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有300万大军,把柏林让给苏联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是真的吗
1945年 , 当二战进入最后一个年头时 , 纳粹德国的战败已成定局 , 对于苏联和盟国方面来说 ,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瓜分德国 , 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了 。
而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 , 自然是当时德国的军事、政治以及经济文化中心 , 谁的军队抢先占领了柏林 , 谁就能在全世界引起震动 , 进而在战后的谈判中多掌握一些筹码 , 所以 , 称柏林战役为“决定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大决战”也不为过 。
“盟军有300万大军 , 把柏林让给苏联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是真的吗// //
而且当时的德军已是强弩之末 , 虽然纳粹政府东拼西凑了几十万的军队 , 但其战斗力与1939年的德军已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 所有人都知道 , 就算德国再怎么殊死抵抗 , “硬骨头”柏林被啃掉也只是时间问题 。
“盟军有300万大军 , 把柏林让给苏联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是真的吗// //
柏林补防:坦克直接做地堡
对此 , 在1945年3月28日之前 , 不论是苏联还是美国英国 , 都在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 。 当时虽然苏军距离柏林更近些 , 但盟军也不是毫无希望 , 因为一来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率领的部队突进速度很快 , 二来德国人自己也不希望柏林被苏联抢先得手 , 必定会奋力抵抗到盟军抵达后再向盟军投降 , 这两个因素给了盟军可以与苏军一较快慢的机会 。
但变数却出在了3月28日 。
这天 , 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没有跟任何人商量 , 就向莫斯科方面拍了一封电报 , 电报中表示盟军接下来的进攻目标不在柏林 , 而是埃尔富特、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区 。 艾森豪威尔这一自作主张的举动引来了丘吉尔的强烈不满 , 因为丘吉尔正是“盟军应抢在苏军前拿下柏林”这一主张的提出者 , 他认为这样在战后与苏联讨价还价时会大有益处 。
“盟军有300万大军 , 把柏林让给苏联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是真的吗// //
艾森豪威尔与丘吉尔
所以 , 丘吉尔严厉斥责艾森豪威尔这一举动是在“越权”——艾森豪威尔只是军事主官 , 但柏林作为一个政治目标 , 他没有权力说放弃就放弃 。
而艾森豪威尔给丘吉尔的答复则是他认为如果进攻柏林会让盟军付出不低于10万人伤亡的代价 , 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他不想干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 。 就这样 , 艾森豪威尔一纸电文 , 将柏林拱手让给了德国人最不情愿的俄国人手上 。
也许是出于心有不甘和挽尊的目的 ,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 美国和英国都在大肆宣传:当时的盟军有能力对柏林投入300万的部队并先于苏军占领柏林 , 只是不想让部队做无谓的牺牲而已 。
“盟军有300万大军 , 把柏林让给苏联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是真的吗// //
就连赫鲁晓夫也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及 , 如果盟军的统帅不是艾森豪威尔 , 苏军就不能抢先占领柏林 , 是艾森豪威尔挡住了自己的部队 , 为苏军创造了占领柏林的机会 。
像这样的话流传的多了 , 惹得斯大林都受不了了 , 直接甩出了实锤打脸——当年艾森豪威尔拍给他的那封电报 。
斯大林表示 , 丘吉尔坚持认为盟军可以比苏军早占领柏林 , 但那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 没有人比艾森豪威尔再了解当年盟军的兵力情况了 , 而后者在拍给他的电报中提到“盟军当时可用的部队只有不到80个师” , 相比之下 , 苏军则有280个师 , 所以艾森豪威尔认为以当时盟军的真实兵力想要完全打胜柏林战役恐怕并不容易 。
“盟军有300万大军 , 把柏林让给苏联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是真的吗// //
朱可夫也认为 , 盟军之所以放弃与苏军“争夺”柏林的战略意图 , 更多还是出在他们自己的力不从心上 。
他说:“从战后我与西方盟军将领的多次谈话中可以看到 , 盟军放弃占领柏林是由于盟军在奥德河和诺伊斯遭到了德军炮兵、火箭炮和空军的阻击 。 ”
可见 , 所谓“盟国300万大军可先于苏军抢占柏林”和“人道高于政治目标”的种种说法 , 不过是美英方面的事后诸葛亮 , 是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风凉话而已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