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1927年爆发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 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之基 。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 , 是我们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 参加南昌暴动的有三万多人 , 后来在汤坑、三河坝等地打了败仗 , 队伍几乎打光了 。

朱德同志和陈毅收集了余下的官兵八、九百人 , 改编为一个团 , 以后又搞了湘南暴动 , 扩大了武装 , 比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兵力多 , 战斗力也要强出很多 。

但是如果没有毛主席的这面红旗在井冈山 , 没有毛主席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 , 朱德、陈毅所领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要坚持下来也是不可想象的——上了井冈山后局面才大转 。


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 , 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同志英勇地领导了平江暴动 , 暴动以后奉命留下黄公略和几个同志带着少数武装坚持平江、浏阳斗争 , 彭德怀和滕代远带着主要的部队也上了井冈山 。 他们把毛主席建立革命政权、建立根据地、建党、建军等等一套东西学到后 , 又回到平江、浏阳一带 , 发展了湘鄂赣根据地 。

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暴动失败后 , 由袁国平、叶镛等把剩下的部队带到海陆丰去了 。 这是一支很硬的部队 , 保存了党的组织 , 有很多共产党员 , 大部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学生 , 政治素质、军事技术都很好 , 比毛主席和朱德同志的那两支队伍基础都好 。 领导海陆丰斗争的彭湃 , 很优秀 , 海陆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 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地 , 群众基础非常之好 。 但是 , 由于没有一条正确的军事、政治路线 , 加上受到党内一些悲观情绪的影响 , 把外地人员从苏维埃根据地遣散回家 , 结果这样硬的部队 , 这样好的政权都失败了 。

为什么毛主席领导的队伍比南昌暴动、广州暴动的力量都小 , 也经历过曲折 , 受过损失 , 却能首先在井冈山独立生存下来呢?

这是因为 , 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紧要关头 , 对于红军、红色政权能不能存在和发展 , 怎样才能存在和发展这些关键问题 , 只有毛主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正确地解决了 。

鄂豫皖、湘鄂西等地的红军后来有很大的发展 , 也是和井冈山红旗的影响分不开的 。

毛主席让红军力量从小到大迅猛发展的致胜法宝是六个字:支部建在连上 。

1965年5月24日 ,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对身边的陪同人员回忆到:“支部建在连上和发展新党员都是水口的事情 。 水口是个好地方 , 我们在那里发展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批党员 。 ”


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 , 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

秋收起义之初 , 由于作战失利 , 加上连续行军非常艰苦 , 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了 。 秋收起义的部队有一个团 , 即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 , 原来是收编的原黔军王天培部武装 , 结果这个团的团长邱国轩一叛变 , 就把全团人都给拉走了 。

至于剩下的人中 , 开小差、掉队的也很多 。 走到三湾时 , 队伍只剩下不到1000人了 。 罗荣桓回忆当时的情景曾感慨地说:“那时候 , 部队即使不溃散 , 也可能沦为流寇 。 ”

当时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主席采取了自愿原则:愿意继续参加革命的就留下来 , 想走的则给开具证明、发给路费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不少消极悲观、逃避斗争的人都离开了部队 。

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主席经过反复思考后认为:要想使军队拖不垮 , 只能靠政治建军 。 正如毛主席所说:“两年前 , 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 , 完全没有抓住士兵 , 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 , 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 。 ”

于是毛主席利用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短暂休整的时间 , 作出了三项重大决定:

第一 , 把只剩700人的部队从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

第二 , 实行支部建在连上 , 班排建立党小组 , 连以上设党代表 。 把党组织延伸到基层连队、班排 , 这是三湾改编最重要的一条举措 。

第三 , 建立民主制度 , 实行官兵平等 , 规定官长不准打骂士兵 , 官兵政治上平等 。 还废除了军官吃小灶、穿皮靴等特殊待遇 。 建立士兵委员会 , 对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进行监督 。

三湾改编半个月后 , 起义部队来到了湖南省炎陵县的水口镇 , 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星期的休整 。 三湾改编确立“支部建在连上” , “水口宣誓”则是践行连队建党 。

毛主席带着一个警卫排住在水口镇的桥头江家 , 团部设在镇上的朱家祠堂 。 其间 , 毛泽东和党内几位同志经常深入连队的士兵中间 , 找他们谈心交流 , 了解其思想动向、家庭状况、入伍后的表现和对党的认识等 , 同时积极宣传党的纲领和路线 , 着手发展新党员 。

1927年10月15日 , 毛泽东在水口叶家祠堂主持了我军历史上的首次连队建党活动 , 陈士榘、赖毅、李恒、欧阳健、鄢辉和刘炎6名士兵宣誓入党 , 成了首批战士中的共产党员 。

毛主席对各连党代表叮嘱道:“回去之后各连成立支部 , 抓紧发展工作 , 以后要像今天这样 , 分批举行新党员入党仪式 。 ”

他还说:“一个人活着要有心脏 , 党支部就是连队的心脏 , 把连队党支部建好 , 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 , 才能使党的血液流贯我们这支部队的全身 。 ”

首批战士中的这6名新党员中 , 后来有两人成为了开国将军——陈士榘是开国上将 , 赖毅是开国中将 。

水口连队建党 , 成为真正把“支部建在连上”付诸实践的开端 。

1928年2月 , 毛主席又派三弟毛泽覃去宁冈县乔林乡抓党建试点 。 3月 , 他亲自到永新县秋溪乡开展建党工作 。

11月 , 毛主席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 , 要在战斗的士兵中发展党员数量 , 达到党员和非党员各半的目标 。

自此 , “支部建在连上”逐渐在中国工农红军付诸实践 ,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得以贯彻落实 。


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 , 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

毛主席与朱总司令

支部建在连上 , 威力无比巨大 。 老井冈、开国元帅罗荣桓曾回忆说 , 井冈山斗争时期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铭记一生:1928年7月 , 他率领三营下井冈山 , 夜间行军的时候突然遇到敌人的袭击 。 眼看着队伍被打散了 , 他万分焦急 。 结果等到天亮后清点人数 , 发现只丢了一名担架兵 。 等到9月26日部队返回井冈山时 , 没想到当初失散的那名担架兵早就回山了 。

罗荣桓感慨道:这次远征 , 行程数百公里 , 打了几十场仗 , 却没有一个开小差的 。

过去在旧军队里 , 官兵之间是雇佣关系:当兵的一个月领几块大洋 , 一旦发不出军饷就会开小差 。 毛主席带着队伍到井冈山下的时候说:“以后不能发饷了” 。 开国大将黄克诚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很惊讶 , 因为自古以来就是“将靠薪 , 兵靠饷” , 如果当兵的不发饷了 , 那还能维持吗?没有想到不仅能维持 , 还能发展壮大 。

只要党员干部带头 , 官兵一致 , 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 就啥事也能办好 。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总结道:“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 , ‘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 ”一方面 , 它初步解决了“党指挥枪”在军队基层落地生根、达于士兵的组织机制问题 , 为党从思想政治上建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 另一方面 , 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 , 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 成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

从此 , 这支部队以崭新的姿态向井冈山进军 , 很快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使得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红军 , 逐步发展为有觉悟、守纪律、能打仗、会做群众工作的新型军队 , 成了一支铁心闹革命、永远跟党走的队伍 , 确保了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 。 上井冈山时的师长余洒度、团长陈浩都成了叛徒 , 可是他们连一个排、一个班都带不走 。 后来张国焘叛逃 , 连一个警卫员也带不走 。 因为这已经是党的军队了 , 听党的指挥 , 不是任何个人的私属品 。

这支军队 , 最终夺取了全中国 , 这支队伍的领导者共产党人带领人民 , 一步步将新中国发展壮大至今 , 令举世震惊 。 (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