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笔写出“疾势”,方得韵味!

“疾势 , 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 ”这是汉代的书法家蔡邕对于疾势的看法 。 他认为疾势处于撇、捺之间 , 又在竖的紧趯之中 。


缓笔写出“疾势”,方得韵味!

缓笔写出“疾势” , 方得韵味!// //

▲蔡邕《熹平石经》局部

众所周知 , “疾”是快的意思 , 那么 , 要使写出来的字具有疾势 , 是否必须要快呢?

答案是否定的!疾势 , 顾名思义 , 除了要“疾” , 同时还要有“势” 。 而“势” , 则需“笔到 , 墨到 , 意到”方能完成 。 如若书写时速度过快 , 不仅意没有到 , 而且墨也没有渗入纸中 , 只是笔到了而已 。 但是行笔时速度也不能过慢 , 不然就会在纸上化开而形成墨潴 。


缓笔写出“疾势”,方得韵味!

缓笔写出“疾势” , 方得韵味!//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关于行笔的速度 , 唐代的书法大家欧阳询在《传授诀》中曾说过:“凡书字不可忙 , 忙则失势 , 次不可缓 , 缓则骨痴 , 又不可瘦 , 瘦则形枯 , 复不可肥 , 肥则质浊 。 ”说明忙、缓、瘦和肥是万万要不得的 。

因此 , 在写字的过程中 , 必须掌握好速度 , 达到所谓的相对的快 , 这就做到了不忙不缓;在落笔和收笔时 , 要干净、利落 , 一旦有所迟疑 , 就会在纸上形成一个墨团 , 显得格格不入 , 十分怪异 , 在行笔时 , 要运腕从而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 , 这就能做到不肥不瘦 , 恰到好处 。


缓笔写出“疾势”,方得韵味!

缓笔写出“疾势” , 方得韵味!// //

▲欧阳询《虞恭公碑》

南宋的姜白石在《续书谱》中也曾说道:“迟以取妍 , 速以取劲 , 必先能速 , 然后为迟 。 若素不能速 , 而专事迟 , 则无神气;若专务速 , 又多失势 。 ”更加体现了疾和势共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可见 , 要想写出来的字富有韵味 , 必须要“疾”、“势”兼备 , 不可缺其一 。 而要做到这一点 , 将行笔速度把握到位 , 则是非常重要的 。

当然 , 这并不容易 , 但您首先要明白这个道理 , 然后 , 在大量临帖的基础之上 , 多读帖、多分析、多体会 , 相信用不了多久 , 您就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