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涵:吴培文与司母戊鼎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陈宇涵:吴培文与司母戊鼎

传说在1939年的3月 , 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的叔伯哥哥吴希增在野地里探宝 , 探杆探到13米的时候 , 碰上了坚硬的东西 , 挖出来一看 , 头上带着铜锈 。 当晚 , 吴培文他们找了十七八个人 , 趁着夜幕开始动工挖掘 , 为了防备日本人发现大鼎 , 到天亮再用原土封住当时挖开的洞口 。 第二天晚上 , 挖掘队伍扩大到40多个村民 , 连挖了三个晚上 , 抬上来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 , 正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 , 司母戊鼎 。

司母戊鼎出土后 , 秘密被运回村中 , 暂时埋到了吴培文的院中 , 用柴草把大鼎伪装好 。 可很快就有人走漏消息 , 向当时驻东营飞机场的 , 日本警卫队队长黑田荣报告了此事 。 黑田荣很快就来到吴培文家中 , 绕着鼎一边转圈一边嘀咕"宝物!宝物!"大鼎落入了当时侵华日军的眼中 。

日本人走了 , 吴培文他们的心也提起来了 , 再留着鼎 , 可能性命难保 。 一番商量后 , 他们找来了北平的大古董商 , 肖寅卿"看货" , 打算卖掉 。 肖寅卿来了后 , 出价20万大洋 , 却要求将大鼎分割成几大块装箱 。 据资料记载 , 农民们还真打算用钢锯、大铁锤 , 趁着夜深人静时 , 分割大鼎 。 虽然大家受了20万大洋的诱惑 , 但毕竟越砸越觉得作孽 , 吴培文阻止大家再砸下去 , 大家横了一条心 , 决心要把大鼎好好保护起来 。

之后 , 日本人连续派兵进村搜宝 。 第一次 , 日军100多人将吴家大院翻了个底朝天 , 由于此时大鼎被村民重新埋入地下 , 日本人终于无功而返 。 日本人走后 , 吴培文将大鼎转移到了自家马棚底下 。 第二次 , 日军来了三辆大卡车 , 一进村 , 就架起了机关枪 , 吴培文急急忙忙检查了马棚的伪装 , 又泼了些泔水 , 成功混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 一直在村外待到天色擦黑 , 吴培文听到日本人收兵的哨声时 , 他立刻跑回家 , 直奔西屋马棚 , 谢天谢地 , 大鼎仍在 。 吴培文大叹"大炉有灵 , 天助我也 。 "

这之后 , 吴培文花20大洋从古玩商处买了一个青铜器赝品 , 藏在自己家炕洞里 。 不久以后 , 日本兵和伪军又进村了 , 直扑吴家后院 , 扒开吴培文的睡炕 , 抢走了那个赝品青铜器 。 但由于日本人仍旧盯紧了吴培文的行踪 , 要继续搜捕他 。 为了保护大鼎安全 , 吴培文将大鼎秘密托付给自家兄弟 , 远离家乡避难 , 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 。 吴培文等乡亲为保护国宝 , 在吴家大院三次转移埋藏地 , 最终将其埋藏在吴家大院东屋 , 免遭日寇掠夺 。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 , 后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 , 成为镇馆之宝 , 并一直存于国家博物馆 。 成为了中国国家的镇国之宝 。

2005年 , 大鼎回归安阳"省亲" , 已经83岁的吴培文在殷墟门口 , 时隔59年终于再次与大鼎见面 。 他一眼就认出大鼎来".

分别时兵荒马乱 , 再见时国富民强 。 吴培文老人一直觉得 , 保护了大鼎没有落在日本人手中 , 是他一生之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

这些就是关于司母戊鼎的发现的故事 , 你还想了解更多的历史文物的故事吗?那就请你走进国家博物馆 , 你会在那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