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辽代由耶律阿保机建国于公元916年 , 亡国于公元1125年 , 比北宋早立国53年 , 早亡国2年 。 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 , 共传九帝 , 享国二百零九年 。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

辽代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公元872年-926年)

辽代的陶瓷工艺沿袭唐朝

辽代的陶瓷工艺受唐代影响 , 承袭了唐代的风格 。 辽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瓷器的造型可分为中原式和契丹式两类 , 中原式仿造中原的风格烧造 , 有碗、盘、杯、碟、盂、盒、壶、瓶等 , 契丹式则仿造本族习惯使用的皮制、木制等容器样式烧造 , 器类有瓶、壶、盘、碟 , 造型独具一格 。 缸瓦窑村窑是一处目前所知辽代最大的古瓷窑遗址 , 可生产白釉、单釉和三彩釉瓷以及宫廷所用的官窑器物 。 辽代政权很重视陶瓷业的发展 , 五京都有窑场: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

1、林东上京窑、 南山窑、白音高洛窑 。 以烧制精细白瓷为主 , 兼烧釉陶及生活用瓷 。

2、赤峰缸瓦窑 。 辽代最大的窑场 , 烧制辽三彩以及磁州窑风格的瓷器 。

3、辽阳冮官屯窑 。 烧造生活用瓷 ,

4、北京龙泉务窑 。 烧制三彩类建筑陶瓷最为著名 。 大型菩萨、罗汉等彩塑享誉世界 。

5、浑源界庄窑 。 黑釉瓷器在北方诸窑中独树一帜 。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

等身三彩罗汉像的颠沛流离

民国初 , 旅居北京的日本人寺泽鹿之助首次发现了出自河北省易县八佛洼的唐三彩罗汉像(当时根据风格认定为唐朝) 。 1912年 , 两名中国的古董商人向德国汉学家贝尔契斯基兜售一尊出自这尊真人大小的罗汉像雕刻精美 , 带有唐朝最显著的三彩特点 , 罗汉像面相祥和姿态协调 , 袈裟雕刻处理自然 , 是不可多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 贝尔契斯基随即向寺泽鹿之助打听到了这些罗汉像的出处 , 便以养病为由住进了易县的清西陵永福寺 。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

到底在八佛洼有多少尊三彩罗汉像谁也说不清楚 , 无论是中国的古董商人还是外国的古董贩子 , 以及中国当地的官员们都觊觎着它们 。 山路陡峭 , 在把罗汉像偷运下山的时候不慎打碎了多少尊谁也不知道 。 有过一个统计 , 说从易县睒子洞内运出的三彩等身罗汉像一共有十六尊 , 至少有三尊在运出的过程中被损毁 , 然后还有几尊在流散于世界各地的过程中又被损坏 , 也包括二次大战中苏军从德国博物中文物战利品的运输等等 , 目前 , 可以查到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存世等身三彩罗汉像共有10尊(也有11尊一说) , 中国的博物馆中却一尊都没有 。 其中有8尊是经过贝尔契斯基的手运到了海外 , 其艺术与宗教价值 , 目前后世绝无比拟 。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

贝尔契斯基转卖的这些三彩罗汉像时 , 其实都是没有底座的 , 而在各大博物馆中的罗汉像大都还有个三彩的底座 , 这些底座与本身的罗汉像也并不违和 , 那这些底座是哪里来的?卢芹斋卖的!记得看《观复嘟嘟》时 , 马老师还几次说到这个民国超级古董商人(贩子)卢芹斋 , 经他手留出去的顶级国宝数不胜数 , 但他的行为到底是对国宝进行了有效的保护?还是说要对国宝流失海外负有天大的罪责?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说法吧 。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

这些罗汉像到底是唐朝的还是辽代的呢?

等身三彩罗汉像的材质是白色陶胎 , 通体三彩釉 , 与唐三彩基本一致 , 所以认为其为唐代之物也不奇怪 。 但学界一直以来也是正义不断的 , 从北宋、辽、金、乃至明朝都有学者支持 。 1996年 , 有人对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的罗汉像进行了年代测定 , 将罗汉像的制作年代定在了公元836年到1222年之间 , 底座的年代定在了公元892年到1260年之间 , 基本上符合辽金的年代 。 但直到现在 , 虽然普遍认知都已经为“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了 , 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博物馆和陶瓷专家发表过对这些罗汉像的研究文章 。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佛像的故事」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 //

等身三彩罗汉像的艺术价值

这些罗汉像都是手工塑性、施三彩釉的瓷器 , 每一尊的造型神态不尽相同 , 在真人比例上非常的精准 。 罗汉像栩栩如生 , 是极为罕见的中国写实主义雕像 , 堪称中国佛教造像的巅峰之作 。 梁思成在《中国的雕塑史》中曾说 , “其貌皆似真容 , 其衣褶亦甚写实 。 ……或容态雍容 , ……或蹙眉作恳切状 , 要之皆各有个性 , 不徒为空泛虚缈之神像 。 其妙肖可与罗马造像比 。 皆由对于平时神情精细观察造成之肖像也 。 不唯容貌也 , 即其身体之结构 , 衣服之披垂 , 莫不以写实为主;其第三量之观察至精微 , 故成忠实表现 , 不亚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最精作品也 。 ”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