 。 但关羽北攻樊城的行动则显得相当草率和冒失 , 樊城与汉中相距千里之外 , 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 进攻樊城并不能真正起到策应汉中战役的作用 , 反而会使江陵、夷陵一线变得空虚 , 给东吴以可乘之机 。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陆抗剧照

即使要策应刘备的汉中战役 , 关羽派一支偏师在宜城、襄阳一线作佯攻也就可以了 , 决不可远离江陵、夷陵一线的大本营 。 然而 , 关羽恰恰背离了这一基本原则 。 据《三国志》记载 , 大约在建安二十三年秋 , 刘备进军汉中 。 同年冬 , 关羽亲自率部北上进攻曹仁 , 这可看作是对刘备汉中战役的策应 。 建安二十四年春三月 , 曹操兵败汉中 。 五月 , “引军还长安” 。 就是说 , 刘备汉中战役在五月间就已结束 , 此时 , 关羽的军事行动应该立即结束 , 回防江陵、夷陵等要塞 。 奇怪的是 , 本属于佯攻方向的关羽却变成了主攻方向 。

建安二十四年七、八月间 , 关羽发起樊城战役 , 并利用雨季洪水大败曹军 , 斩庞德 , 擒于禁 , 初战告捷 。 这使得曹操立刻把重心转移到荆州 , 不断增派人马前往宛城、樊城一线 。 同时派使者联络东吴夹击关羽 , 关羽大祸临头却毫不知晓,终于踏上了不归之路 。 关羽贸然进攻樊城是自己独断专行还是刘备命令所为?史籍语焉不详 , 但《三国志·关羽传》:“(建安)二十四年 , 先主为汉中王 , 拜羽为前将军 , 假节钺 。 是岁 , 羽率众攻曹仁于樊 。 ”“假节钺”是封建时代皇帝对臣下高度信任的象征 , 赋予大臣以独断专行的特权 。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甘宁剧照

刘备在夺取汉中后给关羽以“假节钺”的封赏 , 显然有让关羽解决荆州北部问题的意图 。 关羽的进攻虽然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 但曹仁、满宠死守樊城不退 , 徐晃等各路援军纷纷赶来 , 樊城战役呈现胶着状态 。 而就在关羽无法脱身樊城之际 , 东吴吕蒙乘虚袭占了公安、江陵 , 陆逊袭占了宜都、夷陵、秭归一线 , 又北上打败了蜀汉房陵、南乡等处的兵马 , 夺取了许多山地关隘 , 牢牢地控制了整个夷陵地区 。 此时的关羽如梦初醒 , 急忙回防夷陵要塞 , 可为时已晚 , 在当阳麦城遭到了悲惨的剿杀 , 蜀汉集团从此一蹶不振 。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夷陵:一个关系到魏、蜀、吴兴衰的“夺命之地”// //

王濬插画

关羽失荆州之后三年即东吴黄武元年 , 刘备为夺回荆州发动了伐吴之战 , 双方在夷陵地区展开大战 。 此战之初 , 虽然刘备气势汹汹 , 但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 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蜀汉集团内部意见不一 , 赵云、秦宓、诸葛亮等重要战将、谋士认为当前主要敌人是曹魏 , 伐吴时机不成熟 , 而刘备等人执意要发动伐吴之战 , 这显然是一次轻率的军事行动;二是东吴夷陵守将陆逊极有头脑谋略 , 为提防蜀汉集团的报复 , 他花了数年时间对夷陵地区的防务作了极为周密的部署 , 为打败刘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刘备最终几乎全军覆没 , 仅以身免 。 所以 , 刘备是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机同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打了一场使自己身败名裂的战争 , 也使蜀汉从此再也无力东顾 , 可谓“秋风落叶 , 大势已去” 。

参考文献:三国志、孙子译注、后汉书、资治通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