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汉朝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 , 至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 , 历时共426年 。 西汉早期 , 国家统一 , 经济繁荣 ,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 在“海内为一 , 开关梁 , 弛山泽之禁 , 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 交易之物莫不通”的良好形势之下 , 交通道路建设比秦代有新的发展 , 始开西域交通大干线 , 则是这种发展的主要标志 。 西域道路的开拓成为后来历代通往中亚和西亚陆路交通的先驱 , 对古代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 , 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一、西汉社会经济的繁荣 , 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西汉初期 , 经过60多年的社会经济恢复时期之后 , 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 到汉武帝(刘彻)时 , 国家统一、安定 , 社会经济进一步出现了繁荣景象 。 当时国库钱财富裕 , 有“京师(故址在今西安市南李家壕一带)之钱累巨万”之称;粮食丰收 , 致有“储粮腐烂”的局面;城市内外交通又较发达 , 史载“众庶街巷有马 , 阡陌之间成群” , 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繁荣概貌 。

由于西汉社会经济的发达 , 促进了交通道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 连同通往西域的道路 , 其总里程大大超过了秦代 。 特别是当时开辟的通往西域道路——丝绸之路 , 为沟通欧亚大陆的国际大干线道路 , 进一步表明了汉代道路交通的发达程度 。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 , 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二、以长安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

西汉都城长安 , 位于陕西关中地区 , 交通地理位置良好 , 所谓“膏壤沃野千里”、“长安诸陵四方辐辏” , 使长安成为当时与古罗马并称的世界上最繁华都市之一 。 长安市内道路交错 , 有“八街九陌”、“十二门、九市、十六桥”之称 。 近年来对西汉长安遗址的发掘调查报告 , 证实了长安城四面各有3个门道 , 每个门道宽8米 , “在霸城内发现当时的车轨宽1.5米 , 正好容纳4个车轨” 。 每条街道都是三途并列 , 中间为“御道” , 或称“中道” 。

这种道路布局与城市街坊协调齐整 , 并与城外主要驿道相联 。 而主要驿道又把当时有名的都会连接起来 , 如号称五都的洛阳、邯郸、临淄、宛(今河南南阳)、成都以及番禺(今广州)等 , 都有驿道通达 。 各路上车马杂沓 , 货物转输 , 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创遣了有利的条件 。 除了大都会之外 , 全国各地区、各城市之间也有大道相联 , 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西汉道路交通网 。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 , 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史载由长安有大道通往全国各大名城:如温(今河南省温县)、轵(今河南省济源县)、洛(今河南省洛阳)、睢阳(今河南省睢县)、邯郸、蓟(今北京附近)、太原、临淄、辽东(今辽宁省辽阳)、江陵、长沙、吴(今江苏省苏州)、合肥、钱塘(今浙江省杭州)、番禺、成都、张掖以及玉门关以西的鄯善、于阗、莎车(均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 , 并通过西域道路可到达国外 。 在这些名城地区 , 手工业发达 , 商业繁荣 , 特别是番禺 , 为当时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 , 许多珍贵物品都从那里进出 。 在当时发达的道路交通网促进作用下 , 当时的造船和造车业也相当发达 。 这些都是汉朝经济繁荣的缩影 。

三、中国最早的行车隧道

汉武帝时曾修通褒斜道 , 但是经过了大约180年的使用后 , 栈阁多处损坏 , 不得不进行修缮 。 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至九年期间 , 汉明帝刘庄对这条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工程 。 据《开通褒斜栈道石刻》记载:

修路刑徒2690人 , 实用工数达760800多工 , 修建道路258里(折合今今天约108公里) , 桥阁630间 , 大桥5座 。 此外还有邮亭和驿站等建筑物68所 。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 , 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196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表了《褒斜道石门附近道遗迹题刻》的调查文章 , 并绘制了栈道想象复原图 , 再现了这条道的艰巨工程情景 。 除上述工程外 , 还在山势陡峭的七盘山下(距褒谷口7里)开凿了中国道路史上最早的行车隧道——“石门” , 被认为是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根据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的实地勘测 , “石门”大体呈南北向 , 与褒谷谷道平行 , 与战道在同一水平线上 , 隧道平均宽度4.15米 , 两壁平均长度15.75米 , 平均高度3.6米 。 道长度与北魏时期道元《水经注》所述“六丈有余”相近 。 开凿隧道系采用火烧水激的方法 , 在没有发明火药的汉代 , 这种开山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 隧道建成后 , 行人和车辆往来其中 , 对当时川、陕之间的交通运输发挥了重大作用 。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 , 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四、古代道路的里程标识

中国古代道路标志主要是里程标志 。 尽管制作的标志简单 , 但对于道路交通来说 , 却起到了便利行人了解道路里程远近的作用 。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和道路管理人员认识的提高 , 开始按一定的里数用“土堆”的方法来作为固定的里程标志 , 把“土堆”称为“堠” 。 凡按“堠”记数的里程 , 称为“堠程” 。 而管理“堠”的官吏 , 称为“侯吏” 。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 , 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根据现有的史料 , 最早使用“堠”的里程标志开始于东汉时代 。 史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枝 , 十里一置 , 五里一堠” , 是指在由广东北上中原转赴洛阳的道路上 , 每十里设置一个驿站 , 每五里设置一个记里标志 。 记载献龙眼、荔枝的年代是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公元105年) , 即在距今1800多年前 , 中国已有古代道路里程的标识 。

五、丝绸之路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 , 张骞出使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一带)后所开通的西域道路 , 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 它在世界交通史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 , 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大约从公元前50年起 , 中国生产的丝绸开始通过西域道路向西亚、欧洲输出 。 故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者、探险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称这条路为“ Seidon Strassen” , 后被英国转译为“Sik Road” , 这便是“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

丝绸之路是贯穿中亚最长的一条道路 , 也是世界上横贯欧亚大陆最长的一条国际道路 。 西汉时 , 丝绸之路路线自长安起 , 南路经狄道(今甘肃临洮)、金城(今甘肃永靖西北)、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北路经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 , 渡祖厉河 , 入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和阳关以后 , 即分为南北两道 。 东汉时 , 东延至洛阳为起点 。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 , 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南道经塔里木盆地东端的鄯善(古娄兰国) , 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莎车(今新疆莎车县) , 距西汉首都长安9950里(合今4154公里) 。 再由莎车越过葱岭 , 通至中亚的大月氏国 , 距长安11600里(合今4843公里) 。 再通至安息国(今伊朗之哈马丹城) , 亦距长安11600里(合今4843公里) 。

北道经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 , 距长安8150里(合今3403公里) 。 再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喀什噶尔 , 今新疆疏勒县) , 距长安9350里(合今3904公里) 。 由疏勒西出葱岭 , 可通至中亚的大宛(今苏联中亚之费尔干纳 , 距长安12150里(合今5073公里) 。 此外 , 尚可通至撒马尔罕等地 。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石门”:中国首个行车隧道 , 世界交通隧道史上的创举// //

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今罗马) , 乃由安息西行7000里(合今2923公里)至斯宾国(今伊拉克都城巴格达东南、底格里斯河东岸) , 再向西南至安息界 。 自此过地中海 , 到达大秦 。

自从西域道路开通后 , 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开始联为一体 , 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 。 例如 , 从西域向内地引进了葡萄、石榴、胡麻、胡桃等经济作物 , 还有各种良马、奇禽异兽和名贵毛织品等;佛教也经中亚传入中国;而内地则向西域输送了大量丝织品及铁器等物 , 中国古代文化也通过这条道路传播到西方各国 。

参考资料:

冯承钩《西域地名》

《汉书?地理志》

《史记·西南夷列传》

《元和郡县图志》

《后汉书·和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