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疏于朝政,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学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 , 永保帝业永续 , 可谓煞费苦心 。 洪武二年就下令编纂《祖训录》 , 前后修改增补7次 , 终于在洪武28年完成 , 改名为《皇明祖训》 。 皇明祖训对后世的明皇起到了什么作用吗?说实话 , 真没有 。 今天来看看皇明祖训不合理设置 。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疏于朝政,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 , 疏于朝政 , 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

朱元璋既要削藩王权利 , 又突出个别

明朝皇帝口口声声遵从祖训 , 实际是阳奉阴违 。 皇明祖训中的诸多宗藩规定 , 有削减藩王权力以突出宗藩与皇帝的君臣关系的目的 , 不得宗藩觊觎皇帝宝座 。 但又规定除燕王府因用元朝皇宫 , 其他诸王宫室须依照已定格式营造 , 不许超过规模 , 在无形之中让燕王地位与皇帝齐平 。

在朱元璋死后不久 , 燕王功高盖主 , 皇帝准备削除燕王 。 燕王听到这个消息 , 挥师南下 , 把建文帝赶下皇位 。 既要削减藩王权利 , 有设置了燕王这个例外 , 才是导致矛盾的原罪 。 和唐代玄武门之变何其相像 。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疏于朝政,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 , 疏于朝政 , 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

从戒奢从简到骄奢放纵

皇明祖训还规定后世子孙要戒奢从简 , 但发放俸禄却非常的丰厚 。 每年宗藩禄米数量做了明确规定:亲王一万石 , 郡王两千石 , 镇国将军一千石 , 辅国将军八百石 , 封国将军六百石 。 并且这些宗藩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职责 。

宗藩的子嗣只要成年后就会发放俸禄 , 导致明代后期宗藩为了得到更多的俸禄 , 开始大量的生孩子 。 宗藩成为了国家的拖累 。 而作为国家的支柱 , 明朝的文官集团的俸禄正一品一千石 , 从一品九百石;正二品八百石 , 从二品七百石;正三品六百石 , 从三品五百石;正四品四百石 , 从四品三百石 。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疏于朝政,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 , 疏于朝政 , 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

朱棣

这是这项政策 , 导致太祖之后 , 子孙越渐骄奢 。 比如正德皇帝朱厚照 , 在宫内建造豹房达200多间 , 整日吃喝玩乐 , 荒废了朝政 。 任用宦官 , 导致朝堂乌烟瘴气 。 最后因为纵欲过度 , 31岁就死 。 因废除宰相 , 让矛盾激化

皇明祖训还规定非常宰相制度 , 废中书省 , 罢丞相不设 , 由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六部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 所谓“事分六部 , 权归人主” , 从而大大加强了君主专制 。 但皇帝的精力有限 , 事无巨细 , 都要有皇帝亲自处理 , 这样皇帝根本忙不过来 。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疏于朝政,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 , 疏于朝政 , 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

朱厚照

加之废除宰相 , 所有的矛盾都需要皇帝来处理 , 如果皇帝不勤政 , 导致公务积压 , 或是出现权

力真空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辅助皇帝管理朝政的机构内阁就出现了 。 随着时光的流逝 , 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 , 品级越来越高 , 逐渐凌驾于六部之上 , 六部需听命于内阁 。 相权偷偷的复归了 。

内阁的权力不断提高 , 与六部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 内阁与六部经常发生争权现象 。 而且内阁内部矛盾也非常的激烈 , 首辅与次辅权利悬殊 , 争夺权势激烈 。 如严嵩弹劾翟銮 , 使翟銮被削籍为民 。 结党营私 , 诬害忠良现象严重 。 这样看来 , 中国历朝历代设立宰相的制度不是没有道理 。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疏于朝政,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明初中后期皇帝骄奢放纵 , 疏于朝政 , 都是朱元璋惯出来的坏毛病// //

严嵩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巩固明朝统治之时 , 形势错综复杂 , 并不以固定的套路处理国家大事、治理国家 , 但留下的训诫却是要求后世皇帝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施政 , 形势已经改变了 , 甚至是面目全非 , 政策当然要改变 。 要坚持朱元璋的政策就能保证长治久安 , 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