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秦汉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的起源 , 要从秦汉说起 , 秦始皇统一天下 , 不满足于王的称号 , 于是定名号为皇帝 , 自称为“朕” , 命为制 , 令为诏 , 其玉玺上就刻有“受命于天 , 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

汉承秦制 , 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 。 汉天子正号日皇帝 , 自称日朕 , 臣民称之曰陛下 。 其命令一曰策书 , 二曰制书 , 三日诏书 , 四日戒书 。 汉代最为重要的一类诏书的开头应是某年某月某日 , 某某皇帝…魏晋

魏晋南北朝时的诏令与汉代相仿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存这一时期的皇帝即位诏书中多有“应天顺时 , 受兹明命”一语 。 此中的重要原因大概是当时朝代更替频繁 , 做皇帝的都十分注意强调其统治乃天命所归 , 他人不得窃夺罢了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

唐宋

唐代诏令一般由中书省(多为中书舍人)起草 , 门下省审核颁行 , 门下省的审核颁行有严格的规定 , “凡制敕宣行 , 大事则称扬德泽 , 褒美功业 , 覆奏而请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 。 ”天命所归的话往往见于皇帝的即位诏令中 , 如德宗即位册文有“昊天有命 , 皇王受之” 。 肃宗即位敕称:“朕闻圣人畏天命 , 帝者奉天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

宋代皇帝的诏令 , 不论事情大小 , “非经二府者 , 不得施行” 。 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 诏令起草工作都是由中书门下议 , 而后命学士为之 。 故许多重要诏令开头与唐代一样 , 都是门下二字 。 元

元代以蒙古语为国语 , 故以“国语训敕者曰圣旨 , 史臣代言者曰诏书” 。 蒙文圣旨和汉文诏书开头都使用“长生天气力里 , 大福荫护助里 , 皇帝圣旨”的套语 , 意为“上天眷命” 。 因为当时不少蒙文圣旨多被机械翻译为汉文 , 故而汉文诏书中亦有不少以“长生天气力里 , 大福荫护助里”开头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

明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广泛使用应该是在明代 ,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不遗余力 , 自然少不了这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的气势 。 太祖以为自己的统治出自天意 ,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 , 非敢自专也 。 ”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

清承明制 , 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开头 , 中间诏示内容 , 最后一般以“布告天下成使闻知”或“布告中外成使闻知”结尾 。

诏书以外 , 清代还有制辞(即制书) , 其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日”云云 。 到了1912年 , 随着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 ,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也终于终结了 ,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