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文/老张在路上

01

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死后谥号为“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 庙号仁宗 。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 ,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 。 子曰:‘爱人’ 。 ”又“克己复礼为仁 。 一日克己复礼 , 天下归仁焉 。 ”《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 , 无求生以害仁 , 有杀身以成仁 。 ’”

死后庙号能冠上一个“仁” , 可以说是很高的盖棺定论了 。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庙号“仁宗”有好几个:北宋的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 , 元朝的“元仁宗”孛儿只斤 ? 爱育黎拔力八达 , 清朝的“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和其他几位仁宗相比 , 明仁宗朱高炽的在位时间是所有“仁宗”皇帝中最短的 , 只有十个月 , 但他仍成为有明一代的明君之一 。

明朝自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开始 , 到1644年亡于李自成农民起义 , 一共传位16帝 , 历277年 。 在这16位皇帝中间 , 口碑很好的不多 。 然而朱高炽 , 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 。

《明史》:“当靖难师起 , 仁宗以世子居守 , 全城济师 。 其后成祖乘舆 , 岁出北征 , 东宫监国 , 朝无废事 。 然中遘媒孽 , 濒于危疑者屡矣 , 而终以诚敬获全 。 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 , 不知有谗人也’ , 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 。 在位一载 。 用人行政 , 善不胜书 。 使天假之年 , 涵濡休养 , 德化之盛 , 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 ”

然而 , 过早的死亡阻碍了朱高炽去实现他的即定目标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02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长子 , 母亲为仁孝文皇后徐氏 , 外公是徐达 。

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 , 当时他的父亲朱棣为燕王 , 年仅18岁 。

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 洪熙元年(1425)五月 , 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 , 几天之后去世 , 终年47岁 。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 , 言行识度 , 喜好读书 。 朱高炽小时候 , 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 。 《明史》:“稍长习射 , 发无不中” 。 他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 , 被朱棣立为世子

美中不足的是 , 朱高炽性格喜静厌动 , 体态肥胖 , 行动不便 , 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 , 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 , 因此明成祖朱棣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朱棣像)

朱棣偏爱他的两个较年幼和更好武的儿子朱高燧和朱高煦 , 并常常带他们去参加征战 。 朱高炽做世子时 , 大部分时间用于儒术研究上 。

朱棣起兵靖难 , 因为朱高炽身体肥胖 , 不便随军作战 , 因此朱棣将他留在后方 , 让朱高炽监国 , 留守北京 。

朱棣大军走后 , 朱高炽团结部下 , 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 , 保住了北京城 。 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 , 也是他一生中最值得夸耀的大事件 。

朱高炽在后方留守 , 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 。

朱高煦与朱棣颇有几分相像 , 作战勇猛 , 在武将中威信很高 , 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际 , 朱棣也曾许愿说:“好好干吧 , 皇太子身体不好 , 多有疾病 。 ”听了这话 , 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 , 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

靖难成功之后 , 朱棣登上了皇位 , 但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出现了犹豫 , 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 , 深得文臣们的拥戴 , 而且他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 , 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 这一点非常重要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朱高煦剧照)

就朱棣本人来讲 , 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 , 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 , 将来会遭人胁迫 。 但是最终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 , 除了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嫡长子继位制度外 , 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 , 而且在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 , 挫败了李景隆50万大军的攻击 , 保住了北京城 , 这是了不起的功绩 。

朱棣实在找不出什么说得出口的理由废太子 。 此外 , 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 , 深得朱棣的喜爱 , 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 , 朱棣终于下定了决心 , 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

没能成为太子 , 朱高煦并不服气 , 他迟迟不肯就藩 , 留在京城伺机行动 , 他先是进谗言使得立储的第一功臣解缙遭到贬黜 , 几年之后惨遭杀害 , 然后私养了许多武士图谋不轨 , 好在杨士奇、徐皇后说服朱棣削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 , 强令他就藩乐安 , 朱高煦与朱高炽之争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剧照)

03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 , 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 , 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秘不发丧 , 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 , 将朱棣的遗体装入棺材中 , 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 , 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再没有说话 , 军中一切如常 。

与此同时 , 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 , 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 , 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 , 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 , 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

朱高炽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七日才正式登基 , 颁布了大赦令 , 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朱高炽登上帝位 , 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 他首先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 , 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 , 又平反冤狱 , 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 。 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诛十族”惨案 , 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 , 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 , 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

朱高炽对父亲耗费巨大的种种计划很不以为然 , 连接颁布了几道诏令 , 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 , 停止宝船下西洋 , 停止皇家的采办珠宝等等 。

朱高炽还积极选用贤臣 , 削汰冗官 , 将可有可无的官员被解职 , 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史称“三杨”)辅政 。

朱高炽废除了古代的宫刑 , 停止宝船下西洋 , 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 , 修明纲纪 , 他下令减免赋税 , 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 , 开放一些山泽 , 供农民渔猎 , 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 , 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 , 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 , 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 , 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剧照)

在朱高炽死前的一个月 , 朱高炽决定把京师迁回南京 。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日 , 他定北京所有政府部门为行在 。 又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谒朱元璋的皇陵 , 并留在那里具体负责迁都事宜 。

然而朱高炽在实施这一迁都行动前死去 。 他的继承者宣德皇帝朱瞻基不再迁都 , 北京依然是京师 , 南京失去了成为国都的最后机会 。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 。 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 , 终年47岁 , 他只做了十个月皇帝 。 朱高炽死后葬于十三陵献陵 , 在明十三陵中 , 献陵的修建是最俭朴的 。

朱高炽临终前留遗诏称:“朕既临御日浅 , 恩泽未浃于民 , 不忍重劳 , 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 ”

这句话的大意是 , 我做皇帝也没几天 , 没给人民带来什么恩泽 , 不要为我的丧事加重人民的负担 , 请一切从俭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献陵)

据说 , 读书甚多的朱高炽明于星象 , 一夜忽见有星变 , 忙召赛义、杨士奇等人来说:“天命尽矣 。 ”

朱高炽又叹息说道:“我建国二十年 , 被谗言邪恶所扰 , 心之忧危 , 我们三人相同 。 依赖皇父仁明得蒙保全 。 我去世后 , 谁还能知我三人之心呢?”边说边流下了眼泪 , 赛义、杨士奇也哭了起来 。

明代皇帝中 , 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举行登基大典的皇帝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朱瞻基像)

04

朱高炽去世前三天还在处理朝政 , 从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 , 前后仅两天时间 , 明人黄景防称他“实无疾骤崩” 。 壮年天子 , 登基未足一年 , “无疾骤崩” , 其中必有缘由 。 但《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等 , 都只字不提其死因 。

朱高炽究竟因何暴卒已成历史之谜 。 后来的研究者以及野史传闻有以下说法:

第一、死于嗜欲过度说 。

朱高炽虽然有上述那些优点 , 但他毕竟不是圣人 , 加之皇帝的天威 , 他的贪欲好色人所共知 , 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 , 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 。 李时勉写道:“侧闻内官远自建宁 , 选取侍女 , 使百姓为之惊疑 , 众心为之惶惑 。 若曰:天子之宫 , 古有常制 , 则大孝尚未终 , 左右侍御 , 不可无人 , 则正宫尚未册封 。 恐乖风化之原 , 有阻维新之望” 。

他览奏后 , 怒不可遏 , 当即令武士用金瓜击打李时勉 , “胁折者三 , 曳出几死” 。 直到临死前 , 明仁宗还没有忘记李时勉 , 说“时勉廷辱我” 。

由此可见 , 朱高炽确实纵欲无度 , 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 , 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 。 明宣宗即位后 , 得知这件事后 , 下诏将李时勉处死 。 从皇宫被押赴刑场时 , 李时勉恰巧遇到了皇帝 。 明宣宗破口大骂:“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 。 ” 李时勉跪在地上 , 回答道:“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 , 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 ”朱瞻基听了叹息一声 , 称李时勉“忠” , 复其官职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如此看来 , 儿子朱瞻基对老子仁宗皇帝朱高炽嗜欲之事也一清二楚 。

朱高炽因纵欲过度而得不治之症 , 明人《病逸漫记》中有记述:“仁宗皇帝驾崩甚速 , 疑为雷震 , 又疑宫人欲毒张后 , 误中上 。 予尝遇雷太监 , 质之 , 云皆不然 , 盖阴症也 。 ”

“阴症”之说出自朱高炽时一太监之口 , 应当有一定可信度 。 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 , 治疗此等“阴症”恐无特效良药 , 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机可乘 。

《明史.罗汝敬传》中曾有记载 , “……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 ”由此看来 , 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 , 可能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剧照)

第二、长子朱瞻基、即继他之后登位的宣宗害死说 。

朱高炽生性温厚仁慈 , 嗜欲享乐 , 身体又肥胖 , 朱棣生前对他大为不满 , 只因礼教和祖训的关系 , 才立朱高炽为太子 , 但朱棣一直有废朱高炽储位之心 。 朱高炽长子朱瞻基与其父相反 , 善骑射 , 谙武事 , 热衷权利 , 工于计谋 。 朱棣在世时 , 朱瞻基深得祖父赏识 。 朱棣死后 , 朱高炽即位 , 虽立朱瞻基为太子 , 但已察觉他非安分之辈 , 故屡有劝诫之语 。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 , 朱高炽命朱瞻基南行祭陵(凤阳的皇陵与南京的孝陵) 。 朱瞻基于四月十四日离京 , 随侍朱高炽的宦官海涛 , 是朱瞻基亲信 , 他按预先密谋 , 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炽 。

朱瞻基离京后 , 没有按既定日程行进 , 而是直奔南京 。 但在离开南京前 , 南京城中就有传言“仁宗上宾” 。 要知道 , 当时北京还未发丧 , 亦无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 , 可见朱高炽“上宾”是在一些人预料之中的 。 当时 , 朱瞻基还说:“……予始至遽还 , 非众所测 。 ”

朱瞻基匆匆北返 , 在途中等待赍诏而来的海涛 , 于六月三日抵北京 。

一到北京 , 有大臣劝诫:人心汹汹 , 不可掉以轻心 。 朱瞻基答日:“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 , 况祖宗有成命 , 孰敢萌邪心!”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的自信 。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他的历史评价很高,死因至今成谜

明仁宗当皇帝10个月 , 他的历史评价很高 , 死因至今成谜// //

(剧照)

第三、死于后妃矛盾 , 误服毒酒说

野记传说 , 有个郭贵妃 , 在酒宴上敬皇后酒 , 皇后犹豫不决 , 明仁宗说道 , 贵妃敬酒有什么不能喝的 , 抢过来就喝了 , 郭贵妃大惊失色 , 明仁宗朱高炽喝完酒不久就死了 。 在《明宣宗实录》中还有这样的记载 , 郭贵妃为明仁宗朱高炽生育三位皇子 , 均封王 , 本不在殉葬之列 , 可在明仁宗驾崩后 , 还是让郭贵妃殉葬了 。 原因即为她害了皇帝 。

第四、死于雷击说

《病逸漫记》中有记述雷击和中毒的说法 。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