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出发写出《帝国密码三部曲》系列的郭建龙 , 这次聚焦起了微观历史 。 新书《汴京之围》选取了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靖康之役 , 试图从微观角度还原出整个事件的过程和当时人们的想法 , 由此展示出北宋末年的社会大背景 。 作者参考了宋、辽、金的大量史料 , 再现了许多被人们忽略的细节 , 从这些细节中 , 我们得以窥见北宋王朝如何一步步从盛世走向衰亡 。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

《汴京之围》 , 郭建龙著

读罢全书 , 感慨万千 , 北宋亡国的速度之快 , 想必当时很多人也都没想到 。 我也从书中选取了几个片断 , 从其中便可知晓北宋的病灶所在 。

1、盛世:艮岳的命运

宣和四年(公元 1122 年) , 南方的太湖发现了一块高达 15 米的巨型太湖石 。 徽宗此时正在建设他的皇家园林——艮岳 , 于是命人将这块大石头运来京城汴梁 。 帮皇帝搜集奇花异石的朱勔为了搬运这块大石头 , 建了一艘巨大的船 , 一路上动用数千纤夫 , 拆了一堆桥梁 , 扒了一堆水城门 , 终于将其运入艮岳 。 徽宗把这块石头命名为「昭功敷庆神运石」 , 还给它封了个爵位:「盘固侯」 。 艮岳在这一年完工 , 徽宗此时也通过与金国的结盟得到了幽州 , 北宋的疆域达到了最大 , 君臣都在忙着赞颂盛世 , 京城内一片歌舞升平 。

没想到短短四年以后 , 金国大军就兵临汴京城下 。 战斗数日后 , 守城军队炮弹缺乏 , 当时的皇帝宋钦宗只得将艮岳的各种异石毁了当作炮弹 。 不久后汴京失陷 , 民众饥寒交迫 , 皇帝没法子 , 只能让人们进入艮岳 , 一时间 , 所有珍奇树木、亭台楼阁都被砍伐拆毁作了过冬的柴火 , 奇珍异兽也都被宰了吃 。

艮岳乃徽宗精心营造数年而成 , 是当时皇家园林的高峰 , 也象征着帝国的繁盛 , 然而没几年 , 这盛世就和这园子一般轰然倒塌 , 只留后人的一声叹息 。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

艮岳想象图(图:侯拙吾《艮岳记》)

2、外交:皇帝的小动作

宋廷自讨论要不要和金国结盟攻辽开始 , 主战派和主和派就吵得不可开交 。 其实无论主战还是主和 , 都没有绝对的对错 , 军队能打 , 财政能支撑便可打 , 否则靠外交来避免战争的消耗也是不错的选择 。

但朝廷最大的问题是 , 战与和总是摇摆不定 , 从皇帝到大臣对形势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 大部分都是存有侥幸心理的机会主义者 。 一会儿主战派得势 , 破坏和约 , 结果发现打不过 , 于是主和派又上场 , 割地赔款 , 把国家折腾得够呛 。 这种心态从皇帝的一些小动作便知一二 。

宣和五年(公元 1123 年) , 北宋刚得到金国归还的燕京 。 附近平州有一位叫张觉的将军 , 原是辽将 , 投靠了金国 。 此时又决定联合残辽势力叛乱 , 想找北宋当靠山 。 徽宗知道后 , 觉得是拿下营、平、滦三州(金国不肯让给北宋的地盘 , 此时都在张觉手中)的机会 , 没与外廷官员商量 , 决定让宋军偷偷招纳张觉 , 但表面上装作并无勾结一事 , 皇帝还给张觉写了一封密信 , 不巧的是 , 皇帝的诏书和密信都在战斗中被金军得到 , 这就特别尴尬了 。 结果最后北宋不仅没得到想要的地盘 , 还得乖乖将张觉杀了交给金军 , 最坑的是还被金国抓住了徽宗搞小动作破坏合约的把柄 。

然而徽宗并没有吸取教训 , 之后又企图联合逃跑的辽天祚帝压制金国 , 谁知天祚帝已是强弩之末 , 不多时便被金国抓了去 , 而且皇帝的小投机又被金国知道了 。

金军后来将这些视作北宋破坏合约的证据 , 南下攻打汴京 , 徽宗也确实无话可说 。

让人颇无语的是 , 不光父亲这样 , 儿子钦宗也毫无长进 。 在第一次汴京保卫战解围后 , 钦宗由于之前被吓到签订了超级大让步的和约 , 在主战派的怂恿下又决定反悔 。 他扣押了催促交割的金人使团 , 结果了解到使团首领萧仲恭是原来辽国的降将 , 和另一员辽国降将耶律余睹似乎都对金国不满 , 于是钦宗心生一计 , 想招降他俩 , 又写一封密信让萧仲恭带回去给耶律余睹 。 结果这俩压根没想反金 , 萧仲恭只是为了脱身才答应的 , 一回到金国 , 密信就上交给了金人 。 金国更下定决心要攻宋 。

这父子俩的懦弱和背信弃约 , 被金人看在眼里 , 除了瞧不起 , 恐怕也有些哭笑不得吧 。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

徽钦二帝

3、军事:注定的失败

北宋军队的孱弱 , 在联金灭辽和后来与金军的战斗中一览无余 。 当时宋金结盟 , 约好夹攻燕京(今北京) , 之后不管谁占领了都要将其归还给北宋 。 此时的金军从北方打过来 , 一路势如破竹 , 辽天祚帝已经逃跑 , 辽国几乎没有啥像样的抵抗 , 燕京也没有多少守军 。 但即便这样 , 北宋大军在攻打燕京时硬是败绩连连 。 而唯一一次差点得手 , 靠的还是辽国的降将郭药师 , 结果因为后继部队没跟上而功亏一篑 。 最后金国实在看不下去了 , 只能自己出手占领了燕京 。

而正是这个率领战斗力最强的「常胜军」的郭药师 , 在后来金军南下时投降了金国 。 原来当时和他一同守燕京的两个将军已有投降之意 , 想把郭药师杀了给金军做见面礼 。 此事被郭药师发现 , 觉得自己尽心打仗 , 却逃不过那些只求自保之人的算计 。 加上他对宋人为讨好金人杀掉辽降将张觉的事非常寒心 ,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 投降金国 , 成了金军南下的大帮手 。 这一变数 , 让宋人再也无力抵抗金军的前进 。 守城将领大部分不是投降就是逃跑 , 就连黄河防线都空无一人 。 金军如入无人之境 , 很快就抵达汴京城下 。

为了防止将领拥兵自重 , 北宋的军权极其分散 , 平日练兵和带兵打仗的都不是同一人 , 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 在这王朝末年的战争中又人人自保 , 不愿主动出击 , 单纯的郭药师打仗最卖力 , 却处处被提防 。 他的命运正是北宋末年的缩影 , 在这样的环境下 , 结局真的没有太多悬念 。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

宋金交战形势图(图:《汴京之围》)

4、官僚:冗官的沉疴

北宋开国之初皇帝为了防止落到唐朝后期地方势力坐大的地步 , 决定将官员权力尽量分散 , 于是设计了一套极为复杂的官僚系统 。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 , 行政权、财权、军权都分散在不同的人身上 , 设置了各种官职相互牵制 。 到了北宋后期 , 就产生了极度严重的「冗官」问题 , 拖累了帝国的财政 。

在宋金之战的细节中 , 我们也能管中窥豹 , 看到当时朝廷的问题是多么严重 。

靖康元年(公元 1126 年)第二次汴京保卫战打响 。 就在金军即将到来时 , 人们发现城外一个叫刘家寺的地方还有五百多门大炮没有收回城中 。 原来这些大炮是要用于秋天阅兵才搬出去的 , 结果准备守城时没收回来 。 这时候朝廷各部门开始互相推锅 。 兵部推给枢密院 , 枢密院表示和自己无关 , 最后发现是皇帝内廷的一个衙门运过去的 , 但因为主管刚被革职 , 也没交接 , 就没人管了 。 那总要叫人运回来吧 , 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推锅 , 结果还没推完 , 金人就兵临城下了 。 金军果断驻扎刘家寺 , 白捡一堆炮 , 把炮口对准城内 。

除此之外 , 战前钦宗的守城安排也足见北宋官僚特色 。 每一面城墙都安排了各种官职 , 拿南城墙来说 , 有指挥权的官员就有:都守御一人 , 提举三人 , 统制两人 , 统制官五人 , 其余临时派遣的统制、统领官不下十几个 , 每个统制下还有三四个使臣、四五十个效用 , 充斥着各个官员的门生故吏 。 光是给这些大小官员的俸禄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 更不用说还有一帮不参与打仗 , 只来抢功的朝廷权贵和内侍 。

北宋的官僚系统的崩坏 , 由是可知 。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

北宋汴京城简图(图:《汴京之围》)

5、百姓:兴亡皆苦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百姓的表现 。 书中有一章很值得玩味 , 叫《百姓真的在乎帝王吗?》 。

靖康之役以北宋亡国告终 , 徽钦二帝和皇室家族全被掳走 。 人人都知道岳飞《满江红》里的「靖康耻 , 犹未雪;臣子恨 , 何时灭?」这种结局对于赵氏家族和满朝文武自是极大的悲剧与耻辱 。 那皇帝治下百姓对此什么态度呢?

作者找到了南宋市井流行的一些小说 , 发现里面将徽钦二帝和皇后嫔妃们的遭遇编成了各种段子 , 供读者调笑 。 历史上金人对待这些皇室俘虏其实还算不错 , 而这些小说则虚构了各种金人对他们的折磨与凌辱 , 丝毫不顾及皇帝的面子 , 最后二帝的死也被渲染得极其悲惨 。 通篇读下来 , 完全看不到同情和悲愤 , 只有对皇权的嘲讽 。 可见民间对这样一个朝廷 , 并没有多少感情 , 甚至有些幸灾乐祸 。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北宋末年的五个片断:仅四年时间就从盛世走向亡国// //

《水浒传》的蓝本《大宋宣和遗事》就对徽钦二帝的遭遇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

那当时的朝廷对百姓又是如何呢?

宋军攻打燕京的时候 , 宋使马扩和辽使王介儒有过一段对话 。 王介儒感慨:「你们总是说燕京父老都在怀念大宋 , 殊不知自从契丹获得了燕云十六州 , 已经过去了近两百年 , 燕京父老对辽国难道没有感情?」

而马扩则回应这次是金人打过来 , 大宋是为了解救百姓 , 不让他们落入金人手里 。 他还把大宋比作燕人的亲爹 , 大辽比作燕人的养父 , 责备燕人不能只看养父 , 不顾亲爹 。

既然大宋是燕人的亲爹 , 那我们来看收回燕京时 , 大宋是如何对待燕京子民的呢?

当时由于是金国占领了燕京 , 他们在将燕京交割给北宋的时候 , 便列了一堆要求 。 其中有一条是要将北方逃过来的人都交回去 。 然而因统计困难 , 这个任务难以完成 。 金人又提出可以用郭药师和他的常胜军代替 , 宋人自然也不愿失去这重要的战斗力 。 最后一名北宋官员提议 , 直接把燕京的老百姓交给金人 , 保住常胜军 , 这样还能用空余的土地供养军队 。 金人同意了 , 于是燕京地区的大户被迫背井离乡 , 悉数迁往北方 。

可见百姓也不过是朝廷用于讨好金人的筹码 。 什么亲爹、养父 , 都是统治者的说辞罢了 。

更不必说汴京陷落后朝廷为了交付赔款而大肆搜刮民间 , 甚至为了抵钱卖了一万多个妇女(包括后妃公主)给金人 。 其中一队妇女被押送出城时 , 对等待皇帝归来的官员破口大骂:「尔等任朝廷大臣官吏 , 作坏国家至此 , 今日却令我辈塞金人意 , 尔等来何面目!」这些官员连头都不敢抬 。

北宋亡国是挺惨 , 但真不冤 。 皇亲国戚的悲惨遭遇得到了史书的记载 , 尚能引发后人的感慨;而那些有苦无处说的百姓 , 就只能淹没在历史的茫茫尘埃中 , 连名字也不曾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